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让劳动教育成为学生发展的基石
——“五育”融合理念下培智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探究□赵玉敏
随着新课改持续推进,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备受关注,而实际教学中因种种原因却往往忽视了劳动教育。为更好适应全面发展教育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不断探索并积极推进劳动教育。随着“五育”融合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冠县特殊教育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和实践,取得一定成果。
劳动教育是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五育”全面融合的必要手段,劳动素养是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必备的品质。冠县特殊教育学校与教育实际相结合,完善学校劳动教育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促进了智障学生全面而有深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策略,进一步贯彻落实“五育”融合理念,让劳动教育成为学生发展的基石。
多方培养
构建劳动教育框架体系
立足学生发展阶段与水平差异,结合本校学生实际状况,构建劳动教育框架,通过实践参与校本课程研发,促进劳动教育发展。首先,学校与当地企业或农村合作,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生产劳动中,例如种植农作物、制作手工制品等。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劳动的过程和价值,培养劳动习惯和动手能力,促进个人能力发展,体现个人本位论思想。同时,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教师带领下进行义务劳动,如义务植树、志愿服务等,帮助学生认识劳动对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到养老院服务老人、帮助清理公共区域等,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体验到劳动的喜悦,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思想,践行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加强生活劳动习惯的培养,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内卫生清洁、食堂餐具清洗、庭院树木修剪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责任感。另外,开设专门的劳动课程,注重校本课程研发,建立劳动实践基地,结合校本课程,带领学生走进现实,感悟劳动的乐趣,理解劳动的价值,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通过一系列亲身实践,让学生学习到实用的劳动技能,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而这也是当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必要时邀请专业人士到校开设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感受,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因此,要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学校需要综合运用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手段,并结合专门的劳动课程和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动机,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这些措施,使学生学会劳动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人格品质,为他们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多元评价
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
学校可以运用过程性的评价指标和多元化评价指标,不仅仅注重结果性评价,还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展现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协作精神等。例如,对于学生在解决问题、改善工作方法、提出改进意见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和鼓励,给予正面引导和反馈。设置评价项目,将学生的劳动成果与“创新质量”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相结合。学生在劳动中是否有创新思维、独特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是否学以致用,应用到实际劳动中,都会作为评价的依据。这样一方面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在发展学生个人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为社会服务和奉献的精神。同时,通过定期的评价反馈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教师的评价外,还应该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设置专门的反思时间,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劳动进行自我评价,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和目标,促进智障学生的自我认知在劳动中的提升。与此同时,学校应该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指标,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的创新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表现,多角度多方位展开评价,应用激励机制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通过这些措施,增强劳动教育的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关键品格和必备能力。
全面保障
做好劳动教育安全防范
为了让劳动教育更加全面,需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劳动环境。学校要不断加强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及时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制定完善的安全制度,确保劳动环境的安全、卫生、有序和舒适。在此基础上,学校也要强化对学生劳动的管理和指导,加强对学生使用劳动工具和设备的培训,确保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相关器具,预防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在进行劳动教育时,学生也有权得到适当的劳动补偿和社会保障。基于此,学校在设计劳动教育计划时,应该制定合理、公正的补偿标准,鼓励学生参与劳动,适当奖励,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增强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此外,学校也应该为学生购买适当的保险,以应对劳动过程中的突发情况,保障学生切身利益。总之,在进行劳动教育时,学校应该注重劳动环境的保障和营造,确保学生在安全、卫生、有序、舒适的环境中参与劳动,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实际体验和充分发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只有这样,劳动教育才能够真正为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冠县特殊教育学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12:45: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