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民生一线|社区手艺人,巧手暖居民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9-29 13:38: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民生一线|社区手艺人,巧手暖居民

9月22日,在石家庄市长安区建安路社区的一家理发店内,理发师正为老年人义务理发。 河北日报记者 贾东亮摄

理发剃头、车子维修、衣物缝补……这些社区手艺人提供的服务看似不起眼,却是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

近日,记者采访了多位社区手艺人,通过记录他们的日常工作,触摸朴素技艺中的匠心,感受其中温暖。

一把剪刀,剪出敬老情深

9月22日9时许,石家庄市长安区建安路社区,理发师柳树像往常一样来到一栋居民楼下的理发店,为老年人免费理发。

“大爷,这回您想把头发留长点还是短点?”

“天凉了,稍微长点吧。”

只见剪刀在柳树的手里上下翻飞,只用了十五分钟,就剪好了。

柳树的理发店有一个规定,每个星期一的上午,专门给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理发。

“这几年,我一直在这里理发,理发师的服务态度很好,技术也过硬,剪出来的效果非常好。”74岁的中基礼域尚城小区居民任秋珍说。

柳树1986年出生于福建省霞浦县,从小就对美容美发感兴趣。他18岁北上学习理发技术,后来扎根石家庄,成了一名理发师。

2012年,他开始在栗中路开理发店。因为手艺好,附近不少居民都喜欢到他店里理发。他发现附近小区近四分之一居民都是老年人,于是萌生了给老年人免费理发的想法。

当年,他开始为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理发,后来又把年龄放宽到60岁。

现在,柳树虽已成了店里的首席理发师,但只要有时间,都会亲自上手给老人理发。“能给老人免费理发,比赚钱更有意义。每次给他们理发,我都会想到抚养自己长大的外公。”柳树说。

在等候理发时,这家小店便成了老人们联络感情、闲话家常的场所。也常有老人路过,顺手给柳树和他的同事们送些花生瓜子之类的零食。

“开着理发店却总是免费给老人们理发,你图什么?”

面对这样的问题,柳树总是淡淡一笑:“全靠大家的帮衬,我才有了今天,平时能为叔叔阿姨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应该的。”

一个修车摊,守护平安出行

“老董,车子刚出小区就咯噔咯噔响,不知道哪里坏了,你给看看。”

9月23日9时,在邯郸市邱县新华社区的街边,居民谈保雨推着一辆自行车径直走向董兰江的修车摊。

董兰江一边仔细观察车子,一边询问车子使用情况。“是后车轴坏了,换个新的吧。”得到同意后,他卸下自行车后轮,动作熟练地更换起了后车轴,只用了20多分钟就修好了。

董兰江今年56岁,已经在新华社区干了30多年的自行车维修生意。从干上这一行,他就坚持诚信经营,以高水平修理、低价位收费赢得了群众的口碑。

这些年,山地自行车越来越多。眼看着修这种自行车的需求越来越大,董兰江自学了山地自行车的维修技术。

刚开始,董兰江对变速器一窍不通。不过,他有股韧劲,认为只要肯学,一定能掌握修这种器件的技巧。从拆解废旧零件入手,他一点点摸索,终于掌握了变速器的修理方法。

在日复一日的琢磨、操练中,董兰江的山地自行车修理技术不断提升,周围的居民修理这类车子,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新华社区居民李雪峰对此深有体会。有一次,他的山地自行车变速失灵,本以为要花更多钱更换整套变速器,没想到董兰江只调整了一个小零件,仅收5元就解决了问题。“董兰江手艺好、为人实诚,有他修车,我们就特别放心。”李雪峰说。

董兰江的修车摊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打气、换螺丝等零碎活计,基本不收费。特别让人称道的是,他会为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修理自行车、三轮车。“能让老人们安全出行,我心里踏实。”董兰江朴实的话语透着真诚。

这些年,骑电动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董兰江又学起了电动自行车的维修技术。

他还自备茶桌,供居民歇脚、聊天,这个小摊不仅是修车点,还成了附近居民的暖心小驿站。

一根绣花针,缝出邻里温情

“裤脚再往里收一公分,走路更利索。”9月22日,石家庄市新华区新苑小区7号楼4单元1楼的裁缝铺里,63岁的赵美香正拿着软尺给顾客量裤长。

在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店铺里,电动缝纫机与三线锁边机靠左墙摆放,右侧裁缝台上放着熨烫机和待修的衣物,后墙挂满各式拉链,各色线轴在侧墙排得整齐,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阳台的盆栽上,满是生活气息。

量体、裁剪、配线、换轴、缝纫、熨烫,赵美香的动作行云流水,手上忙活的同时,还不忘和顾客拉家常。

“这手艺练了四十多年了。”她笑着说,19岁时跟老师傅学裁剪缝纫,7年前,为了接送孙子方便,也想让晚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便在家门口开了这家裁缝铺。

“赵大姐的手艺非常棒,修得漂亮又合身。”小区居民崔阿姨边说边扫码付款。作为老顾客,她家衣物有了问题,都会送到这里来解决。

赵美香说:“工厂按照标准尺码制作成衣,衣服难免会有大小肥瘦不合适的地方。我可以根据顾客身材量体裁衣,修改出来的衣服比新买的更合身、美观。”

起初遇到顾客修拉链,赵美香都直接换新的。后来发现多数坏拉链是由拉头咬合力不足所致。她反复摸索,搞清楚了修理拉链的窍门,如今多数衣服换个拉头就能解决问题,价格比换整条拉链低得多。

实惠是裁缝铺的金字招牌。“街坊邻居都很熟,一些小活收个三五块钱,赚点手工费就行。”赵美香说,薄利多销图个踏实。

7年来,这个小小的裁缝铺,用一针一线为邻里编织着方便与温情,成了社区里一道暖人的民生风景。(河北日报记者 贾东亮 见习记者 屈玉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9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高质量发展看山西国企:朔州煤电增子坊煤矿手艺人柴春文——巧剪理出精气神 巧手塑出百态情
在朔州煤电公司增子坊煤矿,有这样一位令人钦佩的手艺人,她以剪刀为笔,以面团为墨,在平凡的生活中勾勒出不平凡的艺术画卷。她用巧剪理出精气神,用巧手塑出百态情,不仅传承着古老的技艺,
2024-12-07 17:37:00
...百个,每个零部件都要精雕细琢,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对手艺人的要求极高。”张金堂清晰记得,完成自己退休后的首个作品,他用时将近3个月。然而,仔细看成品时,他却并不满意,“虽然船模
2024-04-10 10:37:00
盘扣手艺人张春梅:一双巧手,将传统元素应用到更多领域
...为现代汉服设计中的点睛之笔。在江苏宿迁,有一名盘扣手艺人——张春梅,她凭借一双巧手,不仅传承了古老的盘扣技艺,还不断创新,将这一传统元素应用到更多领域,包括制作盘扣首饰、盘扣
2024-05-07 17:58:00
南漳:“老篾匠”巧手编织幸福生活
...慢一点就要一个多小时。”71岁的汪传贤是石门集村篾活手艺人。从一棵竹子到一个竹筐,这期间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但这对汪传贤来说,再娴熟不过了。从劈篾条、刮毛刺、作骨架,再到一环
2024-04-08 16:39:00
一双巧手留住“老手艺”!在生计与传承间,沂蒙面塑拥抱新生
...在广袤的沂蒙大地上生生不息。多彩的沂蒙面塑,饱含着手艺人对生活的憧憬,也揉进了他们谋求生计的艰辛。巧手之下,现实与梦想交织,让沂蒙面塑有了更多彩的未来。为生计,他带着面人走南
2024-09-05 11:39:00
...村村民康春容一直在外务工。张忠芳在少数民族地区寻找手艺人时,得知她有一手好的织锦手艺,在张忠芳的极力劝说下,康春容重新捡起了放弃多年的织锦技艺。今年,康春容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
2023-10-13 04:05:00
我给外国友人说春节(民生一线·身边的增收故事)
...盘发、梳髻、插簪、戴花……英国游客爱丽丝在任天琢和手艺人的帮助下,拥有了一头精致的簪花造型。“从设计、盘发到搭配、固定,每个步骤都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任天琢说。走近一家档口
2025-01-21 06:21:00
巧手慧心编织“幸福花”
...坊培养了一批懂理论、精手艺的女性手工编织能人,让“手艺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走进在丹都街道旺家社区许平手工艺品工作室,搬迁妇女正在编织手工艺品。其“巧手慧心·织棉成花”系
2023-03-08 13:47:00
...选出匠心手艺美食大赛“一代粽师”10名、最美“龙粽”手艺人18名;20支队伍分获“五彩龙”DIY大比拼、“龙粽”手艺大比拼及“龙舟”拔河大比拼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通过比
2024-06-12 12:1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