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11月24日消息(记者林馥榆)近日,《长江文化发展蓝皮书2022-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正式对外发布。《蓝皮书》站在全国视角,归纳阐述了长江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为长江流域各城市推动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长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加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必然要加强长江流域的文化、文物保护。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蓝皮书》梳理发现,2021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首次将文物事业发展五年规划从部门规划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国家文物局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明确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
丰富而厚重的文物资源是长江文化的重要载体,科技赋能是推动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核心动力。《蓝皮书》显示,围绕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长江流域各城市在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作出了大量的探索。其中,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数字复原、良渚古城遗址、“长江口二号”古船等是长江沿线较为典型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案例,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上海启动“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期间自主研发“浑水水域水下成像装置”“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并形成了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对长江口水域开展水下调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5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