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司鹏辉 南充市身心医院急诊科
在临床中,静脉输液可以简单理解为利用大气压以及液体静压,将一定数量的无菌溶液或者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式。静脉输液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此种治疗方式相比用药和肌肉注射速度较快,很多疾病或危重病症在抢救时都会选择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静脉输液室临床护理需要重点掌握的护理操作看似简单,其中的技巧和知识点却不能忽视。对静脉输液的良好理解和掌握不但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还能治疗患者的病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在输液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接下来,本文将讲解输液患者应该知道的输液知识:
一、不倒提墨菲式滴管
坚决不要倒提墨菲式滴管。倒提会导致空气输入人体,而实验表明,人体中输入一定的空气,严重时会导致死亡(也就是空气栓塞)。另外,如果输液高度不够、压力不足,会出现回血倒流的情况。
二、输液时不自行调节滴速
输液时避免自行调节滴速,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变化和药物性质进行调节。
在输液过程中,病人或家属不应认为输液速度没有影响,或者因为着急而任意调节滴速,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输液速度过快会造成以下危害:迅速增加血容量,造成体内短时间液体负荷过大,心脏负担加重,机体不能在短时间内代偿性调节,导致液体潴留,引起急性肺水肿,特别是以往有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或者有高血压、心肌病、冠心病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可能出现急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喘憋、咳嗽、心跳加快等症状。
如果静脉输液的药物中含有氯化钾等刺激性药物,输液速度过快,轻则刺激血管导致出现疼痛和患静脉炎,重者会引起心室颤动甚至心脏骤停。
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滴速过快使得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很快达到高点,随后降低,导致血液中药物浓度不稳定,波动过大,从而影响药物疗效。
三、不自行更换输液瓶
不能自行更换输液瓶,需要由护士核对后进行更换。
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可能因护理人员正在处理其他病人或是不想麻烦护士而自行更换液体,这样会导致以下危害:输错药物(同名同姓);静脉输液的药物是在无菌条件下配置,病人在自行操作时没有消毒药瓶,容易导致细菌进入;无效输入(未加药物)。
四、不将掉落的无菌输液器重新插入输液瓶
无菌输液器掉落后不可重新插入输液瓶内,需由护士重新进行更换。
输液管一旦掉下来,就存在感染的可能性,再插上掉落的输液管很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及时更换掉输液管。
如果输液管不干净,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点危害:
易引起感染。如果注射器、针和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不严谨,有可能导致针眼处出现红肿、化脓的症状,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引起全身感染,比如菌血症、败血症等。
易引起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输液反应、胃肠道反应、空气栓塞等,严重时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易患传染病。若输液管不干净,易通过血液造成交叉感染。
五、不私自离开护士视线
不私自离开护士视线,以便护士观察病情,出现问题可及时处理。
如果输液时离开护士巡视视线,一旦发生输液针头脱出、移位、漏液等现象,会导致药物外渗,皮下肿胀、疼痛甚至出现静脉炎,增加痛苦,延误治疗。
六、输液结束后规范按压
输液结束后应按压三分钟以上,切忌边压边揉,避免皮下水肿。
正常情况下,输液结束拔针之后,可以按压3~5分钟,一般按压的时间和针眼是否出血或是否发生皮下淤血有关。
如果按压时间过短或没有按压,易导致局部出血或皮下淤血。这主要是因为血管穿刺的地方还没有形成血细胞凝集成块。但是,受到静脉压或骨骼肌收缩的挤压,容易导致针眼处溢血,主要表现为淤血或皮下出血。
经研究发现,输液针拔出之后,至少要按压3分钟,血细胞凝集成块才会形成止血。如果是老年人群或者凝血功能异常者,按压时间可以相对延长,例如延长至5分钟。
七、输液后避免手沾水及提重物
输液完毕后手不可立即沾水及提重物,以免诱发伤口感染。
输完液后通常需要将针头拔出,可能会导致手上留下微小的伤口,并且伴有轻微的肿胀或者是疼痛。刚输完液时,手上伤口通常还未完全恢复,如果马上沾水,有可能刺激伤口,从而诱发伤口感染,导致局部肿胀或疼痛,影响正常恢复。因此,刚输完液时,尽量不要让手沾水,还要注意做好护理措施,减少不良反应。
刚输完液后,患者需要适当休息,尽量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尤其是避免用手提重物,减少对伤口的影响。恢复期间,患者还要注意保持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恢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1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