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龙山黑陶,指尖上的黄河泥魂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7-26 07:07: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孙佳睿

几千年前,黄河裹挟着泥沙滚滚东流,在下游的华北平原沉淀了一层黏性大、颗粒细腻的红色胶土。当地的先民们在对这种胶土进行加工后,进行一次次的揉捏、旋转,最后经过烈火的淬炼,制作成了一种胎体薄而均匀、质地紧密的黑色陶器。几千年后,1928年的那个春天,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黄土台地上,考古学家吴金鼎拨开历史的尘埃,首次让这些乌黑发亮、薄如蛋壳的史前器物重见天日。这就是著名的龙山黑陶。

龙山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品种,是古老的传统制陶技艺。它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的核心代表,因上世纪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1928年春,吴金鼎来到山东济南的平陵古城进行考察。在一个被当地人称作“城子崖”的台地处,他发现了夹杂着陶片、石块、贝骨等物的灰土包含层。此后,吴金鼎多次来到城子崖勘察,最终确认这是新时器时代的村落之一。城子崖遗址的发现引起了当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关注。随后,研究所与有关部门协商着手城子崖遗址的考古,先后于1930年和1931年组织了两次大型发掘。这两次发掘出土了大量乌黑发亮的陶器,这就是龙山黑陶。此刻,一个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沉睡了四千多年之后终于又重新走到了世人面前。

城子崖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龙山黑陶揭开了龙山文化的神秘面纱。考古学家最初将这种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称为“黑陶文化”,后因城子崖遗址毗邻龙山镇,因而此类文化遗存又被命名为“龙山文化”。在龙山黑陶被发掘之前,中国出土的古陶器大都是含沙量极高的彩陶和红陶,而以河泥为原料的黑陶可以说是四千多年前东夷民族所独有的创造。

在制作工艺上,龙山黑陶采用快轮制陶工艺,经过拉坯、修整、打光、雕刻等手工制作工序,待自然阴干后,在近950度的高温环境下焙烧而成。黑陶在烧制时采用了封窑烟薰的渗炭方法,将陶杯胎体打磨光滑后入窑烧制,在烧制接近尾声的时候,向陶窑内注入大量的水,使火焰熄灭并产生大量浓烟,烟雾中的碳分子会逐渐渗入陶器胎体中,从而使陶器呈现出深黑色光泽。

龙山黑陶分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以细泥薄壁黑陶的制作水平最高,胎壁厚仅0.5-1毫米左右,表面乌黑发亮,故有“蛋壳黑陶”之称。这种黑陶的纹饰一般比较简单,仅以磨光透亮的光泽作为器皿的主要装饰内容,与黑色有机结合,是黑陶显出秀美韵致的风格之所在。山东博物馆就收藏着一件蛋壳黑陶高柄杯。当你凝视它时,很难想象这是数千年前制造的器物。色黑且油亮,即使在地下埋藏数千载仍不失当年光泽;璧薄如蛋壳,杯体口沿最薄处甚至不足0.2毫米,即使是杯柄的结构支撑部分,厚度也不超过1毫米,器物总体重量不足70克。若你轻轻敲击,它还会发出玉磬一般的清脆响声。难怪乎形容蛋壳陶为“黑如漆,亮如镜,薄如壳,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

龙山文化的出土,不仅反映了几千年前先民们高超的制陶技艺,更为打破“中华文化西来说”提供了契机。在龙山文化被发现之前,以安特生为代表的西方学者主张的“中华文化西来说”甚嚣尘上。1921年,安特生主持发掘了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遗址,确立了中国第一个史前文化仰韶文化。安特生将仰韶遗址出土的彩陶与西亚、中亚的彩陶相比,认为有相似之处。而在1930年至1931年组织的两次城子崖大型发掘中,出土的陶器均以黑陶为主,这与以红陶、彩陶为主要特征的仰韶文化遗存迥然不同,与中亚、西亚的陶器更无相似之处。因此,龙山黑陶及龙山文化的存在证实了以山东为核心的东部沿海存在着土生土长的中国文化,并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华文化西来说”,为证明“中华文明本土起源”提供了实质性证据。

龙山黑陶,这指尖上的黄河泥魂,以其“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惊世工艺,诉说着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登峰造极的智慧与审美。那渗透在陶胎里的深邃黑色,不仅是烟与火的淬炼成果,更是华夏文明在东方沃土上独立生长、灼灼其华的最古老印记之一。它默默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根脉,深植于脚下这片由黄河泥沙堆积而成的广袤土地,源远流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6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以“山东手造”为抓手,以“黄河大集”为平台,山东不断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用心用情讲好指尖上的“黄河故事”□本报记者 齐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023-04-17 09:56:00
全环境立德树人丨齐河:打造“实景课堂” 解锁协同育人新方式
...真切地感受到了思政课的力量。 同时,齐河县还利用沿黄河文明实践带、黄河文化博物馆群等资源,打造“黄河文化带”,实施黄河新时代文明实践工程。学生们在参观和学习中,不仅了解了黄
2025-02-28 05:30:00
讲好龙山文化故事,传承发展黄河文化,“商量有章”这样助力!
...题,开展专题商量。把保护、弘扬龙山文化放在传承发展黄河流域文化的大背景下,邀请区委书记马志勇参加,组织山东省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的专家学者、本地文化名人、部分文化艺术界政协委
2023-07-23 17:46:00
刘奕雅舒在甘肃永靖县黄河岸边的岩画上,先民们用赭红色颜料勾勒出这样的场景:数个鼓胀的皮囊首尾相连,漂浮在激流之上,有人跪坐其上,手持长篙划破水面。这幅距今四千年的岩画,正是羊皮筏
2025-07-24 16:42:00
既要“探源”,更要“汇流”,看“龙茅”济南鉴赏会的文脉传承
...源于河流,地方的繁荣得益于文明。在好客山东,承载着黄河哺育而成的齐鲁文明;在泉城济南,流淌着4000多年前诞生的龙山文化;在龙山文化最早的发现地——城子崖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
2024-06-08 16:56:00
展览上新!这些数千年前的彩陶讲述着灿烂黄河文化
来源:极目新闻“汤汤大河生生不息――山东地区黄河文明特展”正在济南市博物馆展出。展览立足于山东地区黄河文明的源起、发展与精神内核,汇集山东九地文博单位的代表性的文物200余件。2
2024-04-15 15:23:00
“探寻龙山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研学活动在济南举行_新闻频道_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0月13日讯为让学生了解龙山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感受龙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坚定文化自信,培养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10月13日,济南泺口实验学校六年级的同
2023-10-13 19:52:00
釉绘古韵 陶承文脉丨“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触摸黄河匠心
滔滔黄河水,脉脉文脉长。10月19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精心策划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第十一期活动如约而至,带领青少年们走进济阳区董家村长田实践基地,开启一场深度沉
2025-10-20 19:44:00
700年前的济南啥样?文旅博览会触摸古城济南脉络
...也将展出。据悉,济阳黑陶历经4000多年的历史传承,采黄河故道的红胶泥用柴窑渗碳黑陶烧制技艺,历经炼泥、揉泥、拉坯、压光、雕刻等几十道工序,纯手工打造而成。如今,济阳黑陶产业
2023-09-13 10:24: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鸟中大熊猫”现身巢湖,时隔十年再次被记录到
大皖新闻讯 11月2日下午,巢湖湿地鸟类生态摄影师张震在巢湖西泊圩拍摄到“鸟中大熊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只雄性成年中华秋沙鸭的清晰照片
2025-11-03 12:07:00
石家庄高新区成功救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河北新闻网讯(钟蕾)10月28日早上,石家庄高新区韩通小学(五一)班贾诗怡、周誉乾、张梦瑶、曹辰阳、张柏森、张嘉铭等师生在校园的角落里发现一只疑似受伤
2025-11-03 12:14:00
走进自然 亲身探索小小生命的奇妙世界
活动现场,孩子们近距离和昆虫互动东南网11月3日讯(本网记者 林夏悦 文/图)近日,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山海恒达标本观光工厂的“星野自然·锹宠之家昆虫馆”正式开馆
2025-11-03 12:27:00
燕赵大地,山川壮美,文华锦绣。《美丽河北》系列短视频,邀您一览杂技奇炫中的千年传承,窑火升腾出的瓷上风物,年画晕染里的乡土温度,光影定格下的山河景象。河北之美,在此绽放。点击查看
2025-11-03 12:50:00
“瞰见哈密十年”摄影文化周暨2025“星空密语”文化季活动在哈密举办
近期,“瞰见哈密十年”摄影文化周暨2025“星空密语”文化季活动在哈密市举办。本次活动为期6天,全国摄影师深入哈密全域
2025-11-03 13:30:00
畅游青岛 文明相伴|山海披红装,崂山进入高饱和度的秋天!
鲁网11月3日讯号外!号外!崂山风景区的秋日“限定皮肤”已加载完毕!头号选手巨峰正式进入高饱和度模式——“红”了!华严
2025-11-03 13:57:00
遵化市南山常乐谷景区迎来最佳赏叶期。连绵群山间,红、黄、绿等色彩交织错落,宛如天地间铺展的巨幅油画。游客或漫步林间小道,或登高极目远眺,尽享这片秋日限定美景。拍摄丨徐志刚、杨永、
2025-11-03 08:38:00
是什么让你认识了晋城古建、彩绘、美食但这!并不是完全的晋城“拼”文旅不只追逐风景,更在营造心境古镇可徜徉,也可静享时光非遗不囿于展柜选择“炸裂”登场
2025-11-03 10:39:00
海南鳽江西安家记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沈冠楠)我是一只海南鳽,你们也可以叫我海南虎斑鳽,最后一个字念“兼”哦。你可能没听过我,但在鸟圈,我们家族可是如雷贯耳——不仅颜值高
2025-11-03 07:05:00
连日天气晴好,不少市民利用周末时光,带着家人走进附近公园,或与好友相约登山骑行,亲近自然,享受这景致如画的深秋。11月1日
2025-11-02 12:57:00
制作香薰蜡片 感受温暖亲情
图为制作香薰蜡片活动现场10月31日,梧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香薰蜡片DIY”体验活动。社区中青年女性与家中长者共同参与
2025-11-02 14:30:00
广东一地有人在水库边放生大量猫咪 水库管理所回应: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收容,往年也有类似情况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有市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广东清远迎咀水库旁有一伙人放生大量猫咪。11月2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就此事联系到迎咀水库管理所
2025-11-02 14:34:00
根据太原市气象台预报,本周我市以晴天转多云天气为主,受冷空气影响,11月7日前后有一次降水、降温天气。昼夜温差较大,需注意早晚添衣
2025-11-02 18:07:00
16℃!降温、大风、降雨马上抵达福州!接下来天气更刺激……
注意!晴好天气暂告一段落,冷空气扩散,福州即将迎来降雨和降温。资料图最高温将跌至18℃记者2日下午从市气象台获悉,受冷空气扩散影响
2025-11-02 1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