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夏至后天气越来越热,中医教你如何养生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6-21 18:31:00 来源:南海网

南海网6月21日消息(记者 王洪旭)6月21日是夏至节气,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之后,天气会变得越来越热,也就是说盛夏正式开始了。那么,海南的炎炎盛夏,养生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呢?6月21日,记者采访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钟军华,为大家科普和支招。

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旺盛的时节,天气炎热而生机旺盛,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畅旺起来。钟军华建议,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应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方面进行养生保健。

注意起居调养 洗温水澡消暑防病

“作息要合理,顺应自然变化。”钟军华表示,从夏至开始,逐渐的昼短夜长,在日常的作息方面,健康人群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晚睡早起,这样才能够保持比较多的日常活动,让身体内的阳气得以完全的舒展。而老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从这天开始,一定要睡午觉,合理的午睡很重要,不但能够避免烈日的灼烤,还能更好地消除疲劳,下午的工作或是学习更有精神。夏至养生,在中医理论中,午觉是以阳养阴,子觉是以阴养阳。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

“洗温水澡也是夏至季节应该提倡的养生方式,即可以洗掉污垢和汗水,也有利于皮肤清洁凉爽,达到消暑防病的作用;还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钟军华表示,温水冲淋,可以加快血液的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和增加抵抗力。当然,水温要根据每个人的承受能力灵活调整,适宜即可。

高温下避免外出 保持静息养心

钟军华提醒,大家应注意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烈日炽热时尽量不外出和工作,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如打伞、穿防晒服、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在高温的情况下作业,最好随身携带清凉油、风油精、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预防中暑。

“夏天是养心的季节,保持静息养心。”钟军华表示,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而烦则更热,可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此外,在精神上也要注意调养。听舒缓柔和的音乐是放松身心,调息养心的好方法。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因此,要善于调节,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

早晨和傍晚适当运动 流汗后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

夏季不宜进行大量的运动,也不要在炎热的情况下运动,可以选择在比较凉爽的时候进行,例如早晨或是傍晚时候。可以选择在公园、庭院、湖边或是河边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也可以选择森林等地方。

运动要选择比较轻松的项目,不要太过剧烈,例如慢跑、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就不错。运动的幅度不要太大,流汗不宜过多,流汗过多容易出现头昏胸闷、心慌,恶心甚至是昏迷。

流汗后要及时补充人体的水分和盐分,可以适当饮用淡盐水和绿豆汤。运动完后,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澡,否则容易引起身体的不适。

夏季饮食宜清淡 不要吃太多寒凉食物

“苦味的食物能够帮助增长心气,夏至时节要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钟军华表示,俗话说“夏日吃苦,胜似进补”,常见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苦苣、芥兰等。需要注意的是,苦味食物不要一次吃太多,否则容易引起胃肠道不适。

此外,夏至的阴气会潜伏在五脏六腑里面,因此在饮食方面不要太过寒凉,不宜多吃冷粥、凉粉、雪糕、冷饮等,避免损害到脏腑。西瓜、乌梅、绿豆汤等虽然能够消暑,但也要常温情况下食用。冰镇的食物也不宜吃太多,避免伤害到胃肠。

夏至的膳食调养,应以低脂、低盐、多维生素且清淡为主。人们出汗多,食欲不好,可用各种营养保健粥来开胃,并调理身体。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林鸿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1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污浊,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使被子内新鲜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积越多,易使人产生缺氧症状。重者,会因缺氧使人做噩梦,精神恐惧,突然惊醒,久而久之,还可引起神经衰弱等后
2023-01-05 20:44:00
中医教你消暑妙招
...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钟军华建议,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同时注意防治头痛、皮肤病等,饮食方面宜吃清热食物。应对炎热夏季,要注意预防哪些疾病呢?钟军华表
2023-05-08 09:28:00
“小暑”后天气渐热 海南中医:注意防治这3种疾病
...,盛夏酷热降临,人们很容易中暑,健康避暑是小暑节气养生的首要任务。一方面要避免身体中暑,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避免长时间强烈日晒。同时多喝凉白开,出
2023-07-07 20:59:00
...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那么,立春后如何养生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钟军华表示,立春后养生要注意保暖、防风,应多吃些辛甘发散的食物。起居要留意保暖、
2023-02-04 16:07:00
小雪话养生|中医为啥推荐此时可多吃黑木耳、黑芝麻等黑色食物?
...是古人对小雪的直观描述。随着小雪节气到来,夜间时间越来越长,白昼时间越来越短,寒潮和强冷空气的活动频数也将不断攀升,天气将会越来越冷,阳气潜藏,阴气渐盛,降水量也将逐渐增多。
2023-11-22 15:49:00
...繁,海南气候特点是温差波动大。那么,“大寒”后如何养生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钟军华表示,要顺应冬季“藏”的原则,最简单的方法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1小时;老年
2023-01-20 13:04:00
春天不是适合养肝吗,为何还要养“脾”气
...,雪渐少,雨渐多,湿度增大。根据这些气候特点,此时养生应注意调养脾胃防湿邪。调养脾胃《备急千金要方·食治方》中提到:“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春天不
2023-06-26 14:18:00
...军华表示,《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谷雨养生,要健脾祛湿为宜。可以轻轻拍打身上的部分经络、穴位,比如背部的脾胃经,腿上的足三里、脚上的太冲穴等部位。此外,过敏体质的
2023-04-21 08:49:00
冬季养生,中医教你三要三不要,让你暖暖和和过寒冬
...循环,增强体质,这样的话就像有了润滑油的机器一样,越来越轻松,身体也会越来越好。 三不要1. 饮食过度寒凉冬季中医强调补肾养阳,而过度食用寒凉食物,如生冷食品、冰镇饮料等,
2023-11-16 13:3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