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镜护肠道,阻断癌变
南京市中医院内镜下成功摘除巨大息肉
随着结肠肿瘤发病率的增加,为让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免受开刀之苦,在内镜下行结肠息肉的早期预防和治疗越来越流行。日前,南京市中医院成功为一巨大肠息肉患者切除了息肉,预防了癌变。
近日,53岁的徐先生因大便带血于当地内镜中心行肠镜检查,结果示结肠多发息肉,其中降结肠见一巨大、粗蒂息肉样肿物,大小约3.0×5.0厘米,乙状结肠见多枚大小约2.0×3.0厘米长蒂样息肉,当地未敢治疗,患者慕名来到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找到副院长章阳。
章阳表示,肠道内的巨大息肉,容易造成不完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引起腹痛、排便困难、出血等症状,甚至有癌变可能。传统的治疗方案对于此类息肉往往会考虑采取结肠部分切除术,然而这种传统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且并发症较多。针对患者的病情,章阳带领团队反复展开讨论,由于息肉巨大,不排除在内镜切除过程中发生大出血、穿孔的可能,为保证手术的安全,章阳经过缜密的分析与研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遂决定行内镜下肿物切除术。
术前,充分完善肠道、器械及并发症处置预案。术中因瘤体巨大,操作视野暴露困难,瘤体头端不能充分暴露,章阳在内镜室相关护理人员的配合下多次更换圈套丝角度及变换患者体位,将瘤体套取后分块切除,最后再使用金属钛夹封闭创面,其余数枚长蒂样息肉采用圈套器冷切除及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方法治疗,整个手术过程耗时一个半小时,由于术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即便汗水已浸湿衣衫,章阳也浑然不觉。术后患者伤口创面平整无残留,未出现腹痛、穿孔、出血等并发症,一周后患者病理结果示:管状腺瘤。章阳的正确决策也用创伤最小的方式,为患者排除了体内这些定时炸弹,患者满意出院。
章阳介绍,90%以上的结直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及时发现并切除息肉,是预防肠癌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开展了大量的消化内镜镜下治疗,积累了丰富的镜下技术,成功案例数不胜数。消化内镜镜下治疗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手术安全性高等优点,为广大消化道疾病患者提供内镜微创治疗的选择,得到“花小钱,治大病”的方便!通讯员 张明 莫禹凡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4 06: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