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吃脑补脑?这5个关于大脑的谣言快别信了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9-23 11:1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格外关心健康的话题,特别是涉及到大脑这种“神秘”的器官时,各种说法更是五花八门。

但问题在于,这些广为流传的流言,真的有科学依据吗?事实往往与想象差距甚远。今天我们就针对五个常见的脑健康谣言进行逐一剖析,揭开大脑健康的真正面貌,帮助大家避免误区,更好地关注自己的脑部健康。

大脑只使用了10%

“大脑只使用了10%”,这个说法流传了很久,甚至还被一些电影和电视剧当作噱头,讲什么“只要开发了剩下的90%,就能获得超能力”。听起来挺酷,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科学家早就证明,大脑一直在全力工作,不存在大脑某个部分“100%”不工作。即使是在休息或者睡觉的时候,脑子也没有停下来,而是在处理记忆、情感和维持身体的基本功能。用先进的神经成像技术,比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脑的不同区域在执行不同任务时都在活跃着。

这个谣言被广泛相信,可能是因为人们对大脑的复杂性不了解,觉得还有很多“潜能”没被开发。但实际上,正因为大脑的工作机制非常复杂,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用到了它的各个部分。你看到的每一个画面、想到的每一个点子,甚至是控制心跳和呼吸,都是大脑在背后辛勤运作的结果。

所以,不要再幻想什么“解锁脑力”的神奇方法了。大脑已经在全力以赴,我们要做的,是好好照顾它,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让大脑继续高效运转。

吃脑补脑

很多人可能听过这样的话:“吃脑补脑”,也就是通过吃动物的大脑来补充自己大脑的营养,保持聪明和记忆力。这种说法让不少人觉得有道理,毕竟,动物的大脑看起来和我们的大脑很像,吃下去好像也能让自己的脑子变得更灵光。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相当大误导性,所以也可以算作谣言了。

以猪脑为例,猪脑的主要干物质是脂肪(9.25%新鲜重量)和蛋白质(7.25%新鲜重量),其次是碳水化合物(2.21%新鲜重量)和灰分(矿物质,1.33%新鲜重量)。它可以提供必需氨基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对大脑有益的营养成分,但是同时猪脑中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前者更高,这些又是威胁心脑血管健康的营养成分。所以弊大于利,并不是健脑食物。

那真正对大脑有益的食物是什么呢?

对大脑有益的营养成分有很多,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如三文鱼和金枪鱼,它们对提升认知功能和预防记忆力衰退具有显著效果;富含抗氧化剂的浆果类水果和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绿茶,也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增强神经保护;B族维生素,尤其是叶酸、维生素B6和B12,对维持神经系统健康至关重要,通常存在于绿叶蔬菜、全谷物和动物蛋白中;维生素D和E也是大脑健康的必需品,它们可以通过日晒和食物如脂肪鱼、牛奶以及坚果和种子来获得;最后,含有丰富胆碱的食物,比如鸡蛋和豆类,对大脑的化学信号传递非常重要。

简单来说,保持大脑健康的关键是均衡饮食,而不是迷信某些特定食物。科学饮食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重点。

脑损伤总是不可逆的

很多人一听到脑损伤,第一反应就是“完了,肯定没法恢复了”。其实,这种“脑损伤不可逆”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虽然脑损伤的确会带来严重后果,但并不是所有情况都是不可逆的。大脑有一种很强大的能力,叫“神经可塑性”,它让大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我修复。

什么是神经可塑性呢?简单来说,当大脑受到损伤时,虽然部分神经细胞可能受损或死亡,但大脑可以通过生成新的神经连接,重新建立某些功能。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经过康复训练或者治疗,患者能够恢复部分甚至大部分的功能,比如重新学习走路、说话或者记忆。

当然,恢复的程度取决于脑损伤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像轻微的脑震荡,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和治疗,通常能完全康复。而对于严重的脑卒中或创伤性脑损伤,康复的过程可能会更长、更复杂,但通过合理的康复训练和医疗干预,仍然有恢复的希望。

所以,如果你或身边的人遇到脑损伤,别轻易认为就没有办法了。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治疗,大脑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有韧性。它有能力重新连接,帮助我们一点点找回失去的功能。

喝红酒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很多人相信喝红酒对健康有益,甚至认为红酒能预防老年痴呆。这一说法主要来源于红酒中含有一种叫白藜芦醇的抗氧化物质,据说它能保护脑细胞不受损害。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虽然白藜芦醇确实是一种有潜在益处的成分,研究也发现它对心血管健康可能有帮助。但一方面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它能够有效预防老年痴呆,另一方面白藜芦醇在红酒中的含量很低,你得喝非常多的红酒白藜芦醇才能达到保护心脑血管的剂量。

这就使得过量饮酒对大脑和身体的损害远远大于任何潜在的益处。酒精摄入过多不仅不会保护大脑,还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受损,甚至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

真正有效的预防老年痴呆方法,更多地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比如保持规律的身体锻炼、均衡的饮食、社交互动和脑力活动,这些措施都被科学研究证明对脑健康有益。

多做脑力游戏可以显著提高智商

很多人觉得,市面上那些号称能“开发大脑”的脑力游戏,可以帮助提高智商,变得更聪明。毕竟,每天花点时间动动脑筋,听起来确实像是在锻炼大脑。但事实是,这些游戏虽然对特定的认知能力有所帮助,却并不能让你的整体智商大幅提升。

脑力游戏的确能在某些特定的任务上提升你的表现,比如提高记忆力或专注力。但是智商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涵盖了多种认知领域,包括逻辑推理、空间感知、记忆等,而脑力游戏只针对特定的认知技能。

脑力游戏可以作为闲暇时光的消遣或者某些特定人群(比如认知障碍)的干预手段,帮助我们保持大脑活跃,但不要对它寄予过高的期待,避免本末倒置,如果你真的想让大脑表现得更好,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才是关键。

所以,与其被各种谣言迷惑,不如踏实做好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好奇心和积极心态,才是大脑长期健康的关键。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脑健康,远比追随那些听起来很美的“奇迹”更可靠。

作者: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蒋永源

审核: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李菁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3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蒋健运用归脾汤治疗新冠后遗“脑雾”
...冠病毒进入大脑引起缺氧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微结构脑损伤。引起“脑雾”的可能生物因素还包括微血管损伤,自身免疫机制的激活和路易体的产生。成像显示新冠肺炎患者大脑关键区域灰质有
2023-11-30 09:49:00
寿命决定期其实在60岁,老人有以下几个习惯,至少能活到80岁
...动可以增强体质,增强机体的协调能力,既能预防和治疗脑损伤,又能预防和治疗脑损伤。硒元素的补充年纪的上升和人体机能的下降使得血管健康与功能都会出现无法逆转的退化,倘若再加上不良
2024-11-18 09:58:00
没有氧气大脑能存活多久?
...如果一个人的血流停止,那么在四分钟内就会发生永久性脑损伤。冈萨雷斯说:“任何长期的缺氧脑损伤(由完全缺氧引起的)都会导致大量细胞死亡,这增加了住院期间脑死亡诊断的风险。”脑死
2024-05-15 21:55:00
泰晤士:女足世界杯有球员佩戴护脑项圈,能保护大脑减少冲击影响
...场奎因被拍到脖子上戴着这种项圈设备,据悉目的是减少脑损伤的风险。该项圈设备的制造商表示,这种马蹄形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增加流向大脑的血液,减少大脑在头骨内的活动幅度。他们在社交媒
2023-07-26 01:01: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脑功能监测技术上线 为大脑健康把好“第一关”
...状态,通过检测,及早发现和干预,最大程度减少围产期脑损伤的发生率,改善神经系统损伤患儿的预后。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检查融合了视频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的监测功能, 是
2023-12-22 15:29:00
...到能促进脑部受损的实验鼠新生神经元的迁移,并能改善脑损伤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公报说,哺乳动物出生后,其大脑特定部位仍不断有新的神经元产生。如果发生脑损伤,新生神经元能够迁移到
2023-02-28 02:06:00
...部疾病。脑膜炎、脑外伤、脑震荡、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脑损伤,都可使大脑功能遭受损害。不滥用药、不吸烟、不过量饮酒也是保护大脑健康的良策。五是食物咀嚼锻炼。使用咀嚼肌时,刺激会传
2023-01-08 21:27:00
健康问太和 | 为什么脑卒中后手功能恢复比下肢慢?
...协调性等评估康复治疗效果。但是其中要特别强调的是,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康复治疗的持续性和正确性,对康复效果和周期都有一定的影响,切不
2024-10-28 20:42:00
大脑植入物有助创伤恢复
...发现,一种名为脑深部电刺激(DBS)的技术改善了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认知能力。12月4日发表在《自然-医学》的试验数据显示,与接受DBS前相比,3个月后,5名参与者完成认知测试
2023-12-07 07:2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