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现在在网上确实有很多人批评诸葛亮军事能力不行的时候,会拿出韩信来作为例子。说大家都是从汉中出发北伐,韩信轻取关中,而诸葛亮却五次北伐都没能成功,显然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比韩信差多了。
不过这种想法有些想当然,因为他们没考虑韩信和诸葛亮北伐时的客观条件完全不同。下面我们就分别比较一下。
韩信北伐时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项羽把刘邦分封在汉中时,允许他带三万人前去。不过实际上刘邦出发时,因为仰慕他而主动随行的,还有数万人之多。此外此前郦商从南阳入汉中,也带去了不少人马。加上新招募的部队,因此刘邦在汉中起兵时,应该在十万之数。
而且这支部队中大部分人参加了秦末的农民起义,身经百战,战斗力颇为可观。
相比之下,章邯虽然也是秦末时期的名将,曾经屡次击败起义军。但是在他跟着项羽入关中时,手下的二十余万秦军被项羽杀了一个干干净净,只有章邯、司马欣、董翳幸免于难。
而其他秦军也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因此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被封在关中地区时,手下没有现成部队,只能重新招募。到四个月后刘邦起兵时,他们加在一起也不过只有五万人马,只有汉军的一半。
而且关中的青壮年大部分在秦末的农民战争中损耗殆尽,或者是滞留南越没有返回。加上章邯带着秦军投降,手下却被尽数坑杀失了民心,章邯等人在四个月时间里拼凑出的这支军队到底有多少战斗力非常可疑。
更重要的是,此时三秦王的后盾项羽正忙着在齐地平乱,根本无暇顾及关中。所以韩信北伐时,就实力来说是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主要的问题还在于如何冲出隘口,进入关中平原。
为此汉军一方面多路向关中进军,以分散三秦王的兵力,一方面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隐藏自己真正的意图。
不过即使如此,章邯还是一度成功堵住了汉军。只是汉军临时发现了一条小路,才得以冲破阻碍,杀入关中,并通过一年将章邯彻底击败。
诸葛亮北伐时,却是以弱击强
诸葛亮北伐时,经过曹丕的努力,魏国已经基本巩固了对国内的统治。此时的魏国占据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实力远在吴蜀之上。
像蜀汉举国上下,总兵力不过十万人左右,能用于机动的野战军,更是只有五万左右。相比之下,魏国灭蜀时就出动了十六万以上的兵马,而在淮南平叛时,交战双方总兵力更是超过了四十万。
因此魏国的实力差不多是蜀汉的七八倍以上。
即使说在关中地区,曹魏也能长期保持十万左右的兵力,而诸葛亮北伐只有五万人马。即使魏军扣除留守各地的部队,机动兵力也不再蜀军之下。
而且蜀军的精锐早在夷陵之战中就损失殆尽,诸葛亮接管蜀汉军政大权以后,苦心经营才勉强重建了蜀军。不过初期的蜀军战斗力还是远不如魏军。
像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即使是面对魏国的州郡兵,蜀军也没有绝对优势,双方互有胜负,更不要说和魏国的中军抗衡了。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可能希望一次北伐就夺取关中。
所以诸葛亮北伐时,一开始把目标选在了远离魏国关中统治中心长安的陇右,以避开魏军主力。这样如果能夺取陇右,就可以慢慢削弱魏国,即使没成功,也可以在实战中锻炼部队。
直到第四次北伐,蜀军在正面交战中占据优势以后,才出五丈原,威胁长安,直接和魏军主力针锋相对了。可惜这一次诸葛亮因病去世,蜀军只能撤退,北伐再次以失败告终。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韩信和诸葛亮北伐时客观条件差距巨大,并不能简单认为这是两个人军事能力上有差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4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