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口日报
仲夏时节如何正确防暑
医师提示:高温时段减少外出,及时补充水分
本报6月13日讯(记者陈歆卓)近来海口天气持续高温,如何正确做好防暑降温、安全健康度夏,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6月13日,记者采访了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王家成。
王家成介绍,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高湿和无风环境中,患者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出现相关临床表现的疾病。“重症中暑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发器官衰竭,乃至生命危险,因此注意识别中暑和及时应对非常重要。”
据介绍,人们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活动一段时间后,如出现头昏、头痛、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可能是发生了先兆中暑;除前述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是面色苍白、四肢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则可能是轻症中暑。中暑多发生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老年人、产妇、儿童及慢性疾病患者。
“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表现时,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在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王家成表示,同时,还应及时补充含盐清凉饮料或电解质饮料,体温升高的患者需及时进行物理降温,可采用冷水擦浴、湿毛巾包裹冰块冰敷等方式,还可以脱去衣物,按摩患者四肢皮肤肌肉,加速散热降温。若患者出现高热、四肢肌肉痉挛、腹绞痛、晕厥、神志障碍等症状,则可能是重症中暑,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立即就医。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做好防暑降温,避免中暑?王家成介绍,炎热天气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在高温时段暴露在阳光下太久。在阳光下活动时,应穿着宽松透气的浅色衣服,并使用遮阳帽、遮阳伞、防晒霜等防晒用品,注意定时摄入水分,不要等到感觉口渴才喝水。此外,要注意识别中暑相关症状,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在高温环境下活动,并寻求帮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