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
延长产业链 支撑种植业
——辛店镇南王庄村红薯 深加工产业发展印象
12月21日上午,在辛店镇南王庄村红薯粉条加工厂生产车间,只见身着工装的村民将淀粉倒入箱桶后,不多久便被搅拌均匀成糊状,流入密闭的生产线;从密闭生产线出来后,便成为粗细均匀的粉条,村民将粉条分拣、装袋……“整个生产过程经过干蒸、冷冻、切割、烘烤,便成了不加任何明矾的绿色粉条。”该村党支部书记翟国松说。
原来,这是该村集体投资800多万元上马的粉条和酸辣粉生产线。“我们就是要借助本地优势,延长产业链助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翟国松说。
南王庄村位于辛店镇东南,属山区村,辖7个山区自然村,土地尤其适宜种植红薯,产出的红薯个儿大、淀粉含量高、口味独特。该村位于获得地理标志的张武岗红薯的种植区域,世代村民有种红薯的传统。
延长产业链条才能促进增收。为扩大规模效应,南王庄村立足区域特色优势,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公司”的发展模式。两年多前,该村投资上马了上述生产线,利用红薯粉做粉条和桶装酸辣粉,重点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形成了从红薯种植、淀粉制作、粉条加工到运输销售的全产业链,也使得南王庄的粉条和酸辣粉的知名度逐渐打响。
翟国松介绍说,今年,该村在为村民磨红薯打粉子做粉条的同时,还收购了附近薯农800吨红薯,加工成100多吨红薯粉。“这些红薯粉足够生产线‘吃’半年,我们可以多生产优质的粉条和酸辣粉。”他说,由于红薯粉条口感好且不加明矾,很受顾客欢迎。虽然粉条生产线刚刚启动,但是订购粉条的“回头客”就已经找上了门。目前,该村每天能生产1吨粉条。他给记者算了笔账,目前平均8斤(1斤=500克)多红薯生产1斤粉条,红薯成本不足5元,变成粉条后价格则能升至12元。
除此之外,该生产线还吸引3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村民效喜平说:“我在这里干两三年了,一个月有3000块钱。”
如今,南王庄村走出了“一条产业链富裕一个村”的新路子。
据翟国松介绍,他们将持续深耕红薯深加工,进一步拓宽市场,把绿色、健康的南王庄红薯深加工产品推销得更远,为当地红薯产业提供更强劲有力的支撑。
(本报记者 杨沛洁 通讯员 李婉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5 06:45: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