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黄金涛
“三伏”谢幕,处暑来到。“处暑”有“暑气至此而止”之意,然而岭南此时暑气未消,正是“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广东省名中医、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主任石青提醒,处暑之时,要防秋乏与秋燥,注意及时补水润燥,早睡早起。
出伏要防“秋老虎”
早睡早起防秋乏
处暑是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度的节气。此时早晚清凉,但中午仍高温暴晒。由于天气逐渐干燥,人们也容易出现口干舌燥、鼻咽不适、容易疲劳等秋燥、秋乏之症状。《黄帝内经》提示,秋季“天气以急,地气以明”,起居养生应“早卧早起”。
“多睡觉,每天多睡一小时,是此时最容易执行的养生方法。”石青主任中医师提醒,要防秋乏,可以在午间稍睡,既能休息也可滋阴;睡醒后喝茶水以养肾;晚饭应少油腻,饭后可以稍事打坐、散步,尽早休息入睡,不要熬夜,以免耗损体内阳气。
石青提醒,尽管此时暑热未消,但可以适当少吹空调、少开电扇,睡觉时可以开窗通风,但要注意保护脐部以防受凉。每天坚持适量锻炼,保证充足睡眠,以保持机体免疫力。
处暑吃鸭防秋燥
清热润肺多喝水
石青提醒,处暑期间要防秋燥,注意多喝水喝粥,多吃清热安神食物。饮食应以滋润、清补为主。
民间有谚“处暑送鸭,无病各家”,处暑时节各地也有吃“处暑鸭”的习俗。石青介绍,鸭肉味甘性凉、不温不热。古人认为,农历七月的鸭子最为肥美鲜嫩,肉质口感上佳,因此选一老鸭与中药材一起炖汤,滋阴润燥,正适合处暑。
此外,处暑时节仍有暑气,所谓“秋老虎”,味美多汁、口感清甜的冬瓜,富含蛋白质,正好消除暑气,缓解秋日燥热,让人平安“出暑”。
处暑前后,可经常按摩肺俞穴和关元穴。肺俞穴可清热润肺,有助于治疗咳嗽、气喘,以及一阵阵发热,感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而来“骨蒸潮热”等症状。而关元穴则具有扶阳固脱之功效,可通过大补阳气的方式来帮助治疗脱垂类疾病,还可帮助治疗小腹疼痛、尿频、小便淋漓涩痛等症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