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
黔南风尚——
“反刍”春天的味道
刘忠信
天地有节,风雅中华。春雨淅淅沥沥,草木芊芊莽莽,在布谷鸟此唱彼和的催耕声中,我们迎来了谷雨节气。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意味着:春渐远,夏将至。
是时,在人们的脑海里,辗转沉浮、挥之不去的,还是春光的明媚、春天的味道。
须知,人的记忆力具有强大的“反刍”功能,能将一个人一生的酸甜苦辣全部“反刍”,包括孩提时尿炕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诚如是,趁春天的尾巴还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反刍”春天的味道吧。
一、野葱
在黔南,有一种喜欢长在石头缝中的松土里、田边地头荒土里的野菜,它就是野葱。和家葱比较,野葱的叶没有家葱圆直,似农家栽种的蕌头叶;颜色也没有分葱碧翠,青中泛出淡淡的银屑色。野葱的根部有白生生的球形鳞茎,似农家栽种的苦蕌果。野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来吃;只不过春天长得特别水灵,如同冬春时节人们常吃的豌豆巅(豌豆尖)一样,冬天纤细茎老吃起来很柴,春天则肥硕鲜嫩。
野葱的气味非常浓郁,是难得的调味品。不管是用它来拌折耳根、拌酸菜,甚至是用它来拌胡辣椒面,都香味独特可口,增加食欲。将野葱切碎来炒鸡蛋、炒肉末,更是餐桌上一道下饭的佳肴。至于用野葱炒腊肉,吃过的人都会有“余味无穷”的情思。
二、椿菜
椿菜,又名椿巅、香椿头,是香椿树的嫩芽或嫩叶,是营养丰富、浓香扑鼻、极富特色的一道蔬菜。
清明过后,冰雪匿迹,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村人房前屋后,褐色光滑树皮的香椿树秃枝上,绽出了吸人眼球的金红色嫩芽,春菜问世了。
采摘椿菜宜早不宜迟。北方有“谷雨前椿芽嫩无丝,谷雨后椿芽生木质”的说法。成年香椿树一年可采收两次:第一次在清明前5一6天采摘,为头茬椿芽,其特点是香脆无渣、鲜嫩兼备;第二次是清明后5一7天采摘,颜色青黄,品质次之。而在黔南,春分前后便有色泽如翡翠玛瑙般青红的椿芽上市了。
椿菜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焯水后蘸辣椒水吃,可以炒鸡蛋、炒腊肉吃。不管是素食还是荤食,都芳香可口,沁人心脾。有人说,西红柿炒鸡蛋,是“绝配”,这是从菜肴的色泽和营养角度来说的。而椿菜炒鸡蛋,不仅色泽青黄、营养丰富,还满口清香,品春的感觉直击灵魂。椿菜炒腊肉,更是将椿菜的浓香味与腊肉的熏香味氤氲在一起,油而不腻,佐酒下饭皆妙不可言。
三、清明菜
清明菜又叫鼠曲草,盛产于清明时节,故得名清明菜。《本草纲目》载:“鼠曲草原野间甚多,二月生苗,茎叶柔软,叶长寸许,白茸如鼠耳之毛,开黄花成穗结细子。”在黔南,清明菜多生于山坡、田坎或荒地,这种植物自基部分枝斜生或茎直立,全株有白色的厚绒毛,细如蛛丝;其叶互生,无柄,呈匙形或匙状倒披针形,两面均有白色绒毛。难怪有传说说清明菜是一位名叫棉花的女子化身而成的,她为了救治染上瘟疫的村民而牺牲了自己。
清明菜2月份时候开始长苗,这个时候它的茎叶是最嫩的,是春季优质野菜之一。清明菜最为普遍的吃法,就是做清明粑。
做清明粑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采摘来的清明菜,用清水洗涤,沥干水,切碎,与浸泡好的糯米拌匀,放进甑子蒸熟后,倒进石槽或木槽里,用粑棒打融,拎成一个个柿子饼大小白里泛绿的清明糍粑;另一种是把采摘来的清明菜洗涤沥干水后,抓进石碓窝中,舂融,像北方舂艾绒一样,再取出来,与糯米面充分糅合,用平底锅现烙现吃。
清明糍粑在拎取时,就搁放进制作好的咸豆沙(多用饭豆煨烂炮制而成),吃时将清明糍粑放进油锅里煎炸,待扁平的粑体膨胀、表面色泽变脆黄后,便出锅待用。这时候的清明糍粑,脆香软糯,豆沙面咸香爽口。
现烙现吃的清明粑,是将揉和好的面团抓起来,在手中拿捏成圆饼形,舀进舂好的苏麻、花生、核桃仁加上一定比例的白糖拌匀的心子,像包汤圆一样包裹起来,按平,放在油脂吱吱响的平底锅里烙。待粑体两面都硬壳变黄后,铲出待用。是时的清明粑,不仅软糯香甜,还因清明菜里面的膳食纤维而有利于身体代谢。
《孟子·告子上》曰:“食色,性也。”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吃东西,喜爱美好的东西,是人的本性使然”。何况,以“吃”引“游”,不正是旅游业拓展的举措之一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