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姜晓丹 李晓姗 刘进娣
近期,69岁的李女士因“左下肢肿胀疼痛8天,进行性加重3天”,到南方医院增城院区血管外科门诊就诊。经详细询问病史,李女士在下肢肿胀发生前曾坐长途车自驾游,回家后曾在当地多个诊所就诊,然而在骨科、中医骨科、肾脏内科等多科室就诊后,不仅腿肿没有缓解,反而肿胀的范围逐渐向上延伸。后来经其常刷健康短视频的街坊提醒有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因此才找到南方医院增城院区血管外科就诊。
就诊显示,李女士左侧大腿周径较右侧增粗5厘米,局部张力大,疼痛明显,静脉彩超显示左侧从髂静脉到小腿的胫后静脉及肌间静脉全程血栓堵塞,万幸的是,就诊时还没有出现肺栓塞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李女士在院接受了“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左下肢深静脉溶栓及机械吸栓术,左髂总静脉支架置入术”,术后仅5天,她的左下肢肿胀疼痛完全缓解,左右两侧肢体基本对称,现已经恢复正常活动。经预后评估,后期李女士再接受一次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手术及一年的抗凝治疗即可治愈。
2023年10月13日是第10个世界血栓日,今年主题是“知晓血栓,让生命流畅,栓不住,动起来”。南方医院增城院区普通外科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刘灏介绍,血栓(VTE)是全球第三常见的心血管杀手,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由于该病临床症状隐匿,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误漏诊率等特点,是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对此,刘灏提醒,日常生活中,通宵麻将、熬夜加班、长期卧床及剧烈制动、肥胖、肿瘤、高危孕产妇等,都是导致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血栓是指在动脉或者静脉中形成血栓,静脉血栓栓塞症和心脏病、中风为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的根源。刘灏表示,三项中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指在腿部和肺部发生血栓,不像心脏病和中风那样为世人重视,而动脉血栓形成是造成90%以上的心肌梗死,80%脑卒中的主要原因。
“血栓前期患者都有症状,如出现轻度的水肿、腿肿、轻度咳嗽、胸闷等,这类患者建议到医院做检查进行明确诊断,尤其是双侧不对称的腿肿。”刘灏介绍,对于有血栓高危因素的患者,比如长期卧床、大手术后患者、肿瘤病人、外伤制动病人、孕产妇、骨折病人等,建议查D-二聚体(抽血检测),因为D-二聚体是血栓比较敏感的指标,D-二聚体升高,考虑患者存在血栓的可能,D-二聚体阴性,可以基本排除急性血栓的可能。此外,针对相关症状还需做相应的辅助检查,例如患者腿肿合并D-二聚体升高,一定要做下肢深静脉B超,或者下肢静脉造影,明确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胸痛、胸闷、咳嗽,D-二聚体升高一定做肺栓塞CT,明确有无肺栓塞。
对此,刘灏强调,血栓可防可控可治,关键是早识别、早治疗。医疗技术的发展给血栓的治疗带来了微创且有效的手段,对于高危肺栓塞的患者,可以应用下腔静脉滤器,而且目前的滤器都是可回收的,后期可以手术取出;对于广泛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可以采用机械吸栓及置管溶栓的方法,清除静脉内的血栓,预防血栓后遗症的发生;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研发及应用,在提高血栓治疗效果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出血发生的风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