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
当涂县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印雯雯
“咳咳……咳咳……”每年的冬春季节,周围的咳嗽声总是此起彼伏,连绵不绝。长期、频繁的咳嗽不仅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还影响正常生活及睡眠等。今天就让我们全面地了解一下慢性咳嗽。
临床上,我们按照咳嗽的持续时间将咳嗽分为三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其中急性咳嗽是指3周以内的咳嗽;亚急性咳嗽是3—8周;病程超过8周则为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者)常见病因包括:
1.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此病患者没有典型哮喘的喘息、气促,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及凌晨咳嗽尤其明显。感冒吸入冷空气、灰尘及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此外,患者的咳嗽具有典型哮喘的发病特点,即反复发作性、季节性和时间节律性,部分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可自行缓解。CVA是慢性咳嗽的最常见病因,约占慢性咳嗽原因的1/3。推荐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支气管舒张剂或单用ICS治疗,治疗时间一般在4—8周,部分患者停药后复发,需进行长期治疗。此外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吸入抗胆碱能药物及中成药也有一定效果。上述效果较差时也可以短期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此外,患者需要注意做好生活管理,避免接触各种过敏原,调节室内温度,保持空气新鲜。
2.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的鼻腔或鼻窦炎性分泌物经后鼻孔流入鼻咽部、口咽部、下咽部,对咽部黏膜造成刺激,从而引起以慢性咳嗽、咽异物感、咽部黏痰附着感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加、频繁清嗓、咽后黏液附着、鼻后滴流感等。鼻后滴漏综合征的病因复杂,治疗原则是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原发病治疗,调节上呼吸道黏液分泌,修复受损的黏膜纤毛系统。常见的治疗方法有防治感冒,减轻鼻黏膜充血水肿,抗过敏药物的使用,鼻腔冲洗,有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等。
3.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占慢性咳嗽病因的13%—22%。其主要表现为慢性干咳或咳少许白粘痰,临床表现类似CVA,但肺通气功能正常。嗜酸粒细胞增高是必要的诊断依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EB疗效较好,可以明显减轻或消除咳嗽症状。首选ICS治疗,疗程根据具体病情来定。
4.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是指因胃酸和其它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特殊类型,GERC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典型反流症状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嗳气、胸闷等。临床上很多GERC患者没有典型反流症状,咳嗽是其唯一的临床表现。患者有明显的进食相关的咳嗽,如餐后咳嗽、进食咳嗽等。GERC常用抑酸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患者还可在抑酸基础上联用促胃动力药。
5.变应性咳嗽(AC):主要指临床上某些慢性咳嗽患者,具有一些特应性的因素,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不能诊断为哮喘、变应性鼻炎或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暂不宜归纳为其他疾病,将此类咳嗽定义为AC。其特点是以特应质(过敏体质)为基础,以咽痒引起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为主要表现。治疗上应避免过敏原,推荐使用ICS和(或)口服抗组胺药物。
6.药物性咳嗽: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有些降压药可引起咳嗽,最常见的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比如贝那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等,往往表现为刺激性咳嗽。所以咳嗽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近期有口服相关药物者,须警惕药物性咳嗽。更换降压药物后咳嗽会逐渐缓解。
此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心源性咳嗽、肺部肿瘤等多种疾病均可引起慢性咳嗽,要引起重视不能贸然应用镇咳药物及抗生素,应该尽早到医院查找病因,这些疾病大部分在影像学上可以找到蛛丝马迹,从病因上治疗慢性咳嗽,以免延误病情!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加强锻炼,也有助于预防和缓解慢性咳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3 06: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