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生活中一些不健康习惯易导致骨钙流失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2-12-30 11: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大多数人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才该关心的事,其实不然。专家认为,现在骨质疏松的发病人群已越来越年轻化,最年轻患者只有20多岁。预防骨质疏松应从儿童时期开始,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在年轻时获得尽可能高的峰值骨量,到达成年期时的骨量越多,在老年时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就越小。

当骨质疏松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腰背痛、身材变矮、驼背、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腰背痛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和睡眠等,常使病人生活无规律、牙齿过早脱落、茶饭不思、痛苦异常。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如果出现如无缘由的腰背部疼痛、周身骨骼疼痛、负重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困难等一些特定症状时一定要警惕,这些身体上的变化其实就是骨质疏松症的表现。

全国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已经有46%的人骨量减少。专家提示,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常见的不健康习惯,正是导致骨量加速流失的重要因素。

久坐不动易骨钙流失。健康骨骼需要力的刺激,如果久坐、没有压力,血液中的钙质就不会进入骨骼,相反骨骼还会释放出钙质。

常喝碳酸饮料会引发骨钙流失。饮料中大多含有磷酸盐,与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结合能力,而磷酸会降低钙、铁、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

熬夜、睡眠不足易引起骨质疏松。

吸烟、喝酒会引发骨钙流失。吸烟过多会使肠胃功能下降,让钙质吸收率降低;吸烟还会破坏身体各器官的平衡。过多摄取酒精类饮料会破坏胃肠黏膜,影响钙的吸收;酒精还有利尿作用,让钙很容易随尿液排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0 1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了减少骨质的流失,有几个习惯值得学习
...不断地减少了,而这种骨量的日益的减少就是老人常说的骨质疏松的早期阶段了。如果任凭骨头疏松的病症不断的发展,那么对人的最大危害就是脆性的骨折,这样会严重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甚至
2023-02-14 21:48:00
豆腐是骨质疏松的发物吗?医生:预防骨质疏松,日常少吃3种食物
...的食物,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喜爱。然而,围绕它和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流传着许多疑问和误解。骨质疏松,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老年健康问题,对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这种疾病使骨骼变得
2023-12-12 12:44:00
医生:不想骨骼变“蜂窝”,建议这一物列入黑名单
...各项器官机能逐渐降低,骨骼也是如此,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的问题也会找上,人们这也是由于骨量的生成速度抵不过流失的速度,从而导致骨骼受损,骨结构松散。在受到一定的打击之后,严
2023-05-30 20:54:00
老年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预防骨质疏松
...度下降、影像学检查表现为阴性,医生初步诊断李奶奶为骨质疏松和腰背肌劳损。李奶奶需要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以及抗骨质疏松药物。同时,还应进行腰背肌的物理治疗和疼痛管理。李奶奶对此
2023-10-09 09:54:00
不想骨骼变“蜂窝”,4水请少喝,望知晓
说到骨质疏松,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很多人印象中都是老年人才有的一种困扰,对于年轻人来说,不会出现骨质疏松,无需小题大做。但其实不然,现在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是越来越高,这也
2023-05-31 20:21:00
预防骨质疏松 不能一“钙”而论
...骼健康,加之存在有损骨骼健康的生活习惯,就可能出现骨质疏松。01骨质疏松的诱因和症状人体骨的代谢和塑形主要依赖两种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成骨细胞负责骨组织形成,相当于建
2023-10-30 17:41:00
医生:若想骨头好,不妨常吃这3物
...学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得到了有效的延长,而骨质疏松症却成为了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全球第二大流行病。根据《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国白皮书》当中的数据表明,我国目前至少有6,94
2023-12-16 10:28:00
除了食补,骨质疏松症还能怎么预防?四方法帮助你预防
...乱,钙元素大量流失是老年群体常见的现象。很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的出现,导致老人出现驼背,骨头变脆,稍微磕碰就会骨折。尤其是老年人一般喜欢重口味的食物,含盐量都比较高,专家研究发现
2023-06-22 12:43:00
3种食物,正在悄悄偷走你骨骼中的钙,望大家慎重
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中老年女性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女性在绝经后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骨量流失加剧),数据显示我国50~60岁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30%,而60岁以后患病率升至50%
2023-06-11 05:2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