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健康科普|经常感到心慌?警惕房颤这个“沉默的杀手”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8-17 18:27: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心房比较严重的电紊乱,不规律心跳是最常见的特点之一。如果感觉心慌、心跳快而且不规则,或者自测脉搏跳动不规整,这些情况都有可能是房颤发作,有必要去医院心内科进一步检查。症状只是一种主观感受,每个人对于身体不适的感知力及耐受力均不相同,女性及相对年轻的患者容易有症状,而房颤病程较长者、老年患者及糖尿病患者症状往往不明显,称为“无症状性房颤”或“沉默性房颤”,往往因为不重视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引发卒中、心衰等并发症。

心房颤动三大危害

1、生活质量的下降

心房颤动时心律不齐,心室率过快易造成心悸、乏力等症状或诱发加重心绞痛,使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

2、影响血流

心房颤动可使心排血量下降25-30%,易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如果是一个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发生了快速心房颤动,可能引起肺水肿。心房颤动长期存在,心室率未能得到控制还会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3、并发血栓栓塞

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最严重,危害最大的并发症,心房颤动患者的中风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5.6倍。目前,心房颤动是影响脑卒中发病率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可见房颤是许多患者尤其是75岁以上老年人中风的致病根源。

心房颤动的常规治疗方法

首先预防和治疗相结合,控制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饮酒、呼吸睡眠暂停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危险因素,可大大减少房颤发作的频率;其次针对高危患者,进行抗凝治疗,降低脑梗卒中的风险;再次在患者房颤处于阵发阶段时进行阻断转复治疗,防止转变为持续性房颤;最后通过心脏消融技术达到改善房颤患者症状、维持窦性心律、减少住院率的治疗目的,且显著降低所有年龄组患者房颤的复发风险,从而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此项手术发展迅速,每年约有10万患者接受心脏消融治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被大家所公认。

近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由颜景朋副院长、马亚宇主任、王雷副主任带领的介入团队,完成全国首批、全省三甲医院首次心脏脉冲电场消融术(PFA)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1例。该例手术标志着脉冲电场消融正式应用于滕州市房颤导管治疗领域,为房颤患者带来新的更有效治疗方案。

健康科普|经常感到心慌?警惕房颤这个“沉默的杀手”

患者,女,47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悸1个月”收住院,曾行心电图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手术全程在三维指导下,右股静脉入路,心电生理检查证实阵发性心房颤动,再穿刺房间隔后,将脉冲消融导管送至左房,行左房建模,环左右两侧肺静脉行脉冲消融术至肺静脉电位消失,行EPS示双侧肺静脉-左房电传导双向阻滞,未见房早房速房颤,证实双肺静脉大环隔离术成功。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观察3个月,无房颤再发。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患者基数大,可能导致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脉冲电场消融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通过瞬时的高电压脉冲电场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有效地阻断异常激动的传导路径,从而恢复正常心律。与传统的射频消融或冷冻球囊消融相比,脉冲电场消融具有手术更加安全,消融效率更高、并发症更少等诸多优点。

(通讯员 马亚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7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如何远离这个“隐形杀手”?快来听听省医心研所专家讲了什么
...引发的脑中风更让人猝不及防,而且危害更大——那就是房颤。与没有房颤的人群相比,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增加5倍,房颤导致的中风也更凶险,许多患者落下终身残疾甚至死亡。它也因此被
2024-06-25 21:29:00
本文转自:阳泉日报房颤是一个典型的老年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房颤的发病率也呈指数级增长。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
2023-02-01 05:55:00
有一种“怦然心动”,也是病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有一种“怦然心动”,也是病换季时房颤高发,增加中风风险本报记者 胡宁心慌、呼吸费力,这种“怦然心动”的感觉有可能是房颤。换季时,房颤高发,其可使脑卒中风险增
2024-04-01 14:07:00
重医二院·宽仁好医生丨“小鹿乱跳”不一定是“心动” 还可能是房颤!
2023年6月6日是第十一个“中国房颤日”,当天上午,重医附二院江南院区门诊外,该院心血管内科开展了以“关注房颤 预防脑卒中”为主题的中国房颤日义诊活动。心脏突然乱跳专家提醒:注
2023-06-07 15:45:00
记者 秦聪聪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和脑卒中,这两种看似不相关的疾病,实际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心脏,其“头号”危害便是脑卒中。虽然房
2023-07-30 17:48:00
房颤患者要警惕这些征兆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房颤患者要警惕这些征兆专家提醒:心脏“砰砰”乱跳也是一种就医信号■记者 樊昕旖 通讯员 诸胜涛 本报讯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严重的话会导致脑卒中、心
2023-06-06 06:31:00
天气多变的夏日,有种“假中暑”会要人命 20%的脑梗由它引起,出现这些症状尽快就医
...开,导致老姚出现“中暑”症状的罪魁祸首被发现了——房颤。医生介绍,心脏就像是人体内的发动机,通过持续不间断的规律跳动,维持着人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但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心脏
2023-08-19 07:10:00
了解房颤 控制房颤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一、什么是房颤?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心律不齐的慢性病。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病风险也逐渐增加。据统计,75岁以上的人群中大约有10%患有此病
2024-01-28 17:03:00
心慌、乏力、胸闷……这可能是房颤“信号”,千万别大意!
...确诱因的时候出现心慌,就要考虑心脏相关的疾病,比如房颤。一、我国有近2000万房颤患者房颤这种疾病很常见,在成年人当中患病率大概是1%,它和年龄是密切相关的,尤其在老年人当中
2024-05-24 14:5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大伯患腰椎间盘突出症10年 反复腰痛和右腿麻痛
刘晓峰副主任中医师首诊后钱大伯眼前一亮:腰腿不疼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年龄跨度大,腰臀腿的麻痛等症状剧烈,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影响非常大
2025-08-03 10:50:00
中产午餐新宠,三个字
作者:敏敏 加七最近彩椒火了。先是关晓彤晒了妈妈做的“夏日低卡彩椒碗”,以彩椒作为容器,填入鸡胸肉碎、土豆胡萝卜泥等食材
2025-08-03 07:46:00
康复者变助人者,爱心大使在行动
8月2日,贵阳脉通血管医院举行“爱心大使”聘任活动,将30余位康复出院患者聘为该院“爱心大使”,鼓励他们凭亲身治疗经历
2025-08-03 02:57:00
过了50岁全身多处疼痛,专家推荐复方塞隆胶囊调理更对症
“膝盖蹲不下去,肩膀抬不起来,腰一弯就像生锈了一样疼……”过了50岁,很多人都开始被全身多处疼痛困扰。尤其是肩、背、腰
2025-08-02 17:15:00
科技创新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叶义言医疗新品发布暨\
2025年7月31日,“智护成长·‘童’享未来”叶义言医疗新品发布会暨“乐长计划”首批示范机构项目启动会在长沙举行。活动汇聚儿童健康领域顶尖专家与行业伙伴
2025-08-02 17:16:00
中医教你调白发,六君生发胶囊口碑如何?一文看懂
“年纪轻轻,白发却一根接一根地冒出来,拔不胜拔,染也遮不住。”你是不是也在为早生白发烦恼?你是不是也试过各种洗发水、护发精华
2025-08-02 17:17:00
疼痛反复发作不是老毛病,复方塞隆胶囊教你从源头调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腰酸背痛反复发,阴天下雨疼得更厉害,换了床、贴了膏药、吃了止痛药,效果都是一阵子好一阵子坏。身边人说你是“年纪大了
2025-08-02 17:17:00
饭菜一锅出!小熊电器全钢电蒸锅:效率健康美味全都有
周末餐桌上,孩子大快朵颐时满足的笑脸;深夜归家时,厨房里温着的那碗暖心热汤;朋友圈里,引来无数点赞的九宫格家宴……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入人心
2025-08-02 19:24:00
从面临截肢到重获新生!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成功救治糖尿病足患者
日前,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通过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成功救治一名因糖尿病引起下肢动脉闭塞诱发糖尿病足坏疽而面临截肢风险的56岁男性患者
2025-08-02 14:10:00
政声速递丨健康饮食看过来!植物蛋白肉强势崛起,“德州制造”出口60国市场
大众网记者 田超杰 德州报道
2025-08-02 09:51:00
医患同心共护“肾”命之光,百余名肾友齐聚江苏省人民医院
8月1日下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肾情传递•健康接力”2025年肾友会活动现场
2025-08-02 09:54:00
贫血多年补不好 一查竟是癌症在作祟! 早期胃癌起病隐匿 出现这些症状别大意
“怎么会是胃癌?”40岁的王女士(化名)怎么也没想到,困扰自己多年的贫血,背后竟藏着更严重的疾病。前段时间,她因持续乏力
2025-08-02 07:12:00
三伏天总是疲惫 别把苦夏当中暑 饮食清淡化湿气 中医调理有妙招
随着夏季的脚步深入,尤其是三伏天叠加台风的影响,天气变得忽雨忽晴,忽冷忽热。不少人发现自己总是疲倦乏力、食欲不振,以为是中暑
2025-08-02 07:12:00
脾胃好不好,“看脸”就知道?医生提醒:夏天是养脾胃的好时机,把握这几点很重要
最近,48岁的张女士(化名)总被身体的各种不适困扰:面色长期萎黄,像蒙着一层洗不掉的灰,毫无光泽,还经常食欲不振,腹胀严重
2025-08-02 07:12:00
七旬老人摔了一跤就“散架” 警惕骨质疏松背后的血液病“杀手”
在许多人看来,老年人腰酸背痛、行动不便似乎是“自然衰老”的表现,很少会联想到严重疾病。然而,有些疼痛背后可能隐藏着致命的隐患——多发性骨髓瘤
2025-08-02 0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