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济公和尚的传奇人生是什么样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9 14:2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许多电影、电视剧中,有着这样一个形象:他衣衫褴褛、不修边幅,浑身只穿着一件破袈裟,头上戴一顶造型滑稽的帽子,手中则摇着一把残缺的蒲扇。在民间的传说中,他是降龙罗汉转世,在凡间惩恶扬善、普渡众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济公和尚。

历史上济公和尚的传奇人生是什么样的

身为和尚,他却不避酒肉,常常一副疯癫的模样,但每当贫苦的人们遇到困难,他便会伸出援手。这一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引来了说书人和影视工作者的青睐,于是济公的故事不断被改编、创造。那么,历史上真的有济公这个人吗?

实际上,济公不但存在历史上,还大有来头。"济公"一词是后人爱戴他所以使用的尊称,他本来的俗世名字叫做李修缘,出家后法号道济。他是中国佛教禅宗门下临济宗的"杨岐派"第六代,同时也是从佛教西来算起的第五十代,民间有的人称之为"第五十祖"。

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济公出生在天台山永宁村,今天的浙江省台州市仍然保留着这一地名,并修建有济公故居。上文已经说到,济公原本姓李,而他的家族在宋朝名臣辈出,称得上是名门望族。此外,李家世代信佛,也早早埋下了济公与佛门的善缘。

历史上济公和尚的传奇人生是什么样的

济公所在的李家成为宋代名门,最早可以追溯到其先祖李崇矩。后唐同光二年(924),李崇矩出生于潞州上党,也就是今天的山西长治,身处在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他曾经先后在后汉、后周两朝做官。北宋建立后,他又跟随宋太祖赵匡胤讨伐后周的残余势力,征讨北汉。

北宋初年,李崇矩便凭借过人的能力和显赫的军功历任右监门卫大将军、三司使、宣徽北院使、枢密使、检校太傅、镇国军节度等要职。端拱元年(988),李崇矩去世,享年六十五岁,他死后被追赠为太尉,并得到皇帝赐予的谥号"元靖"。

后来,李崇矩的儿子李继昌也是自小便得到皇帝的垂青,等到李继昌年长一些后,太祖皇帝便提出要让他当驸马,不过被李继昌推辞了。后来,李继昌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了一员武将,并最终做到了左神武军大将军、权判右金吾街仗。

到了李继昌之子李遵勖这一代,宋真宗将妹妹万寿公主嫁给了他,而李遵勖文武双全,历任左龙武将军、驸马都尉,澄州刺史,均州、宏州、康州团练使,泽州防御使,宣州观察使等职,他治军有方,凡事亲力亲为,很有威严。

李遵勖的儿子李端懿在训练士兵上也有一套,但他更加为史所记的还是参与编撰《宋史本传》、《欧阳文忠公集》等典籍。此后传了数代,到了李茂春,他为官正直,后辞官归隐。李茂春和妻子王氏乐善好施,但年近半百仍没有子嗣,于是便前往国清寺拜佛求子,终于喜获一子。

历史上济公和尚的传奇人生是什么样的

夫妻二人感恩于佛,便让国清寺住持为孩子取名为"修缘"。李修缘从小便在附近赤城山的瑞霞洞读书,学习儒家、佛家学问。后来李茂春夫妇不幸去世,无依无靠的李修缘便拜入佛门,在天台宗高僧慧远门下学法,并取法名为道济。

年长一些后,道济开始四处云游,最终来到了杭州灵隐寺。抛开在寺院里念经拜佛,道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游历中度过的,他继承了父亲的乐于助人,常常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尤其是穷苦的社会底层百姓,再加上他通晓医术,便常常治病救人。

久而久之,道济这个其貌不扬,但学问渊深、慈悲为怀的高僧便被四处颂扬。南宋初年,社会草创,许多百姓对未来感到不安,朝廷又有奸臣当道,盘剥黎民,于是人民便寻找"英雄",道济就成为了他们的赞颂对象。

历史上济公和尚的传奇人生是什么样的

有人说,道济出生时,国清寺的罗汉堂中,降龙罗汉的雕像无故掉落,这是道济身为降龙罗汉转世的体现;有的人则将他与南宋初年的奸相秦桧相联系,创造了他戏弄奸臣的精彩故事。这些民间流传的奇闻异事到了小说创作发达的明朝,终于被总结成了《济公传》一书。

历史上的道济当然没有神通广大的本领,也没有降妖除魔,或是惩治奸臣。历史上的道济留下了不少诗作和短文,他人也将其语录编写成了《镌峰语录》一书。历史上真的存在济公,他也确实在民间做了许多好事,无愧于"高僧"之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9 18: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真正的济公和尚智慧高深,法力根本谈不上
...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在八十年代,一部叫《济公》电视剧,讲述了济公惩恶扬善,悬壶济世的故事,毫不夸张地说,游本昌老师把济公这个角色真演活了,一个邋里邋遢的疯癫和尚,一
2023-03-05 16:16:00
他是济公的历史原型,成亲当天决定出家,归来后一把火烧掉老宅
...,也为他们带来了福祉。村民们都非常尊敬他,称他为“济公”。济公的故事,传遍了整个天台山,成为了一段传奇。人们都说,济公是佛祖派来的使者,他的出现,给村民们带来了希望和幸福。济
2023-09-19 17:06:00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济公,他到底有没有法术?
济公和尚是有法力的。南宋末年沈孟撰写的《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是最早也是最详细记载济公和尚生平事迹的著作,书中提到济公和尚俗家名字叫李心远,又名李修缘,是南宋时浙江天台人,是当地
2023-07-13 13:41:00
历史上济公和尚真的存在吗?为什么济公那么受欢迎?
...眼前。他法术高强,嫉恶如仇,又诙谐幽默,这个人就是济公。在故事中济公是天上十八罗汉中的降龙罗汉转世,正常来说天上神仙无数,小小罗汉只是一个低等神仙而已,那为什么济公那么受欢迎
2023-04-19 09:30:00
历史上真实的济公有3重身份,他到底是人还是神仙?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游本昌老先生饰演的济公可谓是深入人心,电视剧中的济公老和尚,应该算是最接地气的神仙了吧,那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济公呢,如果有,他的原型是谁?济公是南宋
2022-12-10 15:57:00
济公的原型人物是谁
...人都知道,南宋时有个著名的僧人叫道济,又被人们称为济公。济公疯疯癫癫,却神通广大,整天喝酒吃肉,不守戒律,却又扶危济困,普度众生。著名表演艺术家游本昌老先生的精彩演绎,更让济
2023-05-02 10:08:00
...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对,小时候我们经常看的电视剧济公,就是根据道济和尚的事迹改编而来。那么说这济公在历史上真有其人了?这里非常肯定地告诉你,这是真的。济公,本名叫李修缘,法
2023-08-19 16:14:00
“济公”,历史上真实存在,圆寂时留下一首禅诗,24字点醒无数
说起济公,人们总会想起游本昌所扮演的痴僧。头戴三角帽,背后插着一把破扇子,嘴里啃着一个油腻的鸡腿。与其说他是得道高僧,看起来更像是乞丐。很多人以为济公只是传说故事里的人物,其实不
2024-11-11 11:01:00
了解济公李修缘在佛门中的传说和排行
电视剧《活佛济公》让无数人认识了济公这位诙谐幽默,慈悲心肠的和尚。和人们心中典型的闭门诵经,不问世俗繁琐事的和尚形象不同,济公云游各地,喜欢插手人间俗事,在社会上惩恶扬善,帮人排
2024-02-08 11: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