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6月14日讯芒种时节,麦田金黄,收获繁忙。芒种过后,广大农民朋友们都忙于在田间地头收割麦子。此时,阳光炽烈,金光洒满田野,每个人都汗流浃背,恰似古诗所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近日,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内五科在6月10日这一天内,便收治了六位因在高温环境中劳作而中暑的病人。可别看是中暑就小看它!如果体温超过40℃就会进展为热射病,通俗理解,热射病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据专家介绍,热射病的致死率非常高。为更好地提高中暑救治工作,内五科在张军主任的带领下共同学习了关于中暑的防止及急救知识,此次培训着重从中暑原因到分类、诊断和急救治疗以及如何有效预防中暑等方面进行培训。此次培训使得医护人员更全面地掌握中暑救治的流程和意识,增强了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在如此酷热的气候下,为有效预防中暑事件的发生,内五科医护人员特别编制了以下避暑指南,敬请广大民众趁“热”收下。
一、怎么判断中暑了?
中暑起病急骤,大多数患者有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前驱症状。
按病情的程度和特点,中暑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即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1.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37.5℃。
2.轻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表现为体温>38.5℃,伴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
3.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按发病症状与程度,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通常发生在腹部、手臂或腿部,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
热衰竭:起病迅速,其症状包括眩晕、头痛、恶心或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极度虚弱或疲倦、肌肉痉挛、昏厥。热衰竭患者的皮肤可能冰凉且潮湿,血压下降,脉搏快且虚弱,呼吸急促且浅,体温稍高或正常。
热射病:表现多样,包括头晕、搏动性头疼、恶心,极高的体温,皮肤红热且干燥无汗、怕冷,意识模糊,口齿不清,不省人事。若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或残疾。
二、有人中暑晕倒了怎么办?
第1步:搬运
迅速将中暑患者移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使患者平躺并解开衣物扣子,松开或脱去衣物,同时抬起双脚以促进血液回流。
第2步:降温
使用冷毛巾覆盖患者额头部位,或使用含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的湿布擦拭全身皮肤,随后利用扇子或电风扇吹风以加速体表散热。
第3步:补充水分
若中暑患者神志清醒,可给予适量淡盐水或小苏打水等补充体液,避免饮用咖啡或含酒精饮料。同时应注意不可一次性给予过多水分,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第4步:促进意识恢复
若中暑患者已失去意识,可尝试按压人中穴和合谷穴以刺激其恢复意识。如若患者呼吸停止,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遵循急救人员的指导采取相应紧急救护措施。
第5步:转送医院
对于重症中暑患者,应立即送往医院接受专业诊治。在等待救援期间,应让患者保持平卧姿势,头部向后仰以保持呼吸道畅通。在搬运患者时,需确保动作轻缓、平稳,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特别提示
1、饮用纯净水、矿泉水会加重抽搐;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或昏迷,禁止喂水,以免造成窒息;
2、严重中暑者可能会发生肌肉不自主的抽搐,发生这种情况不要在病人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刻意束缚其抽搐的肢体,可用软物(如床垫等)垫在病人身下。如果发生呕吐,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三、这些常见做法都是错的
误区一:中暑后迅速转移到温度过低的空调房内。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中暑后,应立即远离高温环境,但不宜迅速转移到温度过低的空调房内,适宜的温度为22~25℃。
误区二:用过冷的水擦身。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用冷水擦身时,注意开始时不宜过冷,过冷的水可使皮肤神经末梢因突然受到冷刺激后,造成血管收缩而不易于散热,且过于寒冷的刺激还可能导致患者虚脱。
误区三:中暑后自行服用退热药物。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中暑后体温可能会升高,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一般退热药物对此无效,不建议自行服用退热药物。
误区四:中暑症状消退后吃辛辣刺激食物。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中暑症状消退后,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
四、中暑的风险预防
1、天气炎热时,不论是否口渴都应及时补充水分;
2、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盐分与矿物质的流失,运动饮料可以帮助人们在流汗时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盐分和矿物质。
3、注意饮食及休息,饮食尽量清淡,少食高油高脂食物。但要注意,人在高温环境下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应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
4、避免在11:00-15:00时间段内暴露于阳光太久,在阳光下活动时,尽量穿宽松浅色透气衣服,戴宽边遮阳帽,使用防晒霜;
5、如必须在高温环境中工作,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刘亮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