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黄河入诗,成为千古传颂的隽语名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6-15 16:26: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黄河入诗,成为千古传颂的隽语名句

文|冯骏祺

唐诗千句寒沙卷狂澜。李白矗立在陇西高原俯瞰吟作:“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千年后大浪依旧滔滔,无数后人与之共鸣。王之涣登上鹳雀楼望见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天地初开般的洪荒壮美之感;王维在《使至塞上》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遣词工笔,将这条绵延千里、奔涌千年的巨龙定格成雄浑壮阔的边塞画卷;刘禹锡在《浪淘沙》中歌颂大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成为千古传颂的隽语名句。

黄河两岸的层层山川林木、处处沙洲水草、点点游鱼飞禽,都成为唐朝诗人的丰富灵感来源与描绘对象。于洛口渡河的储光羲,目及“河洲多青草”便觉“朝暮增客愁”,又因“客愁”而更惜“朝暮”。“南登滑台上”的边塞诗人高适,望着翠竹夹拥着河水,孤城与远山遥遥相对,不禁“长想别离处”;“泛舟大河里”的山水诗人王维蓦然“回瞻旧乡国”,空见浩渺烟波连着漫天云霞,故乡已然身后渐渐远去,徒留一丝一丝的离愁别绪。

蜿蜒曲折的河道造就了黄河两岸可观的津渡数目。此类津渡多集中于黄河中游的山西、河南境内,以蒲津渡、孟津渡为代表,成为许多诗人送别的经典场景。

许多诗人乘扁舟的渡口处处依山傍水,水清山美,途经此处,无不融情于景,抒发壮志与离情。如在黄河渡头送别友人裴图南,王昌龄以裴妻视角写下“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柳中庸的《河阳桥送别》无一字言离愁,却字里行间缭绕着与友人的真情,是谓:“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滚滚河水还荡漾着诗人的悼亡与哀思。如白居易游访黄河北岸,与同宿李翱家的唐衢一见如故,二人于“风雪黄河北”时离别,还未再见却已闻唐衢死讯,乃至“悲端从东来,触我心恻恻”。崔曙在漕渠水门楼见到故友张贞期的诗作,想到斯人已逝,只能“空见黄河”,最终发出“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的悲叹。

唐时疆域辽阔,开元、天宝盛唐之际已至“南北如汉之盛,东不及而西过之”(《新唐书》),黄河入诗,诗人多凝笔力撰写塞外环境之艰苦,情感更多了一丝凛然悲怆的雄浑壮阔之美,如诗人温庭筠的“河源怒浊风如刀,剪断朔云天更高”,又有刘长卿的“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李贺《北中寒》中“黄河冰合鱼龙死”直出凛冽情感,冰人心魄。此外,源远流长、奔涌千年的黄河也充分洋溢着诗人的原始尚武精神与深厚爱国热忱,正如大诗人李白盛赞其外甥郑灌从军的勇武壮举,期望他能“斩胡血变黄河水,枭首当悬白鹊旗”。此等诗句,不胜枚举。

河湟,亦作“河隍”,是黄河与湟水的并称,亦指二水流域之间的地区。河湟之地在安史之乱后逐渐陷没于吐蕃,直到咸通年间才被全部收复,因而“河湟”一直是无数唐人未了的遗憾,如杜牧的“何当提笔侍巡狩,前驱白旆吊河湟”,喃喃诉说黄河的暴烈性情与温柔一面。安史之乱后的诗人途经虎牢关,看“黄河曲尽流天外,白日轮轻落海西”,浊浪里翻滚的是泥沙,亦是唐人破碎的山河旧梦。

黄河中上游从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许多诗人的墨珠凝聚于收复失地的喜悦,但战争背后往往是无数戍边将士的流血牺牲,便又有大批诗人挥笔写下战争的残酷,泼墨道出战争给黎民带来的无尽创伤。如常建的“黄河直北千余里,冤气苍茫成黑云”,张乔的“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叹来自乐府民歌“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征夫情感。皮日休的“河湟戍卒去,一半多不回”,更是直言道出征夫血染疆场的悲怆。此时滔滔东流的河水抒发着不尽征夫的苦怨、遥思亲友的愁绪,以及对亡者难归的悲痛感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探秦汉黄河改道以鉴今
文|冯骏祺黄河之水自远古奔涌而来千年,在华夏大地上谱写讴歌,勾勒点染了自然与文化的悠久画卷,黄河在先秦两汉文人史家笔下从来不是温顺和睦的一股清澈之流,自奴隶至封建,从懵懂到文明初
2025-04-18 15:0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舌尖上的黄河记忆
文|冯骏祺来到东阿府定要品尝一下肥嫩的黄河大鲤鱼。午间,府前街东的社区农贸市场仍是熙熙攘攘,迎面就看到水产店的招牌,三大铁盆里面,造氧机汩汩水中大鲤鱼活力不减,穿胶皮裤的鱼贩子老
2025-03-31 06:09:00
孙佳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对古人来说是天堑一般的存在。想要涉水渡河就得靠船,而“渡口”就是渡船停靠的河港码头。有人曾说,如果将黄河比作一条龙,那么黄河沿岸
2025-07-22 10:36: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铁牛入水护佑五百年安澜
...拓荒牛”,牛,成为中华民族性格底色的生动隐喻。而在黄河岸边,有这样一种牛,毅然挺立于渡口夹岸,历经了千余年的浪刷风蚀,守护了域内百万人的五谷丰登,隔绝着边疆四伏的狼烟战火,而
2025-04-11 09:14:00
孙佳睿五千年黄河浪涛里,一声“嗨哟”刺破风雨。这是先民脊梁抵住洪峰时的呐喊,是木桩砸进堤坝时的震颤,是纤绳勒进血肉的集体节拍。在没有机械的年代,黄河船工们用最原始的声浪驯服黄河,
2025-07-29 07:41: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从治黄史诗到生态明珠的世纪跨越
...,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区域的甘肃省永靖县深陷黄河水患困局,年均输沙量达1.6亿吨的洪流周期性摧毁沿岸农田。据资料显示,1946年,一场洪峰流量达5600立方米/秒的水灾
2025-04-06 08:10:00
孙佳睿几千年前,黄河裹挟着泥沙滚滚东流,在下游的华北平原沉淀了一层黏性大、颗粒细腻的红色胶土。当地的先民们在对这种胶土进行加工后,进行一次次的揉捏、旋转,最后经过烈火的淬炼,制作
2025-07-26 07:07: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黄沙淬火,河泥重生:中卫古瓷再创丝路荣光
文|管泓博黄河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段,一种承载着黄河文明记忆的古老手工艺品——黄河古瓷,如今在匠人的努力和政策的扶持下已经重焕新生。这些以黄河沉积泥为原材料揉捏烧制的瓷器,胎质细腻
2025-04-20 08:09:00
黄河文化 | 群山尾岱东走海,追溯鹊华山水之美
...鹊华山水好,景致美。而自宋元以降,迄至明清,因上游黄河溃决,溃水多次夺大清河入海,鹊山湖在积数百年黄河落淤后逐渐消失,鹊华山水之美也悄然离我们远去。【今日鹊山湖摄影:郝国柱】
2024-11-11 16: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