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孙权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侄子的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20 20:1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前言

东汉末年,乱世之中,三国鼎立,继承人的选择成为了各个家族权谋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刘备、曹操和孙策都在争霸之际为自己的继承人进行了精心的考虑,然而,孙策在这一方面的选择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当孙策去世后,他的继承人之位并非由自己的儿子孙绍继承,而是由他的弟弟孙权接过。那这究竟是为何呢?其中又有什么隐情,最终孙权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侄子的呢?

孙权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侄子的呢

惊蛰三月,江东,突袭

当时正值三月惊蛰,江东大地氤氲着春寒料峭的水汽。江南一带的民众刚刚度过了漫长寒冬,正准备返田播种。男丁们已经开始检修犁锄,准备开春耕作;妇女们也在打扫院落,准备迎接万物复苏的好春光。绿色的嫩芽已经悄然从枝头冒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谁知这一年的惊蛰,江东却迎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这一天,孙家三兄弟中的老二孙策如常地在乌林外围打猎。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箭将第一只野兔射中,心中还沉浸在打猎的乐趣中。殊不知,就在这时,埋伏在草丛中的刺客忽然窜出,悄无声息地刺向孙策,一击将其刺倒在地。

孙权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侄子的呢

据当时跟随打猎的侍卫回忆,刺客行动迅速,来去无形,根本无从防备。等侍卫反应过来时,孙策已经昏迷不醒,血流满地。众人连忙将其抬回府中,然而孙策很快便断了气。于是,还在襁褓之中的江东霸业,也随着孙策的逝世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之中。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跟随孙氏多年的老部下们措手不及。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一个原本平静的春日打猎,竟会以孙策被刺杀而结束。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刺杀孙策的人又出于何种动机?一时间,种种疑问萦绕在江东百姓的心头。没人能想到,一个原本平静的三月春日,竟会惊动整个江东乃至中原政局。

孙权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侄子的呢

强权崛起,惹人非议

公元184年,孙策跟随父亲孙坚来到江东立足。在此之前,孙坚原本与北方各路豪强势均力敌,处于鼎立之势。他起兵响应黄巾军起义,一时间声势浩大,甚至有与袁绍、曹操分庭抗礼之势。

然而在与官军的决战中,孙坚不幸中计,部队遭到突袭。本可一举取胜的战局顿时逆转,孙坚只能带领残部败退。这场失败,使得孙氏部众四散,实力大减。于是孙坚父子只得退居江东,寄人篱下,投靠当地实力雄厚的势力,重整旗鼓。

孙权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侄子的呢

江东地区素来自成一国,不受中原政权的管制。此地世族众多,土著势力盘根错节,互不臣服。这些世家大族已经盘踞江东数百年,早已形成了闭关自守的局面。他们不仅掌控着本地的丰富资源,还以江东士子自居,看不起外来者。

孙坚一家进入江东后,很快便遭到了本地世族的非议。在他们看来,孙氏家族不过是外来难民,凭什么妄图统领江东!于是,这些世族开始明里暗里地掣肘孙氏的发展。

孙权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侄子的呢

为了树立威信,孙坚和孙策父子联手,将江东各地逐步纳入统治。他们先拉拢了部分世族势力,获得了周瑜等人的支持;同时也对那些顽固反对的世族进行武力打击,逐个击破,使其不得不臣服。

经过近十年征战,到孙策过世之时,孙氏在江东的地位已牢固不可撼动。但是,这些年孙氏的强权统治也积怨颇深,许多世族暗地里都在揣测机会,准备反击之日。这也埋下了日后孙策被刺的远因。

孙权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侄子的呢

惊蛰遇刺,霸业安危

公元192年惊蛰这一天,孙策外出猎兔时遇刺身亡,终年只有二十六岁。这无疑为江东地区的局势雪上加霜,直接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暴。

孙策去世的消息迅速在江东各地传开,原本臣服在孙氏统治下的世族们立刻蠢蠢欲动,都在谋划着趁机夺取权力。这些世族看准了孙氏当权者突然死亡的时机,准备发难,一个个虎视眈眈,蓄势待发。

与此同时,孙氏部众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他们深知,失去了孙策这个核心人物,孙氏在江东的地位将变得岌岌可危。素来臣服的世族势必会趁机反扑,甚至部下也可能会产生动荡骚乱。一个原本统治稳固的江东局面,现在危机四伏。

孙权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侄子的呢

面对如此严峻的政局,孙策的好友张昭提出,立刻传位给孙策的同父异母弟弟孙权,由其接管孙氏江东霸业。众人经过紧急讨论,认为这是目前的上策。

这一提议获得了部众的广泛支持。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传给孙策幼小的亲生儿子孙绍,势必会让政权更加动荡。而孙权不仅在江东已有一定声望,且为人宽厚,更易获得各方支持。

于是,孙权继位的大局就此定下。但这对还在襁褓之中的孙绍而言,又会是怎样的打击和苦楚呢?他日后又将迎来怎样的命运?

孙权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侄子的呢

权借兄力,稳住江东

孙权生于175年,比孙策小九岁,孙绍更是年仅十岁出头。在孙策生前,孙权便以兄长之力扶摇直上,先后担任过军议校尉、奋武将军等要职。他参与过孙策的多场战役,立下不少军功。

不仅如此,孙权还积极联系江东各大家族,态度和善,为人宽厚,且善于拉拢人心。很快就在江东世族中积威望,成为孙氏政权中的重要一员。

相比之下,孙绍生于182年,孙策死时才十岁。以他的年龄和资历,要稳定住动荡中的江东形势,无疑遥不可及。

孙权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侄子的呢

因此,孙权继位后,很快便以兄长威望稳定住了江东局势。他对各地世族采取怀柔政策,安抚住了它们的愤懑情绪,使其不至于造反;同时也慰藉挽留住了孙氏部众的心,使各路军马不至四散,保证了政权的稳定。

如果让幼小的孙绍继位,江东恐怕早已乱成一锅粥。正是孙权的过人手腕和人脉发挥了关键作用,使孙氏的江东霸业得以在危难之际渡过难关。这也让孙绍的支持者不禁暗自唏嘘,不得不承认孙权确实是稳住局面的上策。

孙权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侄子的呢

吴侯终老,名利双收

虽然孙权夺去了孙绍的继承权,但他对侄子并无异心。孙绍在东吴一直受到重用,多次出任重要官职。他温和老实,治军有方,受到孙权的充分信任。229年,孙权称帝之时,他封孙绍为吴侯,赐黄金千斤,宅第百户,仆从百人。

此后,孙绍便在东吴境内尊荣终老。他不再参与朝政,过起了悠闲的生活。虽未能继承家业,但也荣华富贵,名利双收。孙绍去世之后,其子孙也世代担任吴侯,一直到东吴灭亡才罢。孙氏一族虽历经动荡,但最终仍得到了东吴政权的礼遇。这段历史也就此画上了一个不算最坏的句号。

孙权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侄子的呢

结语

综上所述,孙策遇刺一事,导致其弟孙权继承家业,成为影响东吴政权兴衰的重大转折点。

孙策生前用武力统一江东,让孙氏在当地的地位稳固;但其强权统治也积怨甚深。孙策猝死之后,正值江东各势力虎视眈眈之时,此时若是传给幼小的孙绍,后果不堪设想。

最终,孙权以其过人的手腕和威望,化解了危机,使东吴政权在动荡中得以继续发展壮大。而孙绍亦在东吴受到重用,荣华富贵,为这段家族历史画上了一个不算最坏的句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0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什么孙权在三国中存在感很弱
孙权是我们在三国中看到比较无足轻重的帝王,他在三国中的地位就像一个天平上的筹码,当曹操吞荆州拥有百万雄兵后,他和刘备共同在赤壁之战打破了曹操一统天下的梦想。赤壁之战让曹操大大降低
2023-10-28 17:14:00
隐蕃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太和四年(230年),魏人隐蕃假意叛魏降吴,成功潜伏到孙权身边当了细作。那隐蕃的成果如何,对东吴的统治造成了哪些影响呢一,少有口才建安十四年(209年),隐蕃出生于青州的一个大户
2023-05-28 21:40:00
聊聊前期英明,后期糊涂的帝王孙权
孙权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前期英明,后期糊涂的帝王,比如汉武帝、唐玄宗、清乾隆等等。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吴大帝孙权便是他们中的一员。孙权这个人在历史上前后反差极大,前期是“坐断东南战
2024-05-11 13:52:00
陆逊之死:孙权对江东世家的猜忌与打压
...心,将陆逊等残存之人的半数送还扬州,陆逊方能保命!孙权的薄恩寡情可见一斑。孙权为何如此对待陆逊,其中关键一点就是陆逊就是江东世家之首,而孙权属于外来户,为了确保自己权力基础,
2024-01-25 13:25:00
孙权死后东吴为何没有一点担忧
...理之中的事情。但吴国并不简单。要知道,吴国的建国者孙权,从公元222年被魏文帝册封为吴王,标志着吴国的崛起,到其去世的公元252年,足足在位30年。若是从其兄孙策遇刺身亡的公
2023-06-04 13:52:00
东吴靠什么平分天下的
...意义上,还是诸葛亮在掌控着全局。在看一下东吴方面,孙权18岁的时候,继承了他父辈们打下来的江山。但是那个时候的孙权都没有成年,手下一大批能臣干将,对他基本都不恭敬,也不承认他
2023-04-25 17:28:00
江夏黄祖:令孙坚、孙策、孙权“父兄三代”饮恨,岂是普通武将?
...侯敬慕,小霸王孙策诛刘繇捉王朗开创江东基业,吴大帝孙权赢赤壁草船借箭令曹操赞誉,后世惋惜若非江夏黄祖碍事,孙坚(37岁)与孙策(26岁)未必英年早逝,孙权在赤壁之战前夺取荆州
2024-02-23 20:28:00
...给自己还没成年的儿子,而是把位子传给了自己的亲弟弟孙权。周瑜当时是孙权最倚重的大臣之一。当时如果孙策想要把位子传给儿子,那么周瑜可能就要当那种权柄无二的托孤大臣,但是孙策没有
2024-04-17 21:18:00
陆逊之死与孙权有关吗?
...3月,东吴的上大将军、丞相陆逊愤懑而死。陆逊之死与孙权有直接关系,孙权一直派人责骂陆逊,结果“逊愤恚致卒”。甚至在陆逊死后,孙权还派人向陆逊之子陆抗问罪。陆逊是三国时期的名将
2023-08-28 12: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