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24节气话养生 处暑至,秋高气爽防秋燥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8-22 12:35:00 来源:新疆网原创

新疆网讯(记者吴治杰 通讯员赵文华)“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8月22日我们迎来了24节气中的“处暑”,这是进入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凉爽的秋风吹散了三伏天的暑气,带来秋高气爽适合出游的好天气。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进入处暑以后如何调理身体,保持身心健康?记者采访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瞿慧。

瞿慧提示市民注意,处暑意味着三伏天末伏暑湿热天终止,虽然我们迎来凉爽的天气,但伴随的干燥也会给人体带来秋燥症状,需要及时调整饮食。中医讲究秋冬养阴,滋阴润肺、调理脾胃、防止秋燥是这个时期养生的重点。

饮食方面三多一少

秋燥一般是指人在季节影响下,出现口干、咽干、鼻干,以及皮肤瘙痒、便秘、咳嗽少痰等表现。

瞿慧说:“肺喜滋润而不喜欢干燥,所以我们秋天首先应该多吃一些润肺清燥的一些食物,包括萝卜、鸭肉、莲藕、蜂蜜、百合、梨等。”

其次,就是要多吃酸,也能改善秋燥。

秋天肺阴亏虚,肝气容易郁结,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比如:橘子、柠檬、葡萄、苹果等,

可以帮助我们疏散肝气,滋养肺阴。

最后,秋天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比如:山药、扁豆、茯苓、薏米、小米、南瓜粥等。由于经历了漫长暑热的季节,很多人在夏季习惯吃寒凉食物,导致脾胃受损,所以要及时调整。

饮食方面一少,就是相应地少吃寒凉、烧烤、辛辣、油腻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容易使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职,造成体内湿气堆积,带来健康问题。

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此外,瞿慧还提供了脾胃调养穴位按摩的手法。

脾胃功能较差的人,日常可以通过按摩或者艾灸合谷穴、足三里穴、关元穴、肾俞穴,调养气血和脾胃。

最后,瞿慧提示市民注意:当下虽然进入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但不要着急“秋冻”。因为在季节变化之初,气温容易反复,人们容易因为早晚温差、天气骤变(刮风下雨)等原因发生感冒等疾病。所以身体抵抗力较差的人群,老年人和孩子需要及时根据天气预报增减衣物,预防、减少疾病发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2 14: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节气话养生 | 金气秋分防秋燥, 饮食清补勿贪凉
...越发寒冷。中医认为燥盛泽干,这个时节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什么是秋燥?有哪些症状?要如何预防呢?南京市第二医院中医科沈建军主任提醒,金气秋分谨防秋燥,饮食清补勿贪凉。那么生活中
2023-09-22 20:24:00
节气话养生|白露暑气灭,重养阴、防秋燥
...然兴起。专家提醒,白露节气的养生需注意调节免疫,防秋燥伤肺、过敏。白露养生重养阴、防秋燥《黄帝内经·四季调神大伦》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2023-09-07 15:06:00
节气话养生 | 寒露养生当滋阴润肺,固护阳气
...间节点,天气将由凉爽渐渐转变为寒冷,早晚温差明显,秋燥亦甚。南京市名中医,南京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中医师徐蕾建议,寒露养生,当滋阴润肺,固护阳气。寒露起居调摄时至秋日,人体
2023-10-07 11:20:00
立秋养生要遵循“三防三养”的原则
...要。立秋养生要遵循“三防三养”的原则,即防感冒、防秋燥、防忧郁,以及养肺、养肝和养脾胃。一、防感冒立秋之后,气温逐渐下降,天气转凉,人们容易感冒。为了预防感冒,我们应该注意以
2023-11-08 13:26:00
养生重在“清补”,建议常吃这5种食物,调养脾胃去秋燥
...奠定基础。建议多给家人吃这5种清补食物,调养脾胃去秋燥,舒服度秋天。茄子——素烧茄子【食材】:茄子适量、青椒适量、生抽2勺、料酒1勺、豆瓣酱2勺、醋1勺、白糖1勺、姜蒜适量、
2024-06-16 09:30:00
中医专家提醒 立秋养生既要防暑降温还要防秋燥
...刘莉芬提醒广大市民群众,立秋养生既要防暑降温还要防秋燥。由于立秋后昼夜温差加大,刘莉芬建议市民朋友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
2023-08-11 07:38:00
立秋养生:立秋不宜大补
...是较高,空气的湿度也还很大,人们不但感觉不到秋凉和秋燥,反而到处都是闷热潮湿的感觉。再加上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
2024-08-30 14:37:00
...家,秋分过后养生保健应做好适当进补、平衡膳食、预防秋燥三方面。秋燥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皮肤以及肠道等三个部位。呼吸系统的秋燥症状主要表现为口鼻干燥、咽部干燥等。皮肤的秋
2023-04-23 22:03:00
...多吃点温热的、有补养作用的食物,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对健康大有裨益。【起居】白露后阴寒之气渐增,换掉凉鞋,穿上保暖透气的球鞋、棉鞋是暖脚的第一步。白露过后,应注意脚部保暖
2023-09-08 10:2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