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
余菲
小学阶段是习惯培养的起步阶段,学校与教师需要抓住这个阶段,帮助学生播下良好行为习惯的种子,让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成为一个更加自律、自强的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教育要充分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学生营造好的发展环境。
一、加强引导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模仿能力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所以老师要循循善诱、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步入小学,就像一张白纸,老师怎么要求,孩子就会怎么做。学校,是教育的场所,不仅要教学生学习,也要教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他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主要依赖于观察和模仿,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首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个性化的方法。例如,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可以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活动,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培养专注力。对于缺乏自律的学生,可以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规则,并通过奖励机制激励他们遵守。同时,我们要注重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行为培养计划。此外,利用身边的榜样力量,让学生模仿和学习优秀人物的行为,也是有效的引导方法。总之,有针对性的引导需要因材施教,耐心细致,才能帮助小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聆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
为人师者,一定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必须从方方面面去关心、理解学生,实实在在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从而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才会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寻求老师的帮助。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在他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我决心使我的孩子们在一天中没有一分钟不从我的面部和我的嘴唇知道我的心是他们的,他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他们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要做到这些,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我们用真诚的心去听,就能聆听到学生心灵深处成长的声音和真诚的情感,就能感悟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就能为他们支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孩子不断进步。
三、积极营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打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营建一个好的班级文化环境,让学生长期处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能够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充分发挥既有的包括墙壁、走廊、宣传栏等文化因素的作用,将其利用起来,悬挂《中小学生行为守则》《班级纪律要求》等与行为习惯相关的内容,提醒学生明白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不能做,按照守则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可以在教室的墙壁、教室外的走廊上张贴与行为习惯相关的宣传警示语与宣传画,学生在进进出出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将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转变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阵地,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在耳濡目染的氛围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抓住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首先,可以充分借助学校少先队组织评比文明标兵,对学生日常的行为规范制定一些明确的标准与目标,指导学生理解自己需要做什么,要怎样做。具体的屏蔽细节与准则要全面覆盖学生在课堂与课间的纪律、在学校的穿着打扮、卫生与礼仪的要求等内容,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礼仪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针对文明标兵的评比,要指定专门的人每天进行督查等级、量化评分、定期进行评比,起到激励作用;其次,要充分借助主题班会的召开,组织学生学习日常行为准则等内容,指导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开展,帮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遵守的规则要求,理解良好的行为习惯对自己学习、生活的重要作用,明确要养成什么样的行为习惯。
五、发挥榜样作用,促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善于模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榜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能够为学生提供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有意识地挖掘与良好行为习惯相关的典范素材,帮助学生树立正面的学习榜样。生活处处都有榜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在生活中发现能够让自己学习的人与事物,理解榜样并不局限于某一个人,只要有优点,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就可以向他学习。这个榜样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同学,可以是家人,树立榜样后,要积极向榜样看齐。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开展“我的榜样”主题作文比赛,让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榜样、找出榜样身上的优点。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可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学生向榜样学习,树立良好的行为意识,有意识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总而言之,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个人、班级、社会的文明素质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每位老师都应充分重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要对症下药,寻找、探索出适合学生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作者系保山市永昌小学教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