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当地村民驾驶农机在田间作业。
□格吉曲章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蕖/文甘孜观察 洛绒尼玛 /图
4月13日,甘孜州炉霍县虾拉沱镇村民背着放了各种食品的背篼,驾驶着装扮过的拖拉机来到田间地头,参加“开耕节”。
当地每年都会举办“开耕节”,村民为新的一年农业生产祈福。
“祝愿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10时,在长者高昂的吉祥颂词声中,38岁的彭措拥登和其他两名男子吆喝着将犏公牛赶入田中,使用“二牛抬杠”犁耕法,在农田上划出新年的第一犁。锃亮的铁犁在农田上翻出一条条小沟,跟随的姑娘挥手抛撒,一粒粒青稞种子落入泥土中。“虽然我们镇现在已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但是为了传承高原农耕文化,第一犁还是由‘二牛抬杠’来完成。”虾拉沱镇党委书记罗布江村说。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机械的普及,炉霍县越来越多的农区田地逐渐实现机械化。“我们家有30多亩农田,‘二牛抬杠’耕种需要10天时间,10多年前有了手扶式拖拉机,耕种需要5天,现在靠大型‘铁牛’,1天就可结束耕种。”彭措拥登指着田边停放着的数台大型耕种机和旋耕机说。
彭措拥登口中的“铁牛”,是炉霍鲁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型农业机械。近年,该公司采取“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全面扩大青稞种植规模。
前年,该公司在虾拉沱村种植的青稞,平均亩产578斤,产量打破甘孜州纪录。去年,公司在炉霍县承包了1万亩土地,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并为周边田地免费提供耕种服务。
此次“开耕节”,多家公司和多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签订青稞收购协议,解决青稞销路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7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