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改变生活方式 糖尿病也可以被“逆转”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3-18 12:10:00 来源:杭州网

“得了糖尿病,这辈子就离不开药了!”这样的观念在许多人印象中根深蒂固。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被局限在这种“可以预见的未来”之中。

“在最新版本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已经移除了2型糖尿病是终身用药疾病的说法,虽然并不等于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和营养治疗,来实现减药甚至停药,以此达到‘逆转’糖尿病的目标。”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东说。

骨折入院意外发现糖尿病 参与“逆糖”管理 5个多月减了34斤

37岁的倪女士生下二宝后,体重一直没能降下来,BMI指数高达32.3,属于肥胖人群。

去年下半年,因为右腿不慎骨折,倪女士被送到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骨科入院治疗。住院期间,意外发现倪女士的血糖很高,空腹血糖超过11mmol/L,再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被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我知道自己确实是胖,食欲比较难控制,也不喜欢运动,但根本没想到血糖会这么高……”倪女士一时之间有些无法接受。

被建议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倪女士非常抵触。综合考虑骨折术后恢复等各方面的问题,在医生的建议下,倪女士开始同时口服3种降糖药。

从骨科出院后第一次复查结束,倪女士来到王东的门诊咨询。“我还不到40岁,不想一辈子都离不开药啊!”

王东告诉倪女士:“您还这么年轻,又是初发的2型糖尿病,病史不长,非常适合参与‘逆糖’管理。而且,糖尿病这种代谢性疾病,越早开始干预,预后就越好。”完善相关检查并经过评估,去年9月底,倪女士开始进行“逆糖”管理。

由内分泌科医生、护理团队、营养师、运动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跨学科综合干预团队为倪女士制订了详细的个性化“逆糖”方案,通过科学管理、营养干预、运动指导及中西医结合理念指导下的强化管理治疗,3个月后,在保证血糖达标的基础上,倪女士实现了停药目标。

其间,倪女士明显感觉到自己整个人的状态越来越好。停药后,依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去年9月底的82.7kg降到今年3月初的65.6kg,倪女士越来越有劲,“‘逆糖’管理改变了我,不单单是为了停药,也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BMI指数19.1

这么瘦依然控制不好“三高”?

不是只有偏胖人群才会患上糖尿病,68岁的刘阿姨就是典型的“瘦糖”患者,她的BMI指数只有19.1,但却同时存在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问题。

刘阿姨的2型糖尿病史已经超过10年,每天服用两种降糖药、两种降压药和一种降脂药。“就算这样,控制得却都不好,活着都觉得没意思。”刘阿姨告诉王东,降糖药的副作用在自己身上很明显,恶心、嗳气、没有食欲,还总是觉得乏力,“每天都很焦虑。”

“阿姨的饮食习惯也不好,基本只吃刀切、米饭、面条这些精细碳水。她不敢吃肉,因为吃了胃会更不舒服,甚至需要人为催吐。”王东仔细和刘阿姨沟通后,结合检查结果,建议立即停服两种降糖药,“您本身的胰岛功能还可以,症状基本都是由药物副作用引起的,而不是糖尿病本身,而且饮食结构也有问题,需要调整。”

参与“逆糖”管理3个月后,刘阿姨的体重稳定,有了食欲,心情也开朗了许多,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都恢复到正常水平。除了停服降糖药,还实现了另一种降压药的停服,从初始的5种药物减药为2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8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得了糖尿病,能长期喝“0糖饮料”吗?
...糖”公益门诊,内分泌科与营养科专家现场教患者如何用生活方式医学科学控糖。最年轻的“糖友”年仅15岁 糖尿病为什么逐渐年轻化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不仅对个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还
2024-11-15 10:26:00
年轻是一个机会,糖尿病前期干预非常重要——专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首席专家李光伟
...险教育非常重要。”李光伟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预防糖尿病李光伟曾参与并主持了中国糖尿病预防(大庆)研究(以下简称“大庆研究”),该研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2023-12-12 10:51:00
增加糖尿病风险的生活习惯:你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犯的错误
...悄地提高你的糖尿病风险。1. 久坐不动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让我们越来越多地坐着,无论是办公桌前,还是在沙发上看电视。研究表明,长时间坐着会降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增
2024-06-25 14:48:00
...因素是影响2型糖尿病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包括年龄、生活方式、营养过剩和体力劳动等方面,不良生活方式是引发2型糖尿病最为关键的环境要素。此外在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部分群体的
2023-09-28 06:23:00
糖尿病是“睡”出来的?戒掉这5种生活方式,或让血糖稳定!
...受试者中,有35%是早睡型,11%是晚睡型。晚睡型的受试者生活方式不健康的几率增加了54%。在7.4年的随访期间,共有1925名受试者新发了糖尿病。分析结果显示,晚睡型的受试
2024-03-11 06:47:00
最新研究:夜班值多了,真的会有病……2 型糖尿病
...性队列研究的结果,评估中年护士的睡眠类型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糖尿病风险的相关性。图源: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睡眠类型
2023-09-28 13:45:00
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儿童也能活得很好
儿童糖尿病治疗的难点是什么?是改变生活方式。具体来说还是饮食和运动,这个事情比用药降血糖难多了,但它其实比用药更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道理其实很简单,我给患者举例,我现在还没有糖
2023-07-20 22:25:00
为什么现在糖尿病越来越多,胡院士给出答案,不妨看看
...高,人们彻底走出了饥饿的年代。丰衣足食之后,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着社会变革发生了巨大变化。最突出的就是人们的运动越来越少,加之不健康饮食,有害健康的烟和酒获取极为方便。同时,我
2023-07-08 07:54:00
熬夜可致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72%
...晚起型参与者患2型糖尿病风险可增加72%,即使考虑到了生活方式的影响,患糖尿病的风险也增加。昼夜节律偏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遗传驱动的结构,指的是一个人对更早或更晚睡眠期的偏好
2023-09-20 02:36:00
健康问太和 |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调整生活方式?
...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糖尿病肾病问题日益突出。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展风险,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6月17日,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
2024-06-17 21:5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