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侄儿,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的儿子。朱文正加入朱元璋义军以后,那可是非常了不起的,最著名的战役莫过于防守洪都的时候。
朱文正在洪都坚守85天,靠着两万人,挡住了陈友谅60万大军。为朱元璋打造水师争取了充足的时间。
此后朱文正又断了陈友谅的粮道,在平定陈友谅的战役中,他居功至伟。可是朱元璋论功行赏的时候,却把他暂时给忘了。
朱文正心里当然不服气,于是纵容手下人抢掠,甚至有投靠张士诚的想法。结果被人给告了,朱元璋甚至认为朱文正有谋反的心思,所以将他关押在了桐城,没多久他就死了,年仅30岁。
朱文正的父亲被追封为南昌王,儿子被封为靖江王。
朱文正所镇守的洪都,也就是后来的南昌,为了纪念朱文正的功劳,所以朱元璋就把朱文正的父亲朱兴隆封为了南昌王。而朱文正自然就是承袭了南昌王。
死不死姑且不论,按照朱元璋的意思,那朱文正的封地自然就在江西南昌,他是南昌王二世,他儿子朱守谦本应该是南昌王三世。
既而徐达还师复洪都,复命佐大都督朱文正镇之。其明年,友谅众六十万入寇,楼船高与城等,直抵城下,围数百重。愈分守抚州门,当要冲。友谅亲督众来攻,城坏且三十余丈,愈且筑且战。敌攻益急,昼夜不解甲者三月。---《明史》
可是朱元璋却将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封为了靖江王,封地在广西桂林。朱守谦原名朱铁柱,他是朱文正的儿子。
朱文正被查处的时候,朱守谦已经懂事了,朱元璋安慰朱守谦,表示是朱文正做错了事情,跟他朱守谦没什么关系,让他安心读书。
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以后,依旧以南昌王为始祖,因此朱文正不仅在南昌王那边有宗庙祭祀,在靖江王这边也是始祖。
如果朱文正能够活到朱文正分封天下的时候,我想朱元璋应该会将朱文正封为南昌王。毕竟在江西这块地盘上,朱文正创造了让他名垂青史的战绩。
封亲王不现实,封个郡王算不错了。
在我国古代,亲王的地位是要比郡王高的。一般情况下,功劳再大,如果不是皇帝的亲儿子,基本上跟亲王是无缘的。
比如说威震天下的唐朝名将郭子仪,拯救了整个大唐王朝,却也只能封一个汾阳郡王。同样的道理,到了明朝初年,虽然也册封了不少功臣为王,但全都是郡王。
甲申,如南昌,执大都督朱文正以归,数其罪,安置桐城。---《明史》
比如说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被追封为中山郡王。朱元璋的养子沐英,负责镇守云南,被追封为黔宁王,其实也是郡王。
沐英已经是朱元璋的养子了,而且立下汗马功劳,可还是不能被封为亲王。为什么?因为亲王的称号只有朱元璋那些儿子们才能拥有。
朱文正虽然是老朱家的血脉,是朱元璋大哥的儿子,可是说到底,他也不是朱元璋自己生的儿子,这差别可就大了去了。
朱文正是没有继承权的,可是朱元璋的那些儿子,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有继承权的。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有继承权却没有成为皇帝的人,被加封的自然是亲王衔了。
这个不是功劳说了算的,功劳顶天了,在爵位排名上,也不能乱了次序。当然了,不排除朱元璋会给这个战功赫赫的亲侄儿开个后门,可惜我们是看不到了。
明朝执行了严格的分封制度。
分封制度,在明朝得到了严格的执行。其实我们能够看得出来,皇帝的儿子们都被封为了亲王,亲王的儿子被封为郡王,郡王的儿子被封为镇国将军,镇国将军的儿子被封为辅国将军。辅国将军的儿子则被封为奉国将军,奉国将军的儿子被封为镇国中尉,镇国中尉的儿子被封为辅国中尉,辅国中尉的儿子被封为奉国中尉。再往下就一直延续奉国中尉衔,混的再怎么惨,其实也混不到平民百姓的级别,只要大明还在,他们永生永世那都是贵族。开国功臣有很多也被破格封为了郡王,那是因为他们立下了盖世奇功。而且他们的郡王衔是可以传承好几代下去的。
比如说徐达的中山郡王衔,就可以往下传三代,这是朱元璋给他们家的特殊照顾。像沐英的黔宁王,其实可以一直传下去。
有人就问了,为什么非要争一个爵位的高下呢?当然是要的,因为明朝的俸禄是很低的,大资本都在皇帝手里攥着呢!
为此作为臣子,爵位越高,那么能拿到的俸禄也就越高。比如说朱元璋在洪武九年规定了,亲王的俸禄是粮食5万石一年,而郡王只有他的五分之一,是1万石粮食。
可是到了洪武28年,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朱元璋似乎觉得钱不够用了。于是再次开始缩减开销,亲王的俸禄只剩下了1万石,而郡王更惨,只剩下了2000石。
如果不偷不抢,要撑起整个王府的开销,这点钱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你说爵位重要不重要?朱文正按照亲属关系只能封一个郡王做做,因为他老爸是亲王,亲王的儿子只能是郡王。但是按照功绩来看,朱文正也能封一个郡王,两者叠加起来,说不定老朱会开恩。
总结:朱文正装大度,这才是要命的地方。
朱文正早年立下大功,朱元璋非常高兴,想要赏赐他。他连连摇头表示,将来叔叔得了天下,侄儿自然有荣华富贵,现在应该要赏赐其他功臣才对。
朱元璋大为高兴,认为这小子有前途。所以在朱文正打赢了洪都之战后,朱元璋依旧没有给他赏赐,而是先赏赐了其他将领。
这个时候朱文正却有些不高兴了,他反倒觉得应该先赏赐他。而朱元璋认为朱文正还是会像过去那样大度,这样才会让大家竖起大拇指。
朱文正的假大度,的确把他给害惨了。要争取功名,那就大大方方地去要,要是内心真的大度,就什么都别说,任何时候都别说。千万不能像朱文正这样,表面上装大度,背地里气得吐血。
参考资料:《明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8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