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多文本阅读教学之我见(杏坛随笔)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5-24 15:1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

□刘晓冰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多文本(非连续文本、群文、联读等不一而足)阅读已成为阅读教学的必然趋势。而据笔者观察,多文本阅读在实际教学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和有效落实,成效也不尽如人意,多数还是以单篇教学为常态,只是在有限的公开课上偶有呈现罢了。这跟大家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惯性不无关系。

其实,影响多文本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还是教学设计的问题。如果在教学设计上有所提高,找到可靠门径,效果自然会相应提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参考观摩的一些公开课,从如何做好教学切入点的选择、围绕它进行的一系列问题(或任务、活动)设计入手,谈谈自己的看法。

切入点是师生共同研读文本的突破口,应该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问题的设计、任务的驱动,要在其基础上展开,并有序进行,其他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而不当的切入点,只会让阅读教学流于形式,事倍功半,贻笑大方。于是,切入点的选择也就成了关键。下面就一些例子来探讨一下。

在教授《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联读时,有人把小说中的环境——“风雪”作为切入点,进行了如下设计:先补充了环境描写的作用,又设计了与风雪相关的三个任务:研读文本,品赏风雪;深入风雪,探究主题;感悟风雪,思考人生。这样的设计抓住了两篇作品中环境的“同”,设计由浅入深,由艺术表现,到内容主旨,再进行拓展延伸,十分巧妙。不过还可以同中求异,对于两篇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不同加以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

对于《促织》《变形记》两篇文章的联读,有人就抓住了小说中异化手法的运用,进行了如下设计:一、比较两篇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变与不变。二、讨论分析成名之子与格里高尔异化的原因。三、人的异化是否是社会压迫的必然?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把握和主旨的理解。美中不足的是,对异化这种手法的特点没有展开,不如再设计一个这种手法在突出主旨方面的作用等问题,进一步掌握其运用方法。

在《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联读时,有人做了如下设计:任务一,梳理文本作对比。活动一是根据预习情况,展示表格内容;活动二是通过表格信息与史料对比。任务二,抓住表达悟思想活动。活动一是探究两篇回忆录选材上的异同点;活动二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深沉情感与理性思考的句子,并加以分析。任务三,围绕叙述赏析技巧。活动一是关注叙述人称,感受革命情怀;活动二是审视叙述时间,感受叙述节奏;活动三是聚焦叙述视角,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本设计从探究体裁出发,通过选材和语言把握思想内容,进而赏析叙述技巧。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抓住了作品的重点,不过还体现不出设计的连贯和巧妙。不妨就以体裁作为切入点来进行设计。例如,探究回忆录的特点;探究两篇回忆录选材上的异同点;探究两篇回忆录在叙述技巧方面的异同,进而感悟革命情理,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这样始终围绕体裁来进行设计,突出了体裁的特征,也更好地对作品进行了同中求异的比较阅读。

有人在教授《临安初雨初霁》《登快阁》联读时,做了以下设计:任务一、品诗人心语。任务二、感诗人心迹。任务三、习诗者心志。思考一、结合诗人的生平,我们发现哪怕他们最终都提到了“归去”,或是家乡或是田园,但他们现实的选择依旧是官场。宦海浮沉一生,却不乘船归去,又是为何呢?思考二、读诗如读人,诗里诗外的不同选择,看似矛盾,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更真实、更多元的诗者形象,你又看到了诗人的哪一面呢?思考三、与世周旋久,宁做不二我。这里的“我”只有黄庭坚和陆游吗?他还可以是谁?

本设计从赏析语言妙处入手,进而把握诗歌的情感变化,最终探究作品的主旨,别具匠心,体现了欣赏诗歌的一般规律。特别是针对“归”字的探究,由诗人的矛盾选择,联系到了诗人的丰富形象,并加以延伸拓展,思考得很深入。

不过也可以将“归”字作为切入点,来进行如下设计:两位诗人要归向何方?两位诗人为什么要归去?他们最终归去了吗?为什么?

这样设计是把诗歌中的关键字(诗眼)作为了切入点,既抓住了重点,又体现了问题的层次性,条理也显得清晰了。

笔者在教授部编版高一上册第三单元时,是以诗人的处境——失意,作为切入点来进行联读的。根据失意点的不同,做了以下篇目的调整组合。心忧天下,呼唤人才——《短歌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辞别官场,归向隐逸——《归园田居(其一)》《梦游天姥吟留别》;远谪他乡,官场失意——《琵琶行》《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大无成,艰难苦恨——《登高》《声声慢》。每个组合的内容主旨都围绕“失意”进行设计。例如,失意表现在哪里?是什么造成的?作者又是如何面对失意的呢?

以上只是列举了几个例子,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切入点的选择,来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就是想通过自己的思考引起大家的注意,让我们的多文本教学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作者单位:滑县第二高级中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4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穆连杰在讲授高中数学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象一节课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避免学生精神上懈怠,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弹簧振子、单摆、水波动形成曲线视频的
2024-04-12 10:57:00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金维民近日,有网友爆料,河南省睢县某高级中学高一某班主任让学生们发毒誓:“在教室里面只有学习,若违此誓,死全家,先死爹,再死妈。”此事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学
2024-01-17 11:23:00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书香润心灵 阅读促成长(杏坛随笔)——《大教学论》阅读心得□王彩云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 1632 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最早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独
2023-12-06 07:43:00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索成林 李威为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幼儿教师,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担了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实
2023-10-27 08:04:00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陈凤英上学的时候,从来不认为教学是一件难事。看着老师拿着书走上讲台,滔滔不绝地为我们讲解着一个又一个知识点,画着一个又一个难点,以为当老师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真
2023-02-17 08:16:00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武志聪教学中有挫败感很正常,怎样让自己在课堂上的挫败感变成课堂上的教学亮点,我认为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一道试题、一个知识点讲解得不能让学生理
2024-04-10 14:56:00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李文锋 张娇 段婧轩近年,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屡有发生,甚至有些施暴画面极其残忍,让人看了极度愤怒,形成了较为恶劣的网络舆情,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如何才能有效预
2023-01-18 08:14:00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刘景忠而今,许多中小学的班主任会建立家长微信群,群里除了有学生家长,往往还有各科教师。笔者经调查发现,现在的家长微信群几乎成了专门发布作业、通知事项、收取费用
2024-01-03 07:43:00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申淑杰前一段时间,我看到这样一段描述风的文字:风有形状吗?我想风应当是有形状的。当微风渐起,拂过发梢时,发丝飘起的样子,应当是风的形状;当微风渐起,掠过柳枝,
2024-04-03 11:19: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