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用好这五穴 春捂更有效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01 10: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曹方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这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养生保健谚语,劝诫人们在春天不要过早脱去棉衣,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者,更要谨慎减脱冬装。除了春捂,如还能适度按揉人体颈项部风池穴、手腕部阳池穴、肚腹部神阙穴、腰部肾俞穴和下肢阳辅穴,更能有效做好春季养生,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春捂的含义

春为万象更新之始,人体状态从冬天的“闭藏”渐转到春天的“升发”,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表,皮肤腠理慢慢舒展,变的疏松起来,对外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春天阳气始生,气候变化较大,乍暖还寒,此时若较早脱去棉衣,人体极易受寒,容易患上感冒、咳嗽、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春季风邪为病多见,风邪具有清扬、发散、透泄、向上、向外的治病特性,易伤及人体头面、咽喉、肌表等属阳的部位,常兼寒、湿、热等它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春季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产生疼痛症状。

春捂的目的是保护人体的阳气,这就需要我们在起居、饮食、运动上皆要把握“捂”的原则,以顺应春天升发之气,做到天人相应,顺应自然。

腧穴调理

•风池

风池为足少阳胆经腧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风池主治风邪为患。春季风大,风邪易于经此穴侵入人体,造成头痛、眩晕、颈项僵硬、中风等疾患。春捂既要做好颈项保暖,又可按揉风池穴,起到平肝熄风、清头明目的作用,还能促进颈项血液循环,提高人体防范风邪为病的能力。

•阳池

阳池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本穴为三焦经原穴,可使三焦原气通达,增强正气,提高抵御病邪的作用,具有舒筋活络、利喉聪耳的功效。阳池穴居腕关节处,春天风寒之邪易于侵入,是春捂重要之处,故要多加保暖,同时按揉或艾灸此穴,可以畅达手腕部经络气血,调和营卫,祛风活络。

•神阙

神阙为任脉腧穴,在腹中部,脐中央。阙,指宫门,本穴当脐中,胎儿赖此从母体获得营养而具形神,喻为元神之阙门,故名,具有温阳救逆、利水固脱的功效。春捂要注意肚脐部的保暖,特别是胃凉、容易腹泻者更要捂好肚子。日常保健可用左手掌心贴于神阙穴,右手按左手手背,两手同时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50次左右,亦可艾灸神阙穴,可起温阳固脱、益肾壮元的作用。

•肾俞

肾俞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本穴为肾的背俞穴,穴近肾脏,为肾脏之气输注于腰部之处,主治肾的疾患,故名,具有补肾益气、通阳利水的功效。肾阳为脏腑阳气之本,起到推动和激发脏腑的功能,温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春捂要顾护腰部,同时可用两手搓热后紧按肾俞穴处,稍定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两手上下往返搓50次左右,起到健腰强肾、疏通气血的作用。

•阳辅

阳辅为足少阳胆经腧穴,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腓骨,为胫骨之辅,古称辅骨。本穴位于辅骨外侧,外为阳,故称“阳辅”,具有祛风清热、疏通经络的功效。临床上常选取阳辅穴治疗偏头痛、目外眦痛、胸胁胀痛、下肢痿痹、恶寒发热等胆经疾患,所治多属寒性之阴证,起扶阳以抑阴的作用。本穴在裤子与袜子交接处,春天寒邪易经此侵入人体,时常按揉、艾灸可疏通气血,治疗风寒所致下肢疾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1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善用“风”穴,驱风散邪
...能导致人体脏腑失调,经络壅滞,气血不畅,阴阳失衡。腧穴既通脏腑,又连经络,内藏气血,也是邪气侵犯人体之处。掌握人体祛风七穴,善用针刺、艾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等外治疗法,便
2024-03-27 11:05:00
孩子睡觉打呼噜 竟是腺样体惹的祸
...吸使颌面骨发育改变,出现“腺样体面容”,影响美观。腧穴调理列缺列缺为手太阴肺经腧穴,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为两手伸开
2024-05-09 09:56:00
“春捂”到底该“捂”哪儿?“捂”好这3处很关键
...。专家建议,做好这3处的保暖↓↓↓颈项部:颈项部有风池穴和风府穴,是容易中风邪的地方。保护好颈项部,可以避免风邪侵袭,建议根据温度戴好围巾、帽子。膝足部:俗话说“寒从脚下生”
2025-02-22 06:19:00
秋季养生,按揉五穴强肺气
...先,增强肺气,进而减少冬天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腧穴调理人体腧穴,内应脏腑,转输经络气血,故而秋季养生,可借助人体腧穴,按揉迎香、中府、鱼际、太渊和三阴交诸穴,强健肺气,从
2023-09-14 06:45:00
乍暖还寒 如何春捂
...导致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4、捂颈部颈项部有风池穴和风府穴是容易中风邪的地方,保护好颈项部可以避免风邪侵袭。
2024-02-23 02:38:00
老年便秘非小事 腧穴调理有良效
...定时主动饮水,适当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还可利用人体腧穴,经常按揉天枢、支沟、大肠俞、上巨虚和照海5穴,有效通调腑气,润肠通便,达到缓解便秘的效果。老年便秘的原因中医认为便秘的
2023-09-06 17:50:00
按摩三穴位缓解眼干眼涩(中医养生)
...眼涩,要针对以上病因,施以祛风散邪、养血填精之法。腧穴调理是缓解眼干、眼涩症状的有效方法。风池穴 足少阳胆经腧穴,在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2023-05-19 07:16:00
“春捂”就是多穿点?错!做好这5点,让你少生病
...“多穿衣服”,“捂”的位置也很重要。颈项部颈项部有风池穴和风府穴,是容易中风邪的地方。保护好颈项部,可以避免风邪侵袭,建议根据温度戴好围巾、帽子。腹部主要是捂肚脐,肚脐又叫神
2024-03-01 11:22:00
...位局部有酸、麻、胀感,每天1~2次,调理全身气机。捂风池头目清利正所谓“神仙也怕脑后风”,中医认为,风池穴为风邪蓄积之所,易受风寒侵袭,在多风的春季要捂好风池穴,若在气温下降
2024-04-12 10:5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