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暑气尽仲秋到 多按这俩穴位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22 00: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节气的开始,意味着暑气已尽,仲秋到来。中医今天与大家从起居、饮食、穴位养生等方面分享关于白露节气的养生方法。

这些人群不扛“秋冻”

俗话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白露节气过后,天气转凉,昼夜温差明显,此时要做好防寒保暖。正所谓“白露身不露”,指的就是进入白露节气后,在起居方面就不应该再赤膊露体,以防寒气侵入而受寒。

我们也经常听到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要怎么理解呢?是不是有冲突呢?这里所说的“秋冻”,不是说忍着寒冷去硬撑着冻,我们提倡的是在对身体没有损害的基础上,不宜过早地添加太多衣物,适当的秋冻可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患有哮喘、风湿性关节炎、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等不建议秋冻。

养阴防燥别补过头

白露节气之后进入仲秋。中医学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属金,肺主金,肺为娇脏,易被秋燥所伤,使人容易出现口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问题。秋燥又有凉燥、温燥之分,白露的“燥”多属“温燥”。因此,白露时节后的养生应当以养阴防燥为主,日常饮食可适当多食清润、温润的食物,如百合、银耳、山药、芝麻、蜂蜜、葡萄、核桃、梨、藕等。

同时要注意少吃羊肉等性热之物,以免加重秋燥。尽量少食海鲜(海鲜多性凉)、西瓜、冰激凌等寒凉食物,以免损伤脾胃。从疾病预防方面来说,白露时节也是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的多发时期,尤其是过敏体质人群,在饮食上更要注意。

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秋意渐浓,人们习惯性地将进补与此时联系在一起,不分体质随意进补,如人参、鹿茸等名贵之品。殊不知这种进补非但无益于健康,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秋冬进补勿盲目,只有在专业的医师辨证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进补,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否则会适得其反。

健脾补肾找准俩穴位

穴位养生应以健脾、润肺、滋阴补肾为主,为大家推荐三阴交、肾俞这两个穴位。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住穴位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持续5-10分钟。然后用拇指指端按在穴位处,逐渐向下用力,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持续约30秒,每天1次。

【按揉三阴交功效】此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经络在小腿部的相交点,具有滋阴健脾、调肝益肾的功效,是治疗胃脾疾病和妇科疾病的要穴。

【按揉肾俞穴功效】此穴为肾的背俞穴,具有补益肾元、滋阴壮阳的作用,能缓解腰痛,治疗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文/战杨(北京鼓楼中医医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节气话养生|白露暑气灭,重养阴、防秋燥
...凝露始白,阴气渐重,白露节气即将到来。民间有“白露暑气灭,一夜凉一夜”的谚语。自然界的阳气在夏至之时攀升到了顶点,阴气也在秋日到来之际悄然兴起。专家提醒,白露节气的养生需注意
2023-09-07 15:06:00
24节气话养生 处暑至,秋高气爽防秋燥
...这是进入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凉爽的秋风吹散了三伏天的暑气,带来秋高气爽适合出游的好天气。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进入处暑以后如何调理身体,保持身心健康?记者采访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
2024-08-22 12:35:00
立秋节气养生:慎贴秋膘,重在“养阴润燥”
...渐少,气候逐渐干燥,万物内敛。虽然随着立秋的到来,暑气已减,但立秋之后,秋后一伏,仍然是白天炎热,且燥令当时,天气干燥,此时宜食用银耳、蜂蜜、核桃、芝麻、梨、牛奶、豆浆等润燥
2023-08-09 04:44:00
今日处暑,超长版三伏天即将结束!养生要做好这5件事!
...中的“处暑”,处暑即为“出暑”,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即将结束。处暑的到来也预示着“三伏天”将结束,凉爽感愈加明显。处暑后燥气开始生成,容易出现皮肤、口鼻干燥等不适,此时正是
2024-08-22 11:59:00
多地持续高温天气,需要注意哪些能够避免暑气伤身?夏天需要注意哪些饮食禁忌?小暑是夏季第五个节气,从小暑开始,天气开始真正变得炎热,很快就会进入伏天,不仅高温天气多,而且愈加潮湿。
2024-07-08 15:12:00
白露身不露 饮食宜润养
...,增强体质。中医推荐:多做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穴位按摩等中医项目,这些缓慢柔和的运动会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内脏、神经及肌肉的功能状态,增强内脏的功能等作用。3.穴位保健
2023-09-14 01:33:00
换季不迷茫,立秋艾灸指南,让你养生不走弯路!
...自然界万物从繁茂成长转向成熟收获的阶段。立秋虽至,暑气未消。特别是在南方地区,人们常言“秋老虎”,形容的就是立秋后依然炎热的天气。这种气候特点使得人们在立秋后仍需注意防暑降温
2024-08-03 17:31:00
寒露养生有妙招 这份秋季“养生攻略”请收好
...助于我们放松精神,恢复满满元气。除此之外,多多进行穴位按摩也是一种不错的养生方式。秋季为“多事之秋”,人容易伤感忧愁,此时可以按摩膻中穴,经常按揉该穴位能起到宁心静气的作用,
2023-10-10 08:47:00
天渐凉,秋燥起, 秋季“养阴”记住六大秘诀
...起又可使肺气得以宣发,从而加强抗病能力。6、宜按摩穴位:按揉心经、脾经穴位,调节气血、安神助眠。如可选神门、三阴交,按揉力度适中,以穴位处出现酸胀感为度。每个穴位按揉150—
2023-08-30 05:0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云岩区三桥路街道新街社区关工委开展暑期防溺水安全知识入户宣传活动
为切实提升辖区未成年人的防溺水安全意识,近日,贵阳市云岩区三桥路街道新街社区关工委开展防溺水入户宣传活动,从源头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2025-08-18 05:21:00
云岩区杨惠街道惠文社区关工委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团体辅导讲座
为提升社区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理念与方法,搭建轻松和谐的亲子关系,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近日,贵阳市云岩区杨惠街道惠文社区关工委联合云岩区妇女联合会
2025-08-18 05:22:00
风寒感冒、慢性肺病 心脑血管病、胃肠道病 夏秋之交老人当心4种病
现在正值立秋节气,但由于尚处在末伏之中,暑热依旧明显,且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换季感冒、慢性肺病、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等健康问题可能会“找上门”
2025-08-17 08:13:00
精研颅面神经疾病诊治,上海瑞椿医院张国芳主任树立行业标杆
在患者心中,上海瑞椿医院的张国芳主任不仅是一位技术精湛的颅面神经疾病专家,更是一位值得托付健康的医者。在每一次问诊中,他总是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心与忧虑
2025-08-17 17:03:00
专为湿胖人群设计,减肥通圣片安全高效减脂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减肥困扰?明明吃得不多,体重却一直居高不下;一坐下,小腹堆成圈,手臂大腿松软无力;试过节食、代餐、运动
2025-08-17 17:39:00
泰康之家·黔园:城市中心生态享老的新机遇与新选择
2025年8月16日,泰康保险集团在贵州贵阳精心打造的高品质养老社区——泰康之家・黔园,迎来了项目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时刻喜封金顶
2025-08-17 16:21:00
威海秋日韵——古陌早市
大众网记者 林啸 威海报道走进威海古陌早市,瞬间被这人山人海的热闹劲儿包围!卖菜摊鲜嫩水灵,海鲜区活蹦乱跳,早餐摊香气四溢,美食铺琳琅满目,还有独具特色的威海纪念品等你挑选。快来
2025-08-17 09:26:00
“你行动,我捐款”!安利千万公益金通“双碳”目标“最后一公里”
8月15日,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正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20周年,安利个人碳中和倡导行动暨可持续发展阶段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2025-08-16 17:58:00
贵阳市2025年全国生态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幕:全民共筑绿色未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25年8月15日,贵阳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正式启动全国生态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启动仪式 科普讲座 互动体验”三维联动
2025-08-16 17:58:00
京黔专家持续联合会诊,肝病患者家门口享名医服务
8月16日,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举行第110期“精准检测助肝康·名医会诊享健康”京黔专家联合会诊活动,邀请到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肝病专家任永强到院进行学术交流
2025-08-17 00:44:00
近视防控不松懈!菏泽华厦眼科王春营:请收好这份视力检查指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时海彬 通讯员 任兆潘暑期临近尾声,不少家长发现孩子视力下降,担心影响开学后的学习。菏泽华厦眼科医院斜弱视与小儿眼科主任王春营提醒
2025-08-16 22:21:00
杭州见证美妆科研盛会 逐本携手专家探讨技术与行业发展
郑伟东8月14日,“中国好配方·红人之夜”暨逐本品牌媒体交流会在杭州白马湖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活动以品牌科研实力、技术创新与新品研发为焦点
2025-08-16 17:59:00
心灵港湾:上海久色谷科技有限公司为都市人撑起一片晴空
在上海一处温馨的咨询室内,柔和的光线映照着一张年轻却略显疲惫的面容。面对久色谷心理咨询师,这位被职场压力与焦虑持续侵蚀的白领女性
2025-08-15 10:25:00
代谢危机下,减又二酯油如何破解传统食用油困局?
当“肥胖”“三高”成为现代人的标签,代谢综合征构建起不容忽视的健康危机。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超重率和肥胖率已达到50
2025-08-15 1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