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东吴经济发达,实力雄厚,为何不北伐
在三国时期,吴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和后来崛起的蜀国一块儿合作,双方共同抵抗魏国。然而,蜀国和吴国撕破脸之后,东吴一就老老实实守着江东,一直没有北伐,这到底是何原因呢?首先是权力分配问题。蜀汉这边自...……更多
孙策死前给孙权留下一句遗言,孙权却理解错了!结果害了东吴政权
...策死前给孙权留下一句遗言,孙权却理解错了!结果害了东吴政权。这段看似扑朔迷离的历史谜团,似乎在一句简短的遗言中埋藏了深刻的悲剧。孙策的遗言究竟隐藏了怎样的含义?为何孙权在理解时产生了误解,导致东吴政权...……更多
曹丕攻吴:战略背后的深思熟虑
...进行进攻,而是决定将目标转移到董卓的后人孙权统治的东吴。那么,为何曹丕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重要而激烈的战役,曹丕以出奇制胜的战术迅速攻下了夷陵,将蜀汉势力压制到了极限。蜀汉军队败退,刘...……更多
孙权:能力超群,晚年昏聩的东吴君主
...难做到的。孙权执掌东吴后不久,曹操就率军南下,面临实力雄厚的曹操大军,是战是降成为东吴朝臣讨论的焦点。经过唇枪舌战的争论,东吴采取了联合刘备共抗曹操的战略决定,之后在赤壁一带大败曹操大军,为三国鼎立局...……更多
...鼎立,但彼此间的实力差距却难以忽视。曹魏雄据中原,实力雄厚,北方一统,威震四方。蜀汉乃势力最弱者,常与孙吴结盟以抗曹魏之强。而孙吴,则以一己之力,与曹魏对峙,凭借其占据的江东六郡,使得其仍具一定抗衡之...……更多
...时曹操已经得到了天下十分之七的土地,正准备跨江征讨东吴后一举平定天下。此时曹操手上就几十万大军,而东吴的刘孙联军仅有不到10万人。在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下周瑜和诸葛亮使用火攻烧毁了曹操所有的战船,不可一世...……更多
三国时期的东吴很强大,为何却无所作为?
东吴(吴国)是三国时期割据东南的地方政权,是仅次于魏国的第二大强国。说起来,东吴人口多、地盘大,比蜀汉(蜀国)实力强了一大截。但在三国争霸中,东吴的表现一直不温不火,直到灭亡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东吴...……更多
东吴拥有富庶的江南地区,为何最强大的是魏国
在三国时代,东吴以其广袤的疆域和丰饶的江南资源,自成一方势力。然而,历史长河中,人们回首望去,常会疑惑:为何东吴虽地跨江东,手握鱼米之乡,却始终未能超越魏国成为最强大的存在?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涉...……更多
周瑜临终预言此人不除,东吴必危,12年后终酿成大祸
...找人前去找刘备要回当年攻下的荆州,但是如今刘备大军实力雄厚,又怎么会轻易妥协。刘备不肯还,但是孙权也不敢贸然强抢,毕竟现在孙权的实力已不是当年,不宜和刘备有了正面冲突。当初为了对抗曹操,双方才结成联盟...……更多
70万大军伐吴,孙权归还荆州求和刘备为何不答应?
...,导致损兵折将日益严重,如果再这样下去,两国都将为实力雄厚的曹魏所灭而毫无还手之力。与其玉石俱焚,不如主动让步,因为孙权此时也非常后悔将关羽杀害,毕竟他是刘备的软肋,因此,孙权把能送还给刘备的悉数奉还...……更多
东吴政权的兴衰,平定山越,江南大族势力迅速扩张,亡于孙皓昏暴
孙权称帝后,东吴正式建国。东吴建国后,采取联蜀抗曹的方针。在国家统治上,征伐山越,扩大了兵员,又实行领兵制、屯田制,都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在东吴统治期间,江南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江南的大族势力也...……更多
...到广东、广西一带。因此,孙权因拥有江东六郡,再加上实力雄厚,便成了与曹操、刘备并驾齐驱的霸主。公元229年孙权建立东吴,280年东吴灭亡,前后共经历了52年,成为中国三国鼎盛时期的第一个国号,可见江东的确兵精粮...……更多
孙权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侄子的呢
...大减。于是孙坚父子只得退居江东,寄人篱下,投靠当地实力雄厚的势力,重整旗鼓。江东地区素来自成一国,不受中原政权的管制。此地世族众多,土著势力盘根错节,互不臣服。这些世家大族已经盘踞江东数百年,早已形成...……更多
关羽真正害怕的大将只有哪5人
...的武将心中其实也有畏惧的人,这五人之中有曹魏三人,东吴两人,偏偏没有马超,这五人究竟是谁呢?关羽又为何畏惧他们呢?心高气傲关云长想要让关羽害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关羽此人倨傲,且他的傲气并不是一天养...……更多
三国遗珠:吴国名将贺齐的辉煌与遗憾
...派出名将张辽迎战孙权。张辽谋勇兼备,他一看孙权大军实力雄厚,于是挑选了八百敢死军,自己亲自带领,乘孙权不备,猛然向吴军大营发起袭击。吴军措手不及,阵脚大乱,难以组织其有效抵抗,张辽的将士快马加鞭直扑孙...……更多
未能兴复汉室,是因刘备做错的三个决定
...如果能够让出荆州,此时关羽和东吴一同北伐,曹操虽然实力雄厚,但是也绝难抵挡几路同时进攻,匡扶汉室大有希望。夷陵兵败耗尽国力关羽折损,荆州丧失,刘备痛心疾首,刘备没有选择从长计议,而是选择放手一搏,他挥...……更多
孙权收养义子的影响和意义
...相比,孙权的两位义子就籍籍无名了,几乎很少人知道,东吴大帝孙权竟然还曾收养过义子。他的两个义子虽然无名,但是孙权两位义子的亲生父亲却名气很大。孙权的两位养子名叫凌烈、凌封,是东吴名将凌统之子。凌统父亲...……更多
张昭为何就是没有能当上宰相呢
...他为了一己私利,事实上,他这么做是心存大义的。曹操实力雄厚,赤壁之战能不能打赢都是个未知数,如果投了曹操,三国分裂,兵乱四起就会结束,这对天下百姓而言何尝不是件好事呢?只是孙权毕竟年轻气盛,听不进去,...……更多
三国不能忽视的人物,蜀汉被灭后,东吴全靠此人才能苦撑17年
...相争,渔翁得利。\"在公元280年,即蜀汉灭亡后的17年,东吴却也被西晋攻下。当初争霸的三个国家,魏、蜀、吴他们为了统一大业争斗了多年,没想到最后为司马家做了嫁衣,亲手把自己送给了他,三国归晋这个结局是大家万...……更多
若辽东公孙渊继续龟缩,他的事业能否做大做强?
...未必能超过他祖上的高度。反而等待司马家族灭了蜀汉和东吴以后,一定不会允许这么一个割据政权在辽东继续存在。而公孙渊继续龟缩后,唯一的机会,就是司马家的八王之乱,他真的能等得到吗?一、公孙家族在辽东,也有...……更多
孙权为何最晚称帝?有三个原因:大义、外患、内乱
...蜀双方多次互通使节,商议重修旧好。邓芝代表蜀国出使东吴,表示了愿意重新结盟,孙权派张温出使蜀国,最终双方确立了联盟,孙权彻底断绝了与曹魏的关系。公元228年,诸葛亮开始北伐,专力对付曹魏,孙权终于完全解除...……更多
史书里的刘表的5虎上将都去了哪里
...元200年开始,协助刘表的表亲刘磐负责长沙防务,多次与东吴名将太史慈对抗。而且还一直处于攻势,10多年没吃过亏。众所周知,黄忠后来去蜀汉当上后将军,也就是《演义》里的五虎上将。2、甘宁。原籍四川,东州之乱后转...……更多
蜀汉最强时,有多少疆域和人口呢
...权深知,荆州是江东的门户,刘备占据荆州,也就影响了东吴的扩张,孙权自然不答应。为了占据荆州,孙权也就顾不得同盟的关系了。东吴由联刘抗曹到联曹抗刘的变化,实际上也足以证明蜀汉的强盛。刘备坐拥半壁江山,时...……更多
曹操和司马懿不敢“称帝”,与汉朝礼教有关
...,更何况还有一个先天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想当年东吴擒杀关羽,孙权写书信向“曹操”俯首称臣,并在信中请求其“称帝”(上书称臣于操,称说天命)。当然,孙权这封信也有将“关羽之死”的罪名嫁祸给曹操的意思...……更多
真正历史上刘备有借过荆州吗
...借荆州,有借无还就是这么一个故事。赤壁之战后刘备向东吴借来荆州,说拿下益州后就归还。但当刘备拿下益州之后孙权派人前来索取却被拒绝,最后导致两边联盟破裂。一心想拿回荆州的孙权暗中联合曹操,在两边势力合围...……更多
刘备为何“功未就,身先死,含恨终”?
...张松、庞统等人也就不必死了,甚至以后关羽也不至于被东吴杀害了!失误三:攻打东吴,使蜀国精锐丧尽刘备的第三个失误,就是不该因为关羽之死,轻易攻吴。有人说,刘备攻吴,是为了给兄弟关羽报仇,这没错啊!刘备找...……更多
...。而到了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刘备为重夺荆州率兵进攻东吴,却于“夷陵之战”中惨败,直接导致蜀汉元气大伤,就此彻底丧失了统一天下的机会。蜀汉巅峰势力:占据荆州三郡,西进攻占益州,北上夺取汉中“赤壁之战”后...……更多
关羽大意失荆州,曹操放行,为何孙权要置关羽于死地?
公元219一代名将关羽被东吴擒获,慷慨就义,自此刘备的根据地荆州被孙权吞并。熟知三国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关羽死后,刘备气急败坏,匆忙称帝后就率领举国大军讨伐东吴。曹操在命徐晃进军的时候,让徐晃迎面击溃...……更多
\\\
...孙权打,还被曹魏打,似乎刘备的蜀汉不堪一击,曹魏和东吴随时都能来欺负一下。关羽死了,荆州丢了,接着孟达反叛了,东三郡也丢了,张飞也被叛徒杀了,接二连三的打击,不仅仅对刘备是巨大的,对于整个蜀汉集团也是...……更多
...力自行解决危机。刘备身边的谋士曾分析:“人才济济、实力雄厚的荆州,纵然没有援军,也足可和曹魏周旋一年半载啊!到时候,我们在西边稳住局势,再派大军东下,岂不是收复荆州指日可待?”听罢谋士的分析,我们也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