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随着体检的普及和低剂量螺旋CT在肺部检查中的广泛使用,肺结节的检出率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2023年,很多朋友“新冠”“支原体”“甲流”感染康复后去体检,都发现自己也“肺结节”了。年初的时候,一家三甲医院为一76人的团体进行体检,参检人员平均年龄为37岁,肺结节的检出率竟然高达63%。那么,肺结节容易变癌吗?需要怎样治疗?还有机会消掉吗?今天,我们就邀请到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节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中医内科专家张雪亮教授来为大家讲一讲肺结节那些事儿!
这两类肺结节“比较安全”!张雪亮教授表示:临床约90%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而在良性肺结节中,又有两类肺结节是比较安全的。一类是炎性肺结节,一类是肺部陈旧性病变。炎性肺结节因肺部炎症引起,只是一种炎症的表现,当炎症消除,结节一般可以逐渐被身体吸收掉,并不会恶化成癌,也不会造成其他危害,不需要特别担心。因为炎性肺结节的概率实在很高,所以临床诊治肺结节,如果没有明显恶化征象,不能确定良恶的时候,一般不建议第一次发现肺结节后就马上手术,而是会先做抗炎治疗,然后复查。如果用抗生素后肺部结节明显缩小,甚至消失,那就可能只是炎症导致的,没有必要做外科手术。另外一类结节,属于肺部陈旧病变,也很安全。因为这类结节已经钙化,没有活性,它就是岁月在肺上留下的痕迹,就和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头发一样,不需要处理。
“观察期”的肺结节可能消失吗?除了较为安全的炎性结节、陈旧性结节以外,还有一些结节并不是那么友善。它们仍处于“生长期”,还在慢慢变大,但尺寸还没有达到需要手术的程度,从影像上看也暂时没有癌变风险。这时候,也没有手术切除的必要。张雪亮教授表示:对于此类观察期的结节,西医会告知无需治疗,定期复查随访即可,但患者会觉得身体里埋了一颗定时炸弹,非常担忧。这时候完全可以采用中医软坚散结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效果也非常不错。中医将类似“肺结节”的问题称为“肺积”。肺积源于邪气积于胸中,气滞、痰阻、食滞、血瘀所致。《杂病源流犀烛》中载有:“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食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说的就是肺结节。张雪亮教授曾先后师从伤寒大师刘渡舟、北京四大名医孔伯华之孙孔令诩教授,在肺积治疗方面尽得真传。采访中,张雪亮教授表示:“大家都知道(治肺结节)要用软坚散结的方法,但还是要辨证,比如说淤血的,我们要用大量的活血药,痰湿的用半夏一类的化痰散结的药,阴虚的要用养阴润肺的药,加上一点软坚散结的药。”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且久病及肾。所以,治肺结节,常常不仅要治肺,还要调脾胃,强肾气。每个人的体质千差万别,治法和治疗周期也各不相同,但只要坚持治疗,往往能收获奇效。
哪些肺结节必须切除?如果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肺结节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恶化征象时,就可能不能再等待了,而要尽快的切除病灶。张雪亮教授提示:结节是否有“危险”,需要医生根据影像判断。一般来说,如果结节出现毛刺、分叶、支气管或者有气泡、薄厚不均的空洞等,这些都是恶性肺结节的征象,并不是尺寸小就绝对安全。在手术前后,中医可全程辅助治疗,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力,减轻痛苦,防止复发。除了定期随访以外,肺结节患者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急、伴有咳嗽持续3周以上,或者出现痰中带血,甚至大咳血的情况都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另外,如果当肺结节恶化,也会直接压迫或者转移到纵膈淋巴结,引起声音嘶哑的症状。如果长期声音嘶哑不缓解,也需要及时看诊。最后提醒大家,并不是所有肺癌都有症状,一定不要因为没有症状就忽略检查。如果年满50岁及以上,具有20包/年及以上吸烟史的人群,即使没有发现过肺结节,也建议每年例行低剂量CT筛查,时刻关注自己的肺部健康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5 12: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