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孔融和杨修,两个都是东汉末年历史有名的才子,两人都是死在曹操屠刀之下。因这两人的身份和才气,世人常把他们的死说成曹操忌妒他们的才华,由此来佐证曹操不能容人和暴虐的枭雄性格。
不,他们还没这资格。曹操是什么人,是胸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之枭雄。是统一北方,安定边疆;力图结束千里无鸡鸣的一代人杰。
曹操不会无端也不会任由自己因为忌妒心作崇而杀掉这两个名满天下的大才子。曹操真浅薄如厮,历史评价也不会有如此之高。他举起屠刀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政治意图。
孔融和杨修,一个是“建安七子”之一,孔子第二十世孙。一个是“四世三公”,“主薄”两字因他历史风流二千年。
他们的死背后有一个世人忽略的共同因素,他们不是死于才华,而是死于世阀。要了解门阀在东汉的势力,只需知道一点,孔明为什么娶黄月英,曹操为什么喜欢娶人妻。
门阀控制天下,就算后来的三国、两晋也难以脱离其本质。而孔融和杨修就是出身于这样的门阀家庭,世阀深厚。
孔融在曹操统一北方后屡次唱反调,不仅依仗其身份地位讥讽曹操为屯粮而作出的禁酒令。更在曹操生死关头“官渡之战”中散播他更倾向的袁绍不可战胜理论,大大动摇了曹军军心。更为曹操不能忍让的是孔融曾上书,言首都千里之内不封侯,侯者远离皇。
因为当时曹操刚统一北方,天下还战乱纷纷;威望不足以震慑这些控制国家政治、经济命脉的世家,急需杀鸡儆猴。
而孔融不是鸡,是猴,那就“杀猴儆猴”。但杀孔融又会麻烦不断,谋反的罪名都难以下手,那就“以言论罪”,以“不孝”之名杀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孔融说“父与子,何来恩。子与母,何来爱”!曹操曰“融违天反道,败伦乱礼,虽肆市朝,犹恨其晚”。
杨修之死更是咎由自取,不说他与曹植的关系千丝万缕,与曹丕也是往来密切。深陷世子风波不自知而得意忘形,猜度王者之心后乱行伍方阵。四世三公更加剧了其亡速度,到死都以为是受曹植牵连。
杨修死时正是曹操势力大涨,政治风起云涌之时。时曹为王,东汉朝廷倒曹余波不断,而门阀世家首当其冲,连荀彧都死在这风波之上,何况杨修!
曹操是需天下有才者不分士庶共入其麾下。而杨修除了犯忌外,身份地位刚好作另一“鸡”,曹操为实现政治意图,自然毫不吝啬其刀锋砍下杨主薄的脑袋以儆朝廷的敌对门阀。
综上所述,孔融和杨修之死不是死于才华,不是死于曹操的忌妒心。而是他们的行为乖张又出身于门阀世家不知收敛,当曹操因政治需要杀鸡儆猴之时,他们刚好符合“借汝头一用,以安民心”。
文献参考:
《三国志》
《后汉书》
《三国志裴松之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