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非遗技艺绣出“最炫民族风”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13 04:05:00 来源:贵州日报

“这些非遗刺绣产品,太漂亮了,可以卖吗?”

“这套民族服装真好看,手工真精细。”

“这是我们仡佬族服装,材质采用的是桑蚕丝,衣服上的花纹采用仡佬族自己的图腾图案,由绣娘们一针一线绣上去的。这里所有的产品都是原创设计,市面上都没有。”

9月14日至17日,2023中国—东盟妇女论坛在广西柳州举行。遵义市红飘带文化有限公司(简称“红飘带”)作为贵州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类唯一一家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

在论坛的巾帼创业创新产品展上,“红飘带”的展台前,琳琅满目的黔北非遗刺绣和特色手工产品,掀起了一股“最炫民族风”,吸引不少中外嘉宾驻足观赏、拍照,有的嘉宾还现场购买了参展产品。

“围观的人太多了!1.5米宽、2米长的展台面积,我们一共展出了50多件原创作品。当天现场就卖出去30多件。这次展出的展品包括仡佬族二十四节气香包、蜡染T恤、苗族布贴绣、织锦、创意禅茶等系列产品,每样作品仅一件。展台被我们布置得满满当当,展出的地方实在有限,还有好多特色手工产品没有被展示出来。”“红飘带”负责人张忠芳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国际论坛,回忆当时展出的产品受到欢迎的情景,仍旧心潮澎湃。

“参展者”也是“观展者”。为清楚认识到黔北刺绣技艺与国际上一些产品之间的水平和差距,张忠芳抓住此次绝佳的学习机会,与其他参展巾帼企业进行了“零距离”交流,仔细了解其他地区的传统刺绣产品。

“一圈观望和对比下来,我的心不慌了。”张忠芳自信地表示,黔北刺绣打破了原始的审美格局,无论是设计还是创意风格,都与时代接轨,“红飘带”坚持设计、研发原创新品之路是正确的。

“从刺绣材料、刺绣风格、传统纹样的色彩搭配、产品的创新设计,以及融入大众和年轻一代对刺绣的审美标准来看,黔北刺绣产品更具时尚感、艺术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张忠芳认为,创意的、独特的、个性化的刺绣产品才有市场,而这种发展变化,更能让黔北传统的刺绣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步入张忠芳在遵义市公园路新打造的“抱樸”文创空间,别有一番意境。

文创空间集合了黔北刺绣、蜡染、织锦等系列产品和非遗技艺展示及体验,在轻食与茶饮为一体的生活美学人文空间内,简约风和绚烂的民族产品相互碰撞,并存了温馨与时尚,不刻意突出,却尽显潮流。

由于文创空间所展示的产品广受顾客好评,屡屡被卖断货,其背后带动了不少绣娘勇于创新创业。

此前,仁怀市后山乡龙岗村村民康春容一直在外务工。张忠芳在少数民族地区寻找手艺人时,得知她有一手好的织锦手艺,在张忠芳的极力劝说下,康春容重新捡起了放弃多年的织锦技艺。今年,康春容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织锦,大半年时间,已在家挣了3万多元。

“以前,都是自己绣点东西出来自己用,没想到这门技艺还能挣不少钱。”康春容一边笑着一边说,现在已不考虑外出打工了。

像康春容一样靠双手“织”起幸福生活的织锦守艺人,“红飘带”在黔北各地发掘了30多个。

2013年以来,遵义市妇联结合实际,大力开展“巧手工程”,助力全省“锦绣计划”实施,逐渐实现了遵义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良性转变。

截至目前,遵义市妇女手工企业已从最初的10余家发展到368家(含刺绣、手工编织、手工造作、手工食品等),各类妇女手工编织协会(商会)19个,带动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上万人,产值上亿元。

“红飘带”作为遵义“锦绣计划·巧手工程”扶持的妇女特色手工龙头企业,先后获“贵州省巧手脱贫基地”“贵州省妇女手工创意设计示范基地”“智慧锦绣贵州妇女特色手工创新研发基地”等项目11个,获扶持经费62万元。

“‘红飘带’能获得今天的成果,离不开‘锦绣计划’‘巧手工程’的大力支持,以及各级妇联的指导和帮助。”张忠芳坦言,在省、市妇联的全力推荐下,“红飘带”才有机会代表贵州、代表遵义、代表身后的一群手艺人去宣传黔北刺绣文化和手工技艺。广大妇女要树立起自信心,要抓住数字经济时代给女性带来的商机和就业机会,勇敢打开女性“链接”世界的窗户。

(谢国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遵义高腔山歌唱响《桐梓春晚·咿嗬儿咿》
...“花帕木古舞是我们明天将要表演的舞蹈,它是一项非遗技艺。这块花帕非常的美,我身上的服装也是红苗独有的,经过一针一线绣制,非常的漂亮。”据遵义方阵领队胡平介绍,此次遵义带来的队
2025-05-18 06:18:00
“我希望能将苗绣这门技艺很好地传承下去。”这是正安县土坪镇联盟村的绣娘马永梅一年前说的话。2022年,在贵州省锦绣计划+苗绣(蜡染)妇女手工技能暨创新产品大赛中,马永梅荣获一等奖
2023-07-31 21:02:00
...挣到钱。随着时代变迁,村里的年轻姑娘外出务工,苗绣技艺传承也出现困难。如何激活民族技艺,让民族文化活起来?联盟村以民族文化进课堂、民族技艺产业化的方式,让传承与发展双管齐下,
2023-07-27 06:19:00
【食在遵义】黔北这家“中华老字号”,用百年传承守住“老底子”味道
...丰富的口感,也展现了贵州菜在食材处理和调味上的精湛技艺。通过这样的精心制作,桐梓黄焖鸡将麻、辣、香、糯的风味完美融合,成为了一道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的地方特色美食。每一道工序都体
2025-05-25 21:15:00
《人民日报海外版》关注贵州:世外桃源乌江寨
...可在此一站式体验多民族文化风情。“我第一次接触非遗技艺体验,觉得非常有趣,在制作花草纸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来自贵阳的游客张先生说道。乌江寨围绕非遗文化内容,打造
2023-07-22 21:15:00
【村BA·故事(5)】“村BA”全国冠军诞生,奖品就是牛!
...轴蝶舞云,传承并拓展了多彩贵州指尖上璀璨的民族刺绣技艺,寓意“万物有灵,生息与共”;三穗麻鸭与北京鸭、绍兴鸭、高邮麻鸭同被誉为中国地方四大名鸭,以肉质细嫩、味美鲜香而闻名;方
2023-10-29 21:24:00
探秘黔北历史 品读典籍遵义 2025 年中华传统晒书节活动精彩启幕
...验雕版印刷、活字印刷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锦灰堆等传统技艺,让参与者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经典阅读分享环节则为大家搭建了一个交流思想、感悟文化的平台
2025-07-04 21:48:00
花甲老人黄贤梅的艺术人生
...复杂的门神、十二生肖、花鸟百图,她几乎都能掌握,其技艺愈发成熟、独特。除了剪纸,黄贤梅绣工亦是十分精湛,其擅长刺绣各种动植物图案,花草植物、虫鱼鸟兽,无不栩栩如生,每一幅作品
2023-09-19 06:02:00
聚焦作代会·专访 | 谢国蕾:黔北文学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诗人参加全国网络培训班、新时代文学山花高研班暨《民族文学》贵州作家培训班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培训文学创作、评论人才及爱好者1000余人次;成立李发模名家工作室,推荐
2024-09-07 01:1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轻轻点开手机上的智慧监管系统,就能清楚地看到灌肠、面皮等方便类食品小作坊的实时生产画面,监管人员可以随时规范小作坊人员现场操作
2025-11-03 07:00:00
在迎泽街道并州路三社区,有这样一群银发志愿者,他们虽已年华老去,却初心不改,以各自的方式持续发光发热,为社区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2025-11-03 07:00:00
10月31日,在太原武宿国际机场新建二跑道上,举办了别开生面的“启航礼”欢乐跑活动。数百名参建者、航产职工及家属用一场3公里欢乐跑和趣味团队赛
2025-11-03 07:00:00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吉安市新干县城东新区作为当地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其功能配套规划与落地情况一直备受市民关注
2025-11-03 07:05: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29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86条,其中,南昌市东湖区彭家桥街道办事处
2025-11-03 07:0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婷婷10月23日,由香港玉湖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的玉湖冷链(南京)交易中心项目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工
2025-11-03 07:36:00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日前公布第三批江苏省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名单,记者了解到,此次南京共有汉口西路134号居住区自主更新项目等7个项目入选
2025-11-03 07:37:00
宁淮城际南京段建设迎新进展
近日,航拍宁淮城际铁路南京特大桥跨沪陕高速连续梁,其左幅已合龙,为南京北站通车及南京段建设提速。线路建成后,宁淮1小时直达
2025-11-03 07:3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吴春霞 通讯员吴梦慈叶云露2024年11月1日,全国首单绕城高速公路公募REITs——华夏南京交通高速公路REIT(以下简称
2025-11-03 07:37: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现在小区里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的现象少了,消防设施也更齐全了,住着心里踏实多了!”近日,江宁区东山街道辖内一居民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区环境说
2025-11-03 07:38:00
南报网讯(记者马道军)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南京被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2025-11-03 07:38:00
万余名跑者参与,赛事力推“零排放” 高淳“螃蟹马拉松”昨鸣枪开跑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通讯员毛玉琦蔡伟)11月2日上午,2025高淳马拉松(以下简称高马)鸣枪开跑
2025-11-03 07:38:00
继石家庄都市圈之后,今年第二个都市圈成功晋级“国家队”。 近日,吉林省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于8月22日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复函
2025-11-03 07:41:00
河北滦南:菜花迎丰收 农户采收忙
河北新闻网讯(郭艳芳、刘佳男)当前,正值菜花丰收的黄金时节。在河北省滦南县桑园村的田间地头,种植户正有条不紊地开展菜花采收
2025-11-03 07:51: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八):交通一体化催生同城新生活
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交通一体化催生同城新生活——大数据里“读”河北(八)10月23日拍摄的秦唐高速公路
2025-11-03 07: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