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乡村塑形提质 产业增效富民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6-03 01: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

乡村塑形提质 产业增效富民

——平顺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振兴纪实

本报通讯员 杨柳青

劳模之乡西沟村红色旅游绽放时代光彩,农旅园区龙镇村三产融合走出生态转型路径,电商小镇中五井村打造乡村e镇建设核心区,党参故里黑虎村株株药材托起群众致富梦……夏山如碧,万木苍翠,放眼青羊大地,一幅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尽情铺展延伸。

近年来,平顺县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指导“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以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主线,狠抓城乡融合、特色产业、绿色低碳、乡村文化和乡村治理五项重点,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谋布局 精准施策

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的前提是学深学透。平顺县坚持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组织乡村两级书记外出培训,提升理念、找准关键。按照“三级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工作专班具体抓、基层一线调度抓、严格考评激励抓”进一步明确任务清单,全县已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平顺县主动拉高标杆,加压奋进,强化“千万工程”经验学习和成果转化。平顺县明确特色产业发展定位,坚持把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与城乡融合发展有机结合,按照“规划先行、运营前置”的理念,引进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绿维、中匠国际等高水平设计团队,突出差异化、打造特色化,全面推进“多规合一”规划编制,按照串点、连线、成片的布局,以县城为中心,打造城乡融合综合发展示范区;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轴线,打造旅游路沿线示范廊带;以浊漳河为纽带,打造“八百里浊漳·美丽的画廊”平顺示范廊带;以341国道为基线,打造药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廊带。

兴产业 打造样板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平顺县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促发展的动力源凝聚到项目上,全力以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夏日的龙溪湖草木葱郁、波光粼粼,龙镇村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内,观景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

“这里以前是一片荒山,杂草丛生,现在夏天有露营、冬天有马戏,已成了我们这里小有名气的观光打卡地。”龙镇村村民杨卫宁说。

杨卫宁口中的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包含潞党参文化休闲体验带、香菇种养示范区、中药材有机旱作示范区、潞党参特色加工商贸区等“一带五区”六大功能板块。近年来,该村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村民”的模式建起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依托特色香菇产业基础,打造集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旅项目,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周边村民稳定就业。

龙镇村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是平顺县坚持抓项目、兴产业、促振兴的一个缩影。按照“打造精品,全面引领”的目标要求,平顺县共打造西沟、龙镇、中五井和奥治4个省级精品示范村,全面推进黑虎、虹霓、三里湾等27个省级提档升级村和120个环境整治村,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做优产业特色,提升发展成色,实现村村有亮点、有特色。

聚合力 提升品质

村中的道路干净整洁,每隔几百米就设立有垃圾收集点;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井井有条;空地改成的小景观,花草树木交相辉映……穿行于平顺县乡村,一派悠闲舒适、生机勃勃的景象。

“以前村里道路坑洼不平、杂草丛生,废弃猪圈无人管理,环境脏乱差。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启动后,我们通过组织村民外出观摩学习,召开村民议事会,有效激发村民积极性和参与性。”平顺县石城镇党委书记马跃一介绍,村里不搞大拆大建,就地取材,见缝插绿种菜栽花,打造“小花园”“小景点”,花小钱办大事、做美事,现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都很高兴。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是平顺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平顺县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打造美丽乡村风貌带,“卫生变好了、乡村变美了”成为人们心中的共同感受。

立足资源禀赋,加大资金投入。平顺县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统筹投入资金2.08亿元,聚焦“五清一改”、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重点任务,实施项目38个。其中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争取国家资金2000万元,自筹配套资金2100万元,实施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处理;清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4255.2吨,整治交通沿线415处,清理田间地头3587处,打造小果园、小菜园、小游园563处。

乡村美、产业旺、农民富……一个个新时代的美丽村庄折射出平顺县乡村巨大变化,悄然记录着生活宜居、发展宜业、治理有效、环境优美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好山好水好“钱”景——平顺县坚持绿色发展的实践阅读提示药草丰茂的东南山,苍鹭翩跹的漳河滩,满目绿色的生态路……走进平顺,处处可见风景如画的绿水青山,以及享受到生
2023-02-20 08:15:00
...此次研讨会旨在强化药旅融合、突出康养特色,充分展现平顺县中医药和文旅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上党中药材专业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步伐。近年来,平顺县依托丰富
2023-07-07 11:51:00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在火热一线彰显青春担当——平顺县发挥团组织作用引领青年建功立业对于“95后”青年王亚妮来说,近几年的奋进之路走得异常顺畅。大学毕业后,她义无反顾回乡创业,发展农
2024-02-18 03:01:00
产业兴旺焕生机  乡村发展添动力
...文转自:长治日报产业兴旺焕生机 乡村发展添动力——平顺县北车耽乡实会村多元产业赋能推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朱海云冬季正是红薯粉条加工的黄金时期。2月4日,走进平顺县北车耽乡
2024-02-06 02:41:00
花椒深加工  变身“金豆豆”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花椒深加工 变身“金豆豆”——平顺县源头村深挖花椒附加值打造产业全链条本报记者 朱海云居于山,临于水,云雾缭绕,山林有声……元旦假期,前来平顺县石城镇源头村打卡
2024-01-06 01:24:00
挎着“菜篮子”  过上好日子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挎着“菜篮子” 过上好日子——平顺县北社乡蔬菜规模化种植促农增收深秋时节,平顺县北社乡西青北村蔬菜种植基地,前来采摘的群众络绎不绝。种植户们看着这片景象,心里乐
2023-10-30 01:25:00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平顺县政协常委王慧亮——献出“金点子” 栽下“文明花”本报记者 徐姗 见习记者 李昕泽一场夏雨过后,平顺县的古村落仿佛被重新勾勒,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被赋予了
2024-06-12 03:16:00
...日报本报讯 记者潘银丽 见习记者原庞博报道:5月21日,平顺县与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签署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双方就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2024-05-26 01:34:00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本报讯 为进一步推动平顺县和怀柔区的深度合作,促进平顺县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10月30日、31日,怀柔区文旅行业到平顺县开展对口合作考察,详细了解平顺县文旅
2023-11-05 02:2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