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玉露生凉 大豆满仓(文化中国行)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9-07 07:0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付 娟

玉露生凉 大豆满仓(文化中国行)

玉露生凉 大豆满仓(文化中国行)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久长镇孟冲村一家豆腐加工作坊,工作人员将大豆舀入打浆机加工。

周训超摄(人民视觉)

玉露生凉 大豆满仓(文化中国行)

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大荒农垦集团尖山农场,农民正驾驶着大型收割机在田间采收大豆。

吴树江摄(影像中国)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白露过后,昼夜温差变大,树叶开始变色,夜间凝结的露珠在清晨的阳光下晶莹剔透、耀眼夺目。此时,田野里大豆的叶茎也逐渐变黄,大豆苗秆和豆荚变成干枯的深褐色,豆农伸出手摇晃豆秆,听到豆粒在豆荚内滚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大豆秋收序幕就此拉开。

白露身勿露 大豆营养足

芒种小麦收获之后,夏播的麦茬豆和东北春播大豆,不约而同地在白露时节渐次成熟。汉代《氾胜之书》曰:“豆熟于场”,指出大豆要在即将成熟时及时采收,因为完全成熟的大豆会炸荚,难以颗粒归仓。而午间太阳的暴晒会加速大豆炸荚,因此,人们会在清晨大豆秸秆带着露珠的时候采收,尽量避开中午时段,以免影响收成,这正是谚语“晨不收花,午不收豆”的缘由。

“白露不露,长衣长裤。”白露时节,迅速下降的气温使“衣不露体”成为这一节气的养生指南。此时,气候干燥,容易出现秋燥,应选择温和的食物进行平补。“秋吃豆,赛过肉。”这一时令物产正是秋季温和进补的佳品。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达35%以上,堪称“植物界蛋白质含量的冠军”,被誉为“田中之肉”。大豆脂肪含量约20%,其中85%为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富含异黄酮、植物固醇、低聚糖等,能够抗癌、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预防慢性疾病,对心脑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很受营养学家推崇。个头不大的豆子被冠名“大”豆,是对其“豆中之王”营养价值的褒奖。因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首次推出的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将豆制品列为必需品,建议每日摄入大豆及坚果25—35克。联合国粮农组织自2016年起,将每年的2月10日定为“世界豆类日”。

大豆既可以与谷物、肉菜搭配烹饪成粥饭、菜肴,也可以加工成豆浆等饮品,还可以加工成豆腐、豆花、豆干、素肉、豆皮、腐竹、豆豉、豆芽等多种豆制品,丰富人们的餐桌,满足味蕾享受,有效改善饮食健康水平,提升国民身体素质。

南北皆可种 多季品菽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早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远古先民就已经开始采集并食用野生大豆。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距今约8000年的炭化野生大豆,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大豆遗存。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开始驯化、栽培大豆,并将大豆贮存在陶罐中,以备日常之需。

先秦时期,大豆的栽培性状驯化趋于成熟,被称为“菽”。菽与粟(小米)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两种粮食作物,故《墨子》有“菽粟多而民足乎食”的论断。《战国策》载:“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豆饭是将大豆蒸煮后做成的主食,藿羹是用大豆嫩叶煮成的羹汤,是当时百姓的主要食物。

汉代起,“菽”的称谓逐渐被原指食器的“豆”字所替代。大豆的地位也因小麦的大范围推广,逐渐由主要的粮食作物转变为副食加工作物。与此同时,大豆的种植地域开始向南方地区延伸,并在明清时期促进了多熟制种植制度发展。北方地区逐渐形成粟、麦、豆二年三熟制,夏大豆开始兴起。南方流行稻豆间作和复种,秋大豆、冬大豆逐渐增加。

大豆孕新机 科技来护航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油脂兼用作物,油脂压榨副产品豆粕是最主要的植物蛋白饲料原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性农产品。由于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和居民饮食消费结构的升级,国内大豆需求激增。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全年进口粮食1.6亿吨,同比增长11.7%,大豆进口量占全部粮食进口量的六成以上。进口的大豆,一方面满足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满足畜禽养殖饲用豆粕需求。

一捧豆,支撑着粮食安全,牵动着多个产业的发展。为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我国实行大豆振兴计划,农业农村部制定了《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以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高转化率为目标,聚焦“提质增效、开源增料”,统筹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蛋白饲料资源,推行提效、开源、调结构等综合措施,加强饲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引导饲料养殖行业减少豆粕用量,促进饲料粮节约降耗。

良法还需良种配套。我国利用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培育了一批单产水平较高、适应机械化作业的大豆新品种。“东农36”将我国大豆生产北界向北推进100多公里,“合丰25”在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中黄13”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3年,国家大豆育种联合攻关组新审定高油品种26个,其中油分含量超22%且比区试对照品种增产超10%的有7个,与进口大豆含油量相当。优良品种培育为实现大豆产业振兴提供了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7日 06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7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2年山东前三季度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
...增强近年来,山东积极深化品牌建设,组织“齐鲁粮油”中国行,北上南下、东进西行,先后赴十多个省区市推介并建立产销合作机制,深耕京沪苏浙粤市场,力推山东优质粮油产品落地。积极组织
2023-11-07 15:23:00
数据看发展|我国秋粮面积稳中有增 液化天然气投运取得突破
...有改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白露,玉露生凉,秋意渐浓。中国气象局分析师孙倩倩提醒,白露节气期间,冷空气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给我国北方送去秋风、秋雨、秋凉,夜间凉
2023-09-08 20:29:00
华彬持续深化食育行动,共筑青少年健康成长之路
...于与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携手,连续五年开展“健康中国行,食育进校园”的公益行动。 会上,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陈奕璇对该公益行动进行了回顾,行动立足营养健康、饮食指
2024-04-15 10:38:00
文化中国行|今日腊八,腊八粥怎么吃更健康?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当这首熟悉的歌谣响起时,又是一年腊八至。1月7日迎来农历腊月初八,即腊八节,俗称“腊八”。腊八节是怎么来的?
2025-01-07 07:4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方圆4月11日,2024海伦大豆品牌推广暨北京招商签约活动在北京千禧大酒店举行,活动集中签约24个产业项目,总签约额105.8亿元。海伦市地处松嫩平原寒地
2024-04-12 12:29:00
“中国大豆名城”海伦北京招商推介在北京举行
...江频道人民网哈尔滨4月11日电 (刘婷)4月11日,2024海伦大豆品牌推广暨北京招商签约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集中签约24个产业项目,总签约额105.8亿元。招商推介会上,海
2024-04-11 18:49:00
中国蓝新闻记者 李佳琦你知道古人在小寒这天做得最多的是什么吗?是畅想春天。人的心理非常有意思。当秋风初起、气温刚刚下降时,满眼满心都是萧瑟,自古逢秋悲寂寥。可随着气温的进一步下降
2025-01-05 18:16:00
新版儿童剧《大豆谣》全国巡演启动
...自:兰州日报传承红色基因 诠释信仰力量新版儿童剧《大豆谣》全国巡演启动新版红色儿童剧《大豆谣》演出剧照演出剧照红色情怀感人肺腑,真情诠释信仰力量。8月29日晚,新版红色儿童剧
2023-08-30 01:56:00
弘扬大禹文化 展示“三农”成就|禹城市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山东省首届大禹文化节活动启动
...新成就,大禹文化传承弘扬的新特色、新风采。在2023年大豆行业年会暨第七届中国大豆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禹城被授予“中国大豆之乡”荣誉称号。本次开幕式上,中国大豆产业协会执行会
2023-09-24 16:4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