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江南春早野蔬香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24 05: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文汇报 沈嘉禄

有一种诗意的说法:野菜是没有故乡的。自古以来,野菜如火如荼的生命历程,与人类繁衍生息的勃郁之势相对应,但后工业时代的情势未免令人沮丧——我们的故乡还有野菜吗?在高楼林立的都市,若以脚踵之下为圆心的话,半径五百米内也许就能见到公共绿地,芳草茵茵,李白桃红,就是难觅野菜踪迹。我们的下一代有口福品尝到松茸、松露、鱼子酱、金枪鱼等等,真正意义上的野菜却很少有机会见识。那些应该按生命基因纵情生长的野菜,早被驯服得老老实实,在四季如春的大棚里高颜值地成长,静待收割。

所以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从野菜的角度看,我们下一代是没有故乡的。

在我们小时候,餐桌上难得出现大鱼大肉,天性未泯的野菜却有机会尝新。就说荠菜吧,从菜场里买回时,每片叶子上都沾着湿漉漉的泥浆,散发着晚霜晨露的清新。荠菜肉丝豆腐羹、荠菜炒春笋,是拥抱春天的第一道时蔬。荠菜肉馄饨,是家庭主妇大显身手的节目。荠菜焯水后切细末有点干乎乎,斩几棵青菜心进去口感就滋润了。过年吃剩的年糕浸泡在水缸里,捞两条切片,炒一盘荠菜肉丝年糕供全家分享,也算“咬春”的便宜方。

后来我在郊外荒地里看到了野荠菜,长到一尺多高,锯齿状的叶片阔而大,边缘呈浅紫色。当地老人用它包荠菜肉馄饨,在大锅里煮的时候赛过一只只罱泥船,不卖,自己吃。

上海郊区的荠菜肉汤团大如婴孩拳头,每次去七宝老街,我都要吃两三只,一口咬破,春天的气息便喷涌而出,令人陶醉。有一次坐在同一张八仙桌上的老伯伯骄傲地告诉我,他是镇上人,每个星期要来吃,胃口好的时候能够吃十只!

荠菜可以吃到初夏,上海人用来烧荠菜黄鱼羹。

荠菜头微红而呈浅紫色,细嚼之下满口喷香,对牙齿而言仿佛是一场抵抗性游戏。汪曾祺在一篇散文里写到故乡高邮的荠菜拌香干:“荠菜焯熟剁碎,界首茶干切细丁,入虾米,同拌。这道菜是可以上酒席的。酒席上的凉拌荠菜都用手抟成一座尖塔,临吃推倒。”

“临吃推倒”四字极妙,很有镜头感。

荠菜堪为野菜的形象大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两千五百年前古人嚼出的菜根甘甜,编入了中国人的味觉基因。江南民俗,三月三,大妈头戴荠菜花,据说可以明目,荠菜花于是又称“亮眼花”;荠菜花置于灶头上,蚂蚁就不再爬上来。直至今天苏州人还是将荠菜说成野菜,野菜馄饨,野菜团子,我在葑门老街的小菜场里吃过。

野性更足的是马兰头,沸水一焯切细,那种清香令人晕眩,拌以香干末,再浇一圈麻油,是个性张扬的时蔬。饭店酒楼一到开春都备有这道冷菜,装在小碗里压实,再蜕在白瓷盆子里,如果在碗底埋伏几粒枸杞子,蜕出后便呈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画面,野菜就应该大红大绿。

马兰头本来叫“马拦头”。据说马很喜欢吃这种路边的野菜,马停下啃食马拦头的时候,骑马人只得等它吃饱后提缰赶路。所以官员在地方上享有清誉的话,离任时乡民会送上一盘马拦头以表挽留之意。后来有人嫌“马拦头”太俗,遂改称“马兰头”。

野生马兰头有一丝苦涩,凉拌时可多加点糖,小时候有点讨厌这种不甜不咸的滋味。而今马兰头被农艺师过滤了苦涩味,无可挽回地滑向平庸,叫人惆怅。

妈妈曾将马兰头焯水后摊开在竹匾里晒干,三天后收入甏中,到夏天烧五花肉,浓油赤酱,不失清香。

二十年前各位是不是吃过紫角叶?据说从前这货肆无忌惮地长在房前屋后,到时候被农民一刀割下喂猪去。后来被人发现了食用价值,贩进城里,用蒜茸炒来吃,有滑溜溜的口感,又自带微麻,可聊备一格。还有山芋藤、南瓜藤,都可清炒。也许味道不很好,一股风刮过就没人在意了。

现在还能吃到的驯化野菜还有蒌蒿,蒌蒿以江苏长江边的农村所产最嫩最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江阴厨师烧河豚常以蒌蒿打个盆底,据说此物能解毒。二月芦,三月蒿,四月五月当柴烧。野菜也是有架子的嘛,要吃趁早。蒌蒿炒香干或炒臭干或炒腊肉,也是上海人看重的时鲜。

有一次我在常熟吃到了野茭白,与平时吃惯的商品茭白相比,更细更长,切丝清炒,纤维稍粗,但鲜味很足。野茭白切滚刀块与新咸菜末子一起炒,装碗后再浇点麻油,清新可亲!第一眼见到野慈姑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球茎比宁波汤团还要迷你,表皮微红,柄很长,粉粉的口感中能吐出小溪夜涨的生涩气。沈从文认为慈姑“格很高”,应该是野生的吧。

这几年小菜场里也看得到枸杞头了,我每年都要叫老婆大人买一把来,清炒或加笋尖加香蕈炒,微苦不掩清隽。炒枸杞头不必加水加盖,允许少放点糖。

苏州作家嵇元兄在《江南风情好菜蔬清如诗》一书中写到一个细节,初唐诗人陈子昂西出阳关来到张掖,当地的守关将士尊重文人,请他吃“嘉蔬”。这道菜就是枸杞叶。嵇元兄还认为:“枸杞叶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张掖那里,是正儿八经的一道蔬菜,而且是上品蔬菜,大概是那里缺少绿叶蔬菜吧。”

前不久在曹家渡一家倡导“新淮扬”理念的餐厅里吃到了麻虾酱炒蒿子杆,射阳本味的家常小菜,镬气喷薄,野性天然。还有一小碟素面朝天的捞拌盐蒿菜也给了我惊喜。作为海边自生自灭的野菜,它又叫碱蓬、海英菜,在石缝中插足,高不过半尺,靠海水长大,貌不惊人,朴素无华,青翠欲滴,自带咸味。据来自盐城的店经理说,以前青黄不接时节,海边的孩子就相约去采集盐蒿菜,小半天就能得一大篮,提回家后可直接生食,也可焯水后凉拌。脆脆的口感加上特殊的清香,让第一次领教的我陡然涌上感恩惜物之情。

蒲菜是蒲草插入河底淤泥中的一段嫩茎,出水后呈象牙白。蒲根入菜,是淮安人的口福,在上海看不到,许多号称吃货的人不知天下有此物。蒲根入菜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周礼》上即有“蒲菹”的记载。明朝顾过有诗:“一箸脆思蒲菜嫩,满盘鲜忆鲤鱼香”。不过此物极娇嫩,在当地也是当天采、当天卖、当天吃,吃到便是福气。二十多年前我在淮安第一次吃到蒲菜,惊为天厨异味。写过一篇文章,至今还被多家媒体、多种图书转载,也算我对蒲菜的小小报答吧。那家的蒲菜是当天从苏北运来的,还带着晶莹欲滴的露水呢。蒲菜一般是奶汤煨或开洋烧,这次用野蒜焗,整粒蒜子煸得微微焦黄,再加朗德鹅油增香,谁也挡不住。

上海的青团一般是用艾草沤汁上色增香的,溧阳一带的风俗是用当地的毛鼻鼻草捣烂沤汁,拌糯米粉揉匀,摘剂压平后裹馅心包成青团。馅心里有土猪肉、螺蛳肉及荸荠丁,大俗大雅,别具风味。日本人强调的“身土不二”,苏北人民也做得很好。

溧阳人口中的“毛鼻鼻”,学名叫做鼠麴草,俗称清明草,又名念子花、佛耳草、清明菜、寒食菜、绵菜、香芹娘。全株有白色绵毛,叶如菊叶而小,开絮状小黄花,一年四季开绿花。至今还有作坊用它来沤汁染布,制成短衫长裙古风盎然。

上世纪最后一年的春天去泰州采访,不意吃到了茵陈。小时候发烧、呕吐,曙光医院的医生让我喝茵陈蒿汤,三天就好了。但茵陈凉拌后当菜吃,还是第一次领教。焯水,挤干水分切碎,加盐、糖、麻油就行,如果淋点醋也可以。微苦,食后口腔中留有清香。当地人还用茵陈烧粥,加糖和红枣,给得了黄疸肝炎的人喝,据说有一定的疗效。后从《本草纲目》里得知:“今淮扬人二月二日犹采野茵陈苗,和面粉作茵陈饼食之。”

香椿芽是中国独有的树生菜。“三月八,吃椿芽”,香椿头拌豆腐,是上海老一辈爱吃的素食。父母健在时,常从南货店包一枝回家,那是下重盐腌过的,色呈暗绿,貌不惊人。洗过切碎,拌嫩豆腐,浇几滴麻油,咸的香椿头和淡的豆腐在口中自然调和,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鲜香甘美。一开始受不了那股冲鼻的香气,多吃几回就上瘾了。现在每到初夏我必定要去邵万生包一枝香椿头回家,细细品味,回想在父母身边的日子。

香椿树峻峭挺拔,树干可达十几米,羽状复叶,是树中美男子,古人称父亲为“椿堂”,称母亲为“萱堂”,美好而温暖的比喻。冰消雪融,春风初度,香椿树梢便蹿出紫色的嫩芽,农民在竹竿顶端缚一把剪刀,剪刀的另一半系住绳子,瞅准了一拉,嫩芽应声而落,粗盐一抹就可以吃了。

在皖南黟县,我吃过香椿芽炒鸡蛋。嫩芽焯水后切细,磕几个土鸡蛋哗哗打匀,锅内多放猪油,摊成一张薄饼,烘至边缘有些焦黄,翻身装盘,满室飘香。在山东荣成我吃过现摘的香椿芽,酱麻油一拌,别具一种坦诚的美。当地厨师还用蛋泡糊挂浆油炸香椿芽,类似日本料理中的天妇罗,俗称“香椿鱼”,但本味有不小损失。

据说香椿树现在也关进大棚了,在人的意志下,只能长到一人多高,不超过两米,为的是方便采集,一年四季都能供货,冬季卖得尤贵。伟岸的香椿树啊,从此只能屈膝求生了,悲乎!

今天一早太太去菜场买了五支竹笋,两支莴笋。莴笋削皮、竹笋剥壳,切滚刀块,与诺邓盐泥肉、金华黑毛猪五花肉、江阴百叶结一起煮成一砂锅腌笃鲜。莴笋叶子不要扔掉,拣出嫩叶,用盐轻揉一过,十分钟后挤去苦水,切碎后加点咸肉丁烧成菜饭。红红绿绿,清香袭人,真是太好吃了。莴笋叶子烧盐卤豆腐,莴笋叶子要用老菜油煸透,多留一点汤汁,盘子边缘便亮起一圈黄金色的油光,此菜有仙气。

人类的每次进步都是以牺牲诗意为代价的。为了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野菜渐渐失去了天赋野性,有的还要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同时人类也一直在呵护它的健康,免受病虫害袭扰。愿更甜、更香、更肥的野菜们四季长青,瓜瓞绵绵。

好在,竹子坚持在野。在山上看到笋尖破土而出,总是喜不自禁。山谷老人有诗在先: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春雨初歇的夜晚,独自一人踩着湿软的小路向着竹园深处走去,梦里的故乡便扑来眼前,泥土与腐叶的气息让我清醒而激奋,被脚步惊起的白鹭向着更暗的深处飞去。突然感悟到,倘若没有竹影婆娑,月光将是何等的寂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4 0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走!中医带您“上春山”
...道萌发出盎然春意,各种野菜也陆续登上潍坊人的餐桌,荠菜、马齿苋、香椿、婆婆丁……野菜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吃腻了大鱼大肉的我们,在春天野菜当令的季节多吃一点,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
2024-03-31 20:20:00
上春菜!一口吃进一个春天
...、降血压、降胆固醇等作用。荠菜和春笋一起炒年糕,是江南地区非常受欢迎的一款春季美食,也可以烧汤或做成各种馅料包饺子馄饨。无论是作为主食,还是配菜,荠菜都能为春季餐桌增添一抹清
2024-03-28 06:05:00
时令春菜已上市,市民尝鲜热情高
...看这些春菜的价格较高,但要论“金贵”还得是香椿。在江南菜场,刚上市的香椿以两计价,13元/50克,相当于一斤130元。但对于就好这一口的“吃货”来说,这样的价格早就见怪不怪了
2023-02-11 20:28:00
吃春菜,品“舌尖上的春天”(知食点)
...新鲜蔬菜。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春菜也各具特色。江南地区的人最喜爱八种春菜,包括马兰头、香椿头、荠菜头、枸杞头、苜蓿头、豌豆头、小蒜头和菊花脑,统称为“七头一脑”;北方地区
2025-04-18 05:38:00
春食(图)
...包家乡的野草,更是一抔带着青绿的属于家乡的春天。“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在晋南人那儿也许会替换成了“晋地春来否,且寄一抔蒿”。此外,还有地菜、荠菜、麦扯子、苜蓿等,都是春
2024-04-11 05:41:00
野菜千万不要随便挖随便吃,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建议了解下
...金黄色,约2-3分钟。两面煎好后,将槐花煎饼出锅。八、荠菜推荐食谱:荠菜炒年糕当年糕的洁白和荠菜的嫩绿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冬天和春天的邂逅,而嫩生生的荠菜配上糯叽叽的年糕,瞬间清
2024-04-26 09:59:00
春来野菜香,“毒菜”不能尝
...2月中旬之后,越来越多的野菜上市,枸杞头、马兰头、荠菜头、香椿头、苜蓿头……陆续出现在市民的饭桌上。南京人素来爱吃野菜,不仅味美新鲜,更富含多种营养。但并非每种“野菜”都可食
2025-02-18 07:45:00
“七头一脑”长势好,菜场大户日销三四吨
...市场)获悉,市场近期“七头一脑”(马兰头、枸杞头、荠菜头、苜蓿头、豌豆头、小蒜头、香椿头和菊花脑)日上市量约5吨,除香椿头外,其他“七头一脑”每公斤价格均比去年便宜1—2元。
2025-03-19 10:38:00
农贸市场里,“春天的味道”扎堆上市
...一年一度的春菜尝鲜季悄然开启。香椿、嫩芦笋、蚕豆、荠菜、春笋、马兰头……记者走访市区农贸市场、商超发现,虽然近日嘉兴的寒冷还未退却,各种春季蔬菜却已陆续上市,给市民们带来“春
2023-02-18 06:1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2025年6款疤痕贴推荐:全肤质适配
《自然・生物医学工程》2025 年发布的全球疤痕修复白皮书指出,场景化祛疤产品市场规模已突破 200 亿美元,年增长率达 230%
2025-10-17 10:06:00
正典燕窝与中国检科院达成溯源合作,引领行业全链透明时代
10月16日,在正典燕窝肽杭州生产线投产仪式上,青岛正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正式签署溯源服务协议
2025-10-17 10:06: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特色诊疗:了解不一样的艾灸——葫芦灸
在古代,艾灸就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黄帝内经》中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明艾灸在中医治疗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
2025-10-17 11:07:00
骨痛灵酊为啥贴60分钟?中药药液+透气胶贴,起效快、药效久
随着气温降低,不少骨痛患者会依赖外敷贴剂缓解膝盖、腰部、颈部疼痛,却常被传统膏药“贴一整天、敷一整晚”的繁琐时长所困扰
2025-10-17 11:51:00
酵母蛋白:低嘌呤的高品质蛋白新选择
在追求健康饮食的今天,高嘌呤食物成为了许多人,尤其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关注的焦点。传统观念中,高蛋白食物往往与高嘌呤含量相联系
2025-10-17 14:17:00
2025年口碑榜NMN抗衰品牌热门产品前十名,主流NMN抗衰产品介绍推荐
慢慢走进大伙视线的NMN,在当代健康领域里,是与细胞能量代谢过程及衰老相关的重要物质。其核心价值在于作为NAD+的直接前体
2025-10-17 14:18:00
荣治床垫:打造健康舒适睡眠新体验
在当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中,睡眠问题逐渐成为普遍困扰:有人翻来覆去难以入睡,有人被夜间翻身的噪音惊醒,还有人睡醒后仍觉腰背酸痛…… 这些看似常见的睡眠痛点
2025-10-17 14:20:00
馒头里竟藏着“实验室”?看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学子如何用面粉“发酵”科学梦想!
鲁网10月17日讯近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66级新高一的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厨房科学实验”。他们系上围裙、拿起面盆
2025-10-17 15:37:00
金乡县第二人民医院:脊柱侧弯筛查进校园 护航青少年脊柱健康
为关爱青少年脊柱健康,助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近日,金乡县第二人民医院组织专业医疗团队走进高河街道中小学校,为学生们开展了脊柱侧弯筛查活动
2025-10-17 16:11:00
拥有这款6款“毛孔级”控油因子的洗发水,蓬松效果更持久
清晨刚洗的头,到了下午就塌成 “油饼”;发缝宽得能透光,扎马尾像 “秃了半截”;头油味混着汗味,和客户近距离沟通都得刻意保持距离…… 越来越多油头
2025-10-17 17:22:00
护肝产品品牌排行,Livereliv科学配方精准养护肝脏
现在不少人都开始注意到了护肝的重要,但面对五花八门的不同品类,很多人都无法下手。为了帮大家解决这个难题,此次筛选了10款不同品类的选手
2025-10-17 17:23:00
菲律宾胰腺癌患者跨国寻医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蒋林君为生命接力
近日,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接诊了一位特殊的国际患者——来自菲律宾的53岁男性D先生(化名)。罹患胰腺恶性肿瘤伴转移的他,在广泛了解医疗信息后
2025-10-17 17:24:00
秋风起“emo”来?3招破解“悲秋综合征”,别让情绪跟着落叶飘
“落叶飘下来就莫名心慌,晚上多梦睡不沉”“明明桂香满城,却提不起劲出门”——如果你也被这样的情绪缠上,或许正遭遇“悲秋综合征”的侵袭
2025-10-17 17:26:00
东城中医医院陶广正主任:肿瘤更喜“痰湿体质”的人!防瘤?祛湿应先行
陶广正,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获国家特殊津贴,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成果银质奖章。陶广正教授既承家学
2025-10-17 18:28: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王大伟:痰湿体质最典型的四个特征
专家介绍: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胆囊炎、肝囊肿、胆结石、胆囊息肉、乙肝、甲状腺结节、桥本病、甲状腺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大
2025-10-17 18: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