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乡村纪行 | 小山村里的粉条品鉴会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10 01:5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

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翻滚着粉条、肉、豆腐和白菜,腾腾的热气飘散开来。1月7日,郏县茨芭镇干河村街头的小广场氤氲着诱人的饭菜香气。

广场一侧的墙上挂着长长的横幅,上面写着“干河村第一届纯手工粉条品鉴会”。横幅前摆着粉条、红薯等农产品,艺人在动情地表演河南坠子。拍抖音的年轻人架着手机,镜头对准艺人、观众以及打听粉条、红薯价钱的人们进行现场直播,一派热闹景象。

“这是我们村首次举办纯手工红薯粉条品鉴会,没有经验,准备得也不充分,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干河村党支部书记高群峰说。

干河村的村名虽然带“河”,但是实际上处于半山丘陵地带,常年种植红薯700亩(1亩≈666.67平方米)以上,是生产优质红薯粉条的专业村。由于交通闭塞、缺少知名度,村里的粉条“养在深闺人未识”,销售难问题让高群峰和村民十分头疼。

高群峰有一个名为“高支书助农”的抖音号,他经常在上面发布一些有关乡村振兴的事儿。2023年底,高群峰突发奇想,为啥不举办一场现场品鉴会,利用抖音直播的方式宣传村里的粉条呢?

高群峰的想法得到了村“两委”干部的一致赞同,大家商定把品鉴会举办的日期定在1月5日至7日。

说干就干,从上月25日起,高群峰就在抖音上发布举办品鉴会的消息,同时联系会玩抖音的村民进行宣传。于是,干河村要举办粉条品鉴会的消息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

品鉴会也得到了村民的广泛支持。村民高振伍首先响应,承诺将无偿捐献品鉴会期间做菜用的粉条。2023年,高振伍种了近100亩红薯,加工粉条5000多公斤。

“我种的是西瓜红和济薯25,都是目前最优质的红薯品种,加工成的粉条筋道耐嚼、软滑可口,又白又匀称。新买的洗红薯机把红薯皮都洗没了,保证干净卫生。”高振伍说。

村民高现伟义务为品鉴会当大厨,并捐献做菜用的白菜;村民丁香花、高国正、高振国等把自家门前的木柴捐献出来供烧锅用;村民高宗强捐款300元;镇民政所所长王进凯捐款500元,还找来两名艺人现场助兴;附近汝州市焦村镇魏沟村的豆腐加工户李银行也为品鉴会捐了100多公斤豆腐……

品鉴会吸引了汝州、宝丰、登封、郏县等地的人们,5日、6日两天就销售粉条5000多公斤、红薯1500多公斤、红薯淀粉260多公斤、花生200多公斤。

“我们这里土质好,种出来的红薯格外好吃。这可不是俺自夸,是来村里买红薯的人说的。”在村头卖粉条的村民苏凤兰说,品鉴会的头一天,她卖了160多公斤粉条,第二天又卖了100多公斤。

鉴于品鉴会的成功,大家一致建议把会期延长。于是,趁中午大家都在现场吃粉条菜的时候,高群峰拿着话筒大声宣布:“干河村纯手工粉条品鉴会延长3天。”

(本报记者 张鸿雨 通讯员 李世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06: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顺着干净的小路向前走,一座1600平方米的标准化马铃薯粉条生产车间出现在眼前。看似安静的厂房,里面却是一派热气腾腾的忙碌景象。走进厂房,晾晒区挂满了万缕千丝、晶莹剔透的粉条。
2023-03-18 18:53:00
四任第一书记与“一根粉条”的故事
...民称之为“金蛋蛋”。每到马铃薯收获的季节,卡拉村的粉条加工厂便会逐渐热闹起来,村民将一个个马铃薯通过加工制作成一根根粉条,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更带动了村民的就业。在卡拉
2024-04-11 00:24:00
手工小粉条  致富大产业(走进乡村看振兴)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马家乡李庄村:手工小粉条 致富大产业(走进乡村看振兴)村民正在晾晒粉条(马保付 摄)□本报记者 赵晓凤 通讯员 马保付天气渐冷,红薯粉条开始登上冬日餐桌。12月
2022-12-21 08:00
乡村纪行 | 育出新“薯”光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3月19日,在宝丰县肖旗乡丁岭村刘占领红薯苗繁育基地,村民在忙着整地打畦、排红薯种。近年来,肖旗乡不断发展红薯产业,形成了集红薯育苗、种植、销售、储藏、深加工
2024-03-20 03:42:00
一根小粉条,“牵”出致富大产业
本文转自:西宁晚报一根粉条“牵”出乡村致富路!初冬,正是洋芋粉条加工的最佳季节。大通县景阳镇小寺村的洋芋粉加工基地里忙碌非常,清洗、漏粉、煮粉、冷却、晾粉条……洋芋粉加工进入了生
2023-12-02 00:45:00
乡村振兴路上的“领跑人”
...务工”三不误,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稳定增收。洋芋粉条坊让60位村民增收 在威远镇红嘴尔村的洋芋粉条加工坊里,记者见到致富带头人任成香时,她正与村民们一起忙着制作洋芋粉条。
2024-06-13 00:13:00
发展粉条加工 走出产业致富路
本文转自:焦作日报黄庄镇南韩村发展粉条加工 走出产业致富路本报讯 近年来,温县黄庄镇南韩村采取“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积极发展红薯粉条加工,走出一条特色
2023-12-12 06:58:00
“小洋芋”变成“大产业”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十里铺村村民在晾晒粉条。 本报通讯员 许娜摄本报记者 董剑南冬日的陕北,天寒地冻。1月8日,在延安子长市栾家坪街道十里铺村粉条加工厂内,村民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2024-01-12 04:04:00
粉条变“金条” 致富新“薯”光
本文转自:陕西农村报十里铺村粉条加工厂内忙碌的场景。 刘彤 文/图 陕北深冬,天寒地冻,山峁峁里、圪梁梁间尽披银装。在子长市栾家坪街道十里铺村的粉条加工厂内,村民们脚不沾地地忙前
2024-01-15 07:2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