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得了糖尿病,这辈子就离不开药了!”这样的观念在许多人印象中根深蒂固。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被局限在这种“可以预见的未来”之中。
“在最新版本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已经移除了2型糖尿病是终身用药疾病的说法,虽然并不等于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和营养治疗,来实现减药甚至停药,以此达到‘逆转’糖尿病的目标。”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东说。
骨折入院意外发现糖尿病 参与“逆糖”管理 5个多月减了34斤
37岁的倪女士生下二宝后,体重一直没能降下来,BMI指数高达32.3,属于肥胖人群。
去年下半年,因为右腿不慎骨折,倪女士被送到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骨科入院治疗。住院期间,意外发现倪女士的血糖很高,空腹血糖超过11mmol/L,再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被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我知道自己确实是胖,食欲比较难控制,也不喜欢运动,但根本没想到血糖会这么高……”倪女士一时之间有些无法接受。
被建议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倪女士非常抵触。综合考虑骨折术后恢复等各方面的问题,在医生的建议下,倪女士开始同时口服3种降糖药。
从骨科出院后第一次复查结束,倪女士来到王东的门诊咨询。“我还不到40岁,不想一辈子都离不开药啊!”
王东告诉倪女士:“您还这么年轻,又是初发的2型糖尿病,病史不长,非常适合参与‘逆糖’管理。而且,糖尿病这种代谢性疾病,越早开始干预,预后就越好。”完善相关检查并经过评估,去年9月底,倪女士开始进行“逆糖”管理。
由内分泌科医生、护理团队、营养师、运动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跨学科综合干预团队为倪女士制订了详细的个性化“逆糖”方案,通过科学管理、营养干预、运动指导及中西医结合理念指导下的强化管理治疗,3个月后,在保证血糖达标的基础上,倪女士实现了停药目标。
其间,倪女士明显感觉到自己整个人的状态越来越好。停药后,依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去年9月底的82.7kg降到今年3月初的65.6kg,倪女士越来越有劲,“‘逆糖’管理改变了我,不单单是为了停药,也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BMI指数19.1
这么瘦依然控制不好“三高”?
不是只有偏胖人群才会患上糖尿病,68岁的刘阿姨就是典型的“瘦糖”患者,她的BMI指数只有19.1,但却同时存在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问题。
刘阿姨的2型糖尿病史已经超过10年,每天服用两种降糖药、两种降压药和一种降脂药。“就算这样,控制得却都不好,活着都觉得没意思。”刘阿姨告诉王东,降糖药的副作用在自己身上很明显,恶心、嗳气、没有食欲,还总是觉得乏力,“每天都很焦虑。”
“阿姨的饮食习惯也不好,基本只吃刀切、米饭、面条这些精细碳水。她不敢吃肉,因为吃了胃会更不舒服,甚至需要人为催吐。”王东仔细和刘阿姨沟通后,结合检查结果,建议立即停服两种降糖药,“您本身的胰岛功能还可以,症状基本都是由药物副作用引起的,而不是糖尿病本身,而且饮食结构也有问题,需要调整。”
参与“逆糖”管理3个月后,刘阿姨的体重稳定,有了食欲,心情也开朗了许多,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都恢复到正常水平。除了停服降糖药,还实现了另一种降压药的停服,从初始的5种药物减药为2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8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