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节气话养生|白露暑气灭,重养阴、防秋燥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07 15:06: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凝露始白,阴气渐重,白露节气即将到来。民间有“白露暑气灭,一夜凉一夜”的谚语。自然界的阳气在夏至之时攀升到了顶点,阴气也在秋日到来之际悄然兴起。专家提醒,白露节气的养生需注意调节免疫,防秋燥伤肺、过敏。

节气话养生|白露暑气灭,重养阴、防秋燥

白露养生重养阴、防秋燥

《黄帝内经·四季调神大伦》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侯莉莉介绍:现代人工作忙、学习忙、卷孩子忙……思虑多、饮食错、习惯坏,常常导致脾胃虚损、阴血不足,从而阴阳错乱,而见阴虚、血燥、津亏诸症:有入睡难、思梦多、眼干口干、视如昏花、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反复发作等症状。长期阴损及阳,阴阳失衡,更可导致高血压、月经量少、闭经脱发、卵巢早衰、抑郁焦虑、心慌气短、反复外感等一系列病症,这部分人群要及时养阴。

白露养生要注意什么呢?侯莉莉说:白露养生遵循三大原则:早睡早起,定志安神,养阴润燥,以使达阴阳平衡、身心健康的状态。此外,白露时节,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在中医上称为“秋燥”,很多人会出现口干、咽干、眼干、皮肤干等症状。专家提醒说,白露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值此时节,要当心“秋燥”伤人。

节气话养生|白露暑气灭,重养阴、防秋燥

白露保健六大秘诀

1.宜安神定志:睡前要心平气和,缓和恼怒、忧思、悲恐等过激情绪,可配合静坐、闭目养神来调节气机,有助于心神归舍而卧得安。

2.宜胃和卧安:睡前避免进食,减少胃部压力,有助于“血归于肝”,肝阴足则肝火平。

3.宜滋阴润肺:饮食应以此为原则,选择口味清淡、润肺养血的食物,以养护阴气。少食葱、姜、辣椒等辛味之品,多食杏仁、梨、银耳、百合、白萝卜、蜂蜜等润肺食物。

4.宜适度活动: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锻炼时身体发热,微微汗出即可。可以选择太极拳、瑜伽、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养生操。不适合选择运动量大的运动,尤其是老人、体质虚弱者更要注意运动适度。

5.宜早睡早起: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肃降,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阴液得以更好滋养,早起又可使肺气得以宣发,从而加强抗病能力。

6.宜按摩穴位:按揉心经、脾经穴位,调节气血,安神助眠。如可选:神门、三阴交,按揉力度适中,以穴位处出现酸胀感为度。每个穴位按揉150~200次,每日两三次。

及时养阴除了上述6大秘诀外,还可以通过中医外治来调理,侯莉莉介绍:润肺、养肝、健脾、安神可采用耳部刮痧、平衡火罐、脐灸、雷火灸等方法,还可采用中医茶饮、足浴包来进行调理。

“秋冻”并非人人皆宜

“进入白露季节,天气转凉,虽说‘春捂秋冻’是经典养生秘钥,但‘秋冻’也有讲究,并非人人皆宜。”南京市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沈建军提醒。

夏秋换季之时,天气由热转凉,气温不稳定,急切地加衣遇上气温回升,容易造成出汗过多,腠理大开,耗伤正气;外感风邪,则易并发感冒。另一方面,适当的寒凉,可以锻炼耐寒能力,提高人体对低温适应能力,增强体质,以适应寒冬的到来。“但呼吸道疾病患者及过敏体质者、儿童老人等体质虚弱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胃炎患者、关节炎患者等不适宜秋冻。”

此外,沈建军提醒,不同于夏季的湿热,冬季风的到来使得降水量大大减少,气温转凉,气候也变得干燥。夏秋交际,暑热尚未褪去,湿气蒸发,使得津液亏损;昼夜温差大,阳气外泄,损伤肺气;秋季与肺气相合,肺为娇脏,易耗气伤津;人体极易出现咳嗽、口咽干燥、大便秘结、皮肤干裂等症状。因此,秋季养生除了御寒保暖外,还应注意防止秋燥。

季节转换之时,脾胃功能尚在调节阶段,过度进补容易造成胃肠负担加重,“贴秋膘”硬生生贴成了肠胃炎。秋冬进补应以清淡、滋润为主,避免大辛大燥、肥甘厚腻(如火锅、烧烤等)。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甜 图源 视觉中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7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4节气话养生 处暑至,秋高气爽防秋燥
...虽然我们迎来凉爽的天气,但伴随的干燥也会给人体带来秋燥症状,需要及时调整饮食。中医讲究秋冬养阴,滋阴润肺、调理脾胃、防止秋燥是这个时期养生的重点。饮食方面三多一少秋燥一般是指
2024-08-22 12:35:00
节气话养生 | 金气秋分防秋燥, 饮食清补勿贪凉
...越发寒冷。中医认为燥盛泽干,这个时节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什么是秋燥?有哪些症状?要如何预防呢?南京市第二医院中医科沈建军主任提醒,金气秋分谨防秋燥,饮食清补勿贪凉。那么生活中
2023-09-22 20:24:00
处暑到,秋燥来!临沂市中医医院养生要点帮您敛神润燥,安然入秋
...被,别让凉风钻了空子,免得受凉感冒。二、润燥防 “秋燥”,饮食先 “补水”秋燥最伤肺,口干舌燥、咽喉痒痛、皮肤干涩都是常见信号。饮食得从 “清暑利湿” 转成 “滋阴润燥”:●
2025-08-25 13:55:00
节气养生 | 处暑养生,消暑清润防秋燥
...晴天的炎热不亚于夏季,真正意义上的秋凉尚未到来,而秋燥却已悄然而至。燥邪当令,此时要注意顾护人体津液,润燥养肺。此节气养生要注意以养阴、清热、润燥为重。起居养生处暑时节为冷热
2023-08-22 18:09:00
处暑吃鸭防秋燥,出伏要防“秋老虎”
...五邑中医院脑病科主任石青提醒,处暑之时,要防秋乏与秋燥,注意及时补水润燥,早睡早起。出伏要防“秋老虎”早睡早起防秋乏处暑是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度的节气。此时早晚清凉,但中午仍高
2023-08-30 11:06:00
暑气尽仲秋到 多按这俩穴位
...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属金,肺主金,肺为娇脏,易被秋燥所伤,使人容易出现口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问题。秋燥又有凉燥、温燥之分,白露的“燥”多属“温燥”。因此,白露时节
2023-09-22 00:11:00
节气话养生 | 寒露养生当滋阴润肺,固护阳气
...间节点,天气将由凉爽渐渐转变为寒冷,早晚温差明显,秋燥亦甚。南京市名中医,南京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中医师徐蕾建议,寒露养生,当滋阴润肺,固护阳气。寒露起居调摄时至秋日,人体
2023-10-07 11:20:00
...不当,人体往往容易发生咽干、鼻燥、皮肤干涩、便秘等秋燥症,不节制和不清洁的饮食容易导致胃肠道的疾病。在吃的方面,专家建议大家多吃些核桃、芝麻、百合、蜂蜜、梨、银耳、番茄、藕、
2023-01-07 22:29:00
...皮肤总感觉没有水分恨不得泡在水里?没错,这是因为“秋燥”已经悄悄杀到。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就是干燥,空气中水分减少,人体随着气候的变化也会产生相应的不适,燥邪容易从口鼻而入侵入
2022-12-14 21:0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2025十大护肝片品牌权威推荐:草本精萃护肝新势力!肝益莱成囤货必选
2025年,中国护肝保健品市场规模已突破130亿元大关,消费者对产品的期待不再局限于简单补充,而是转向更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持久效果的选择
2025-09-22 10:26:00
小叶医探 |小心记忆被“偷走”!专家:这些早期表现要注意
大皖新闻讯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这项“偷走记忆”的疾病正悄然威胁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很多人认为“反应迟钝
2025-09-21 13:10:00
灵芝孢子油品牌如何选?灵芝孢子油品牌推荐榜单揭晓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人们对于提升身体状态的天然营养补充品需求日益增长,而灵芝孢子油作为高端滋补品类中的“黄金成分”
2025-09-21 15:20:00
灵芝孢子粉哪个牌子好?灵芝孢子粉的品牌排名推荐
在当前健康养生热潮下,灵芝孢子粉作为传统滋补佳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然而市场上的品牌琳琅满目,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常常陷入困惑
2025-09-21 15:21:00
花柏禾:医疗级微晶透皮技术跨界抗衰,重新定义护肤效率
在国产抗衰护肤领域,花柏禾凭借一项 “医疗级跨界技术” 早已积累起扎实口碑——其基于第三代纳米微晶透皮技术打造的新一代抗衰护肤系列
2025-09-21 15:23:00
卖断货了!贵州刺梨红茶何以创新出圈?
国庆中秋来临之际,一款融合了贵州刺梨与贵州红茶的创新产品——刺梨红茶,在市场上悄然走红,甚至出现“一罐难求”的现象。这款特色的茶产品
2025-09-22 01:05:00
晕倒只会掐“人中” 鱼刺卡喉靠喝醋 家庭急救 避开误区
意外突发时的急救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人熟知的“急救方法”其实并不正确,反而容易加重伤害。9月19日,南寒社区邀请山医大二院西院区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的专业人员
2025-09-21 18:32:00
健康科普 | 脑卒中“黄金4.5小时”:早期症状判断与紧急送医要点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
2025-09-20 17:09:00
健康科普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脏疾病有何关联?改善睡眠习惯对心脏护理有帮助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藏在鼾声里的心脏危机当家人深夜被你震耳的鼾声惊醒,甚至发现你睡觉时突然停止呼吸十几秒,这绝不是简单的“睡得香”
2025-09-20 17:17:00
健康科普 | 不开刀也能治动脉瘤?介入栓塞术vs开颅夹闭术怎么选
颅内动脉瘤就像脑内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过去,开颅夹闭术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2025-09-20 17:24:00
陕西举办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
9月19日,在我省“宣传周”活动持续推进之际,由省药监局主办、省医疗器械协会协办的全省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2025-09-20 19:26:00
小叶医探 | “老掉牙”不用管?小心连锁反应
大皖新闻讯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很多人认为,到了年纪后“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2025-09-20 14:01:00
芝麻大小的癌也会转移!这些高危信号你知道吗?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孙雨晴 烟台报道“甲状腺癌很小,才5mm,应该是安全的吧?”这是许多患者的共同误区!近日,烟台业达医院连续收治两名年轻甲状腺癌患者
2025-09-20 10:00:00
享受奔跑的乐趣 健康完赛指南 助力安全冲线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2025太原马拉松即将开赛,9月19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为跑者送上一份贯穿备赛、参赛
2025-09-20 07:24: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大夫:以银针为媒,重织失眠者的安眠锦缎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9-19 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