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南农垦报
家在海南,居在黎山。黎家人过年,要做糯米饼,这是传统。糯米饼是过年必备之物。
刚做成形的饼儿软趴趴的,沾上红糖往嘴里送,嚼之,饼儿酥软细滑,糯香扑鼻。而晾干的糯米饼,早坚硬如石,要吃得放炭火上烘烤,至饼儿受热膨胀,两面色泽金黄,从边沿掰开一个口,像陕西肉夹馍往里填充红糖,咬上一口,外酥里嫩,甜香无比。
海南四季如春,能感受到季节更替变化,唯有冬日丝丝缕缕的寒意。年终岁末,地处天涯的黎山,树木葱郁,花草芬芳,蜂飞蝶舞,没一点冬季萧条景象。当北来寒风入侵,气温骤降,天气变凉爽宜人,村寨传出零星的鞭炮声,才感知年要来了,渐渐堆积的年味,也越来越浓厚。这个时节,黎山在忙,男人忙杀猪宰牛,熏烤腊肉。女人也忙,忙着簸谷舂米,扫除家屋,操办年货。孩子们更忙,眼看盼上一年的奢望年景快到,想到过年可穿新衣,可大快朵颐吃肉,他们群情振奋,村里村外奔跑打闹,搅乱乡野一泓清静。
记忆中,到腊月最后前几天,母亲就要忙着做糯米饼了。做糯米饼要用山兰稻糯,是种在山上的旱糯稻,谷粒尾部长出一根细长的尖刺。母亲把山兰糯稻舂成米,再把米放入清水浸泡一晚,次日凌晨捞出,滤尽水分上锅蒸,等锅盖冒出缕缕白烟,再往灶膛添把柴,加火继续蒸煮,转头去忙别的事。这期间,母亲翻出杵子、木臼、竹簸等,清洗干净,置于庭院中备用。饭蒸熟,糯香飘满庭院,我们上前围观,母亲舀出一大勺,捏成拳头般大小的圆饭团,一人一个,把碍手碍脚的馋虫打发走。趁米饭热乎,倒进木臼坑槽中,举起杵子就舂。糯米饭黏性强,需两人默契配合,一个负责用力舂,一个用手迅速翻动,把米饭舂成泥状,看不到米粒时取出,在竹簸上搓成长条,掰成小段,手掌往上压一压,饼做成了。
一个饭团不足以饱,更不能解馋,余兴未尽的我们又聚拢回来。看一群馋虫可怜相,母亲露出嗔责的笑容,从屋里取出红糖捣碎盛在碗中,让我们蘸着吃。那年月,谁家都拮据,日子都过得紧巴,可村民宁肯过年少吃一顿肉,也要备上一块砖糖,吃糯米饼不蘸糖,就同煮菜不下盐,索然无味。那糖为蔗糖,是海南白甘蔗榨取的土产品,形似砖块,色泽暗红,味儿特甜,把尚带温热的饼,蘸着蔗糖吃,山兰糯米绵软柔韧,蔗糖甘甜香醇,两者相互搭配,甜糯交融,此乃人间美味也。
年关至,黎山弥漫年的气息,吃大肉,穿新衣,放鞭炮的事儿接踵而来,转移孩子们对糯米饼的兴趣。然糯米饼并没偃旗息鼓退场,反而堂而皇之上了祭祖供桌,另有一个重要角色未完成。旧时黎山,各个村寨有集体狩猎的传统习俗。从正月初三起,一支由老少清一色男子和猎狗组成的狩猎队,要到深山老林去围猎,此去风餐露宿一整天,备些干粮充饥势在必行,糯米饼便于携带,成了首选。
黎族有句俗语:抓鱼不带小孩,打猎不带小狗。意思说带小孩抓鱼狩猎,他们好奇心强,经不起诱惑,只有添乱的份儿,让鱼儿和猎物受惊扰早早跑掉。能参加狩猎,是件既新奇又兴奋的事情,然而狩猎要跋山涉水,猎场林深树密,且刀枪无眼,险象环生,存在不可预知的风险。我们不允许参加狩猎,被大人赶到猎场外围的山谷,只能远远观看,聆听猎狗猎物大闹山林。折腾大半天,肚子饿了,从家带米来的砍竹子做竹筒饭,带糯米饼的烤饼蘸蔗糖吃,有饼没蔗糖的也不愁,海南四季瓜果飘香,冬春山林野果多的是,采摘一捧去掉籽粒,把鲜红的果肉塞进掰开的糯米饼,添加几片酸酸的藤叶,咬起来嘎吱嘎吱作响,又是另一种特色开胃的风味美食。
长大离开村寨,跟糯米饼有了距离,渐渐疏远舌尖上的美味。成家住在外头,回黎山次数明显更少,有时嘴馋想吃糯米饼,趁春节拖儿带女回家过年,还能吃到脆爽的饼儿,找到儿时的味道。记得母亲健在时,糯米饼年年要做,杵子她举不动,有嫂嫂婶子帮衬,半天工夫做出二十来个饼儿,够过年用了。母亲去世后,似乎把做糯米饼的事儿,也悄悄带走,一些老旧风俗断了线,就连木臼杵子等老物件,也丢失不见了。随着国家实行封山育林政策,种在山上的山兰稻早已消逝,想吃个弥漫山野气息的山兰糯米饼,变得奢华且遥不可及,于是更加怀念儿时糯米饼里的年味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0 1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