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将到武则天面前作证。同为凤阁舍人的宋璟对张说道,人生最可贵的是名节,不能只图个人苟且偷生诬陷好人。坚持正义,即使被谪官流放,也能留下美德受人尊敬。倘有不测之祸,则叩请天子赦免,要死我与你一起去死。万...……更多
聊聊宋朝奸臣的故事
...对派的司马光当上了宰相,而在革新派中掌握实权的章惇自然也被清查了出来,再次被贬去了杭州做洞霄宫,这一去就在那呆了八年。后来高太后去世了,宋哲宗终于收回了大权。宋哲宗看见宋朝的士气竟然如此低迷,就又捡起...……更多
读懂了苏东坡的龙井虾仁,就读懂了宋朝风韵
...品尝这份清淡适意。屡遭谪贬的苏轼,在美食间寻找到了人生最大的乐趣。在黄州,苏轼用清炖鲫鱼的鲜美滚烫,慰藉一颗飘零的心;在惠州,苏轼用烤羊蝎子配荔枝,在舌尖的探索和唆吸中寻找人生真味;在海南,苏轼把螃蟹...……更多
“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少年苏轼〔201〕
...一天,他接到京都友人来信,信是用诗体写的,简直就是一首长诗。当时,张老师展开信笺,便摇头晃脑朗诵起来,他还未读完,站在他背后的苏轼,已把长诗窥看一遍,明白了诗的基本内容。等老师读完诗,苏轼大着胆子问:...……更多
琼剧折子戏、诗词演诵会……海南省博物馆东坡戏台演绎别样东坡魅力
...于一体,兼具文化氛围与烟火气息,生动地诠释了苏东坡人生中的重要历程,塑造了一个乐观、豁达、幽默的鲜活东坡形象。《不老的东坡》剧照。 省旅文厅供图“这次演出值得一看,朋友圈一定要转发点赞起来!”看完诗舞...……更多
梁一粟老师“三步解诗法”轻松搞定文言文
...在当下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古诗词的内容涉及自然景物。尤其在小学古诗词教材中,“涉景”古诗词所占比重超过了40%。因此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掌握这类古诗的解读方法尤其重要,即通过诗人描述的自然景物推断其...……更多
苏轼的冬至:井底微阳回未回
...熙宁五年就任杭州通判时冬至日“独游吉祥寺”,留下的一首冬至诗跟我感受到的冬至如出一辙。我印象和感觉的“冬至”,意味着冬天的真正来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冬至进九”等民谚形象地说明冬至后的天气变化。“...……更多
韩愈的《马说》与历史背景:人才被埋没的苦闷
...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首《定风波》,写出了苏东坡知天乐命、傲视风雨磨难的积极人生态度。苏轼虽然才高一世、名满朝野,却在一生之中屡遭毁谤、磨难和打击,他既不见容于王安石,又...……更多
...文字仍在人们的吟咏中回荡感召后世之人……风云变幻,人生无常苏轼、苏辙晚年再遭贬谪苏门文人也飘落四方CCTV-1央视综合频道1月26日晚八点档《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第九期苏轼苏辙篇(下)正式播出央视频APP同步推出“...……更多
“东坡大家讲”第一季收官 北大教授赵冬梅深度讲解苏轼“过岭”
...从苏轼的家风家教中找到一些密码。“苏轼生长在眉州,自然环境很好,生活稳定,家庭比较殷实,当地有读书的传统。上一辈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也给他充足的营养。生命得到了丰厚滋养的苏轼,成长为一个丰富的人、全方位的...……更多
揭秘高俅:从文秘到殿帅的跃升之路
...人员已经满员了,再来就发不起工资了。于是苏东坡本着好事做到底的态度,又把高俅介绍给另外一个好朋友——驸马王诜。王铣画像 不得不说,高俅为人处世还是相当圆滑讨巧的,在王诜门下,他混得如鱼得水。但如果高俅...……更多
《宗师列传》解锁苏轼的豪放人生
...首次搭档合作,生动再现苏轼、苏辙兄弟二人互相扶持的人生经历。豁达乐观的东坡先生也有过年少气盛的时候,初入仕途的他性格直爽、口无遮拦,幸得结发妻子王弗在旁劝诫。王弗对人性的洞察,常常能够帮助苏轼识人断事...……更多
苏东坡的奇幻梦境:与弟弟苏辙共同赴京,品尝神奇的舍利子
今天我们聊聊苏轼苏东坡的有趣故事。一天苏轼做梦,梦到和弟弟苏辙在一起准备进京(连做梦都要在一起,可以看到苏轼多喜欢自己的弟弟了),结果路上碰到个和尚。于是苏轼拉着和尚就问:此去前程如何?和尚说:向去...……更多
薛伟东草书新作赏读
...“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之感。豫陕草堂 36x24cm陶弘景诗一首36x24cm 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居作 50x180cm天顺人和35x135cm苏轼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24x38cm 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97x180cm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50X180cm毛泽东...……更多
苏轼鼓励晚辈考试,告诉他中举之后有什么好事
隋朝开创科举制度后,这种选拔人才的举措越来越得到重视。科举制从唐朝开始发展,宋朝得到规范,明清时期达到极盛顶峰。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将它当作步入仕途的不二法门。科考对于每个学子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赴...……更多
首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将于2月18日开幕
...下的心境状态,体现苏东坡浓烈的家国情怀、壮丽的豁达人生以及执着的民本意识。值得关注的是,东坡大会主题活动更精彩。一是文化为魂、研究传承共同发力。东坡文化国际高端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议题涉及“东坡...……更多
古人如何保持口气清新?苏东坡自制牙粉漱口
...日两餐”的说法,即“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有朝食,那自然也有夕食,也叫“饔飧”二食。当然,如今人们的饮食相当丰富,一天三顿饭吃什么选项很多,冬天涮火锅,夏天来点小烧烤,那真是吃货们的心头好。作为烹饪方式...……更多
苏轼一首旷达之词,百读不厌,最后两句更是惊艳千年
...断研发新菜式;他能为了一地美景,毫不吝惜笔墨,赋诗一首;他能为了百姓,造堤修水利。他是人,亦是文人典范。而面对无休止的贬谪,在走过了十几个州县后,苏轼有的也不是颓废,而是更加强大。苏轼的这种豁达更是在...……更多
苏轼《水调歌头》写的亲情还是爱情
诗词大会中曾经有一期考了苏轼的《水调歌头》,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选手一开始看到题目时还胸有成竹,但那一期的百人团成绩却惨不忍睹,一百人中有91人答错,仅9人答对,是苏轼的《水调歌头》另有深意,还...……更多
...雪月,实则禅道人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更多
从不同角度研究东坡历史文化在海南的传承史与接受史 这个座谈会这样说→
...雅说,苏轼主题文物展还突出展示苏轼的家国情怀、豁达人生、为民意识和文学成就。主要有以下看点:一是展览核心立意为“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由“志存高远”“身行万里”“居儋功业”三个部分来展示风流全才苏轼。...……更多
畅谈“东坡美食” 品尝美味羊汤
...、味正、味醇,讲求酥、烂、香、鲜、嫩、甜、脆,有“自然之味”,追求“味外之美”,食之“妙不可言”;五是在营养功能上,注重滋补,追求营养丰富,讲究食疗养生、食疗健身,以达到“推陈至新,利膈益胃”;六是东...……更多
欧阳修生平最豪放的一首词是那首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写文和为政方面。他曾写过一首全词如下: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更多
人间四月天 看《苏堤春晓》
...叙事结构,亦庄亦谐着墨北宋名士苏东坡两次杭州任职的人生际遇,以宋韵为底色,用山水画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鼎盛时期的浩然气象。“通俗又脱俗”是杭州首演时观众给出的评价,循着“一蓑烟雨任平生”,原本不愿做...……更多
读书,为什么是世间第一等好事?
...加富足,自然心境安稳,不骄不躁。读书是世上第一等的好事。那些看过的好书从未成为过眼烟云,而是悄悄藏进一个人的气质里、眼界里、胸襟里,也于不经意间显露在一个人的谈吐里。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世界读书...……更多
当你想不开时,不妨看看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
人生犹如一条曲折蜿蜒的河流,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波涛汹涌。在生活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困境,有时可能会感到无法承受,想要放弃。然而当我们陷入困境、想不开时,不妨回顾一下历史中那些伟大人物的一生,从...……更多
游杭州品东坡肉
...,于是亲自掌勺烹制猪肉,并将烧肉方法予以总结,赋成一首《食猪肉》诗:“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烟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更多
...为人有君子之风,温润如玉,即使对待王安石(《宋史·苏轼传》载:“……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也不愿以牙还牙,而是以德报怨,在王退隐后,路过金陵时拜访其并写...……更多
九百多年前的春天,苏轼来到铜鉴湖畔
...。定山慈岩院东坡题名(至微堂:奚珣强/陈洁)释文:苏轼子瞻定山风水洞北宋游茂先摩崖题刻(马鹰 摄) 这一次,苏东坡在铜鉴湖畔还留下了《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诗一:“风转鸣空穴,泉幽泻石门。虚心闻地籁,妄...……更多
“东坡讲坛”第二场明天开讲 专访主讲嘉宾李公羽提前“剧透”亮点
...坡业余爱好方面的成就,更多地从治国理政、家国情怀和人生态度等方面,深刻解读苏东坡,以此来说明:苏东坡为什么千年不朽,人人喜爱?李公羽还“剧透”此次讲座的内容,讲座从历史构成、当代接受、文化基因、思想动...……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揭秘秦始皇陵兵马俑:工匠超千人,仅胡须样式就有24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文璇编者按:“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至今已逾百年,几代考古人以坚韧的毅力和对历史的敬畏
2025-02-20 11:16:00
长春人民艺术剧场:一座老剧场的曲折身世
长春是一座文艺的城市,许多历史悠久的影院与剧场点缀于街头巷尾之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些影院与剧场之中,有一处建筑显得格外特殊
2025-02-20 11:43:00
追忆殷墟考古:甲骨破损最严重的碎成200片,拼合就花了快两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文璇编者按:“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至今已逾百年,几代考古人以坚韧的毅力和对历史的敬畏
2025-02-20 12:21:00
书讯 | 《古埃及文明》:知名学者金寿福带你走进更真实的古埃及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如此形容古埃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
2025-02-20 12:33:00
雍正的秘密立储制度无用么?“秘密”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雍正登基后创建了秘密立储制度,即皇帝确定储君人选后并不公布,而是将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由皇帝随身携带,一份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2025-02-20 08:51:00
在世界文明坐标系中走进中国历史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在世界文明坐标系中走进中国历史——读《大历史小故事——让孩子站在世界看中国》周雁翎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演进的大坐标中
2025-02-20 04:06:00
二〇二四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二〇二四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武王墩一号墓等六个项目入选图①: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第一阶段出土的石制品(资料照片)
2025-02-20 06:44:00
万尺高空完美劫机!他究竟去哪了?FBI苦苦搜寻45年后:不找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许多风谲云诡的案件至今是人类的未解之谜。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角色,扑朔迷离的剧情,犹如毒蛇般嘶嘶地向你吐着蛇信子
2025-02-19 19:58:00
山东老人因一句诺言,为无名英雄守墓70余年,晚年终盼来奇迹发生
引言诺言是什么?为了遵守诺言,大家又曾经做过什么呢?在有些人眼中,诺言只是随口应承的言语而已,所以他们并不会维持做出努力
2025-02-19 20:06:00
希特勒望眼欲穿的温克第十二集团军最终为何没能解救柏林之围?
电影《帝国的毁灭》中,困在柏林地堡里的希特勒曾不停地念叨“温克将军即将发动反攻”,温克几乎成为希特勒最后几天的精神支柱
2025-02-19 20:08: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姚峰 史金敏)在武当山核心地带,有一条连接五龙宫与南岩宫的隐秘通道,因其上有三座古岩庙鳞次而立
2025-02-19 20:26:00
东汉“大太监”蔡伦:不仅会造纸,还会造孽
如今,随着5G和各种通信渠道的发展,信息交流变得越来越简单,不但速度快,而且效率高,相比较古代的鸿雁传书、竹简传书,要快捷
2025-02-19 20:27:00
《大秦赋》嬴政拔刀杀人,吕不韦不寒而栗,赵姬私生两子
《大秦赋》第二十二集至第二十四集,嬴政再次拔刀杀人,吕不韦不寒而栗,李斯升任长史开始参议国政,赵姬与嫪毐私生两子带回宫中抚养
2025-02-19 20:41:00
宇航员升空前,为啥要将指甲拔掉?专家:后果十分严重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的话,太空也已经成为了人类所主要探索的方向,虽说是在地球上边,但是对于海洋人类,却只探索了探索了不到百分之五
2025-02-19 20:45:00
绘红楼梦 游大观园——大河学校四年级一班开展“绘红楼”手抄报活动
鲁网2月19日讯在这个色彩斑斓的春日里,大河学校四年级一班携手步入文学殿堂,共同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绘红楼梦”手抄报创作之旅
2025-02-19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