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铁道报
郭薇娜 刘昊亮
从开远城出发,沿326国道一路向北,遇南盘江顺水而行。汽车下了国道,水泥路延伸成了碎石路,路况变得坑洼起伏。车轮带起了尘土,颠簸得看不清导航。江风凛冽,将两旁的杂草吹得东倒西歪。车厢内却暖意融融,年轻人小声猜测着打兔寨站站名的由来,退休老职工则像孩子一样絮絮叨叨追忆着米轨时光。不同年龄,不同心境,让一车人愈发期待起这趟兔年寻“兔”之旅。
在百年滇越铁路昆河段上,有很多人迹罕至的车站,打兔寨站算是其中最默默无闻的一个。车站位于开远市境内,昆河铁路233公里771米处,是米轨铁路的一个五等站。五等站的意思,就是只办理列车会让越行的会让站与越行站,是规模级别最小的车站。
进站道路还是退休老职工尹长生记忆中的那条。他说,当年他们是骑自行车上下班的,后来交通工具变成了摩托车,只是没想到退休多年,还能乘汽车再来一次。在尹长生的指引下,笔者一行人在大片芦苇丛中找到了米轨铁路。沿路前行,一座藏在河谷底、毫不起眼的车站轮廓渐渐清晰。
草木丛生、鸡犬相闻。大树掩映下的打兔寨站静静矗立在南盘江边,配套的职工宿舍早已改作他用。铁路边的野花间,土鸡带着小鸡四处觅食。许是我们的到来惊扰了山间的宁静,大黄二黄闻声而至,却不靠近,唯有尾巴摇得飞快。
尹长生是打兔寨站最后一任车站值班员,这里依旧保留着他和同事们离开时的样子。
打兔寨站虽叫打兔,却并不是搂草打兔子的意思。尹长生说,车站使用的50多年时光里,小站职工们始终恪守自然法则,他们守护着行车安全,也守护着草木江滩。
打兔寨站建于上世纪60年代,建站初期设计为2股道的会让站。当时,车站周围人烟稀少,仅有一个七八户人家的自然村,称作打土寨,意思是进村道路尘土飞扬,回村后第一件事就是拍打去身上的浮土。车站因此就叫打土寨站,后来发现周围飞鸟小兽也不少,便取谐音更名为打兔寨站。
打兔寨站虽在南盘江边,却依然缺水,上世纪90年代初,这里建起了蓄水池,车站职工喝水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故地重游的尹长生显然有些激动,他带笔者来到一处石碑前,1991年的刻字看起来依然清晰:成都铁路局开远分局党、政、群、政法部门绿化点。
尹长生说,打兔寨站周围河湾密布、草木繁盛,其中尤以桉树最为密集,他们当年一边守护着车站,一边还要注意森林火险。“你们今天看见的小站看似艰苦,但我们过去坚守多年,并不觉得日子难熬。”指着铁路边的芦苇地,尹长生告诉笔者,建站初期留下一个石碾子,后来得知云南铁路博物馆建设,在他的联系下,石碾子被辗转运往昆明,如今放置在博物馆前的草坪中供游人参观。
建站初期,滇越铁路昆河段运量较小,打兔寨站曾关闭过一段时间,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铁路运量的逐年增加,1969年11月重新开站,并增设了1条股道,变成3股道的车站。建站初期,打兔寨站使用电气路签闭塞和臂板信号接发列车。1985年,打兔寨站通电后告别了煤油灯,改为64D半自动闭塞色灯电锁器联锁。2000年,6502型(继电)集中联锁投入使用。2012年9月,随着玉蒙铁路的建成通车,滇越铁路昆河段打兔寨站等3个车站关停,在站人员全部调离了这里。车站安全生产天数也定格在了11185天这个数字上。
如今的打兔寨站少了些燃烧的激情,多了些生活的恬静。铁路人走后,当地村民住了进来。站前空地上,一个滑板少年在苦练技艺,冬日下的他短袖短裤,颇有冬练三九的架势;两侧的站牌上,打兔寨3个字早已被涂料覆盖,但依稀还能分辨出DA TU的拼音字样。
冬日的小站静静地迎接着老伙计、新朋友。尹长生和同来的铁路小年轻在空白的站牌下合影,大展宏“兔”的雄心壮志一如当年他和他的同事们。
回程途中,一座上跨铁路桥映入眼帘,高耸的桥墩撑起了一条崭新的高铁——弥蒙高铁,不时有白色的动车组呼啸闪过,速度之快宛若脱兔。尹长生说退休后最欣慰的事,就是看到只有米轨的开远市通了高铁,那是他们老一辈铁路人期待了一辈子的大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5 09: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