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警惕脑内的“不定时炸弹”!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25 07:5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大脑里也会长“鼓包”?

警惕脑内的“不定时炸弹”!

■本报记者 杨婉真 通讯员 黄才耀 整理

警惕脑内的“不定时炸弹”!

本期主讲专家:汪伟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神经外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出血性卒中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漳州分会主任委员

什么是脑动脉瘤?生活中,很多人偶然检查发现长了脑动脉瘤。本身没啥症状,但它被称为“脑内的不定时炸弹”和“脑血管病的顶级杀手”。

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

脑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局部鼓出来一个包,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脑动脉瘤一旦破裂,约10%-15%的患者来不及就医,直接猝死。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5%,再次出血病死率则达60%-80%,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脑动脉瘤不是恶性肿瘤,但是它会生长,扩大的速度与多种因素有关,高血压是导致脑动脉瘤逐渐扩大的一个重要后天因素。

高患病率

脑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病,患病率高达2%-7%,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数发于40至60岁。女性占比较多。

脑动脉瘤形成的因素

1.先天性因素:造成脑动脉瘤的病因可能是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所致。

2.动脉硬化:动脉硬化使动脉壁弹力纤维断裂及消失,损伤的动脉血管壁长期受血流冲击,局部膨出而形成动脉瘤。

3.感染因素:约有4%的动脉瘤是由于感染因素引起的,身体各部的感染皆可以小栓子的形式经血液播散停留在脑动脉的终末支,引起感染性或真菌性动脉瘤。

4.其他因素:如外伤、烟雾病等都可能会导致颅内动脉瘤发生。

预防和筛查

脑动脉瘤生长和发生目前无法预防。但我们可以针对其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不运动、酗酒、抽烟等进行干预。有高危因素和家族遗传倾向者应该高度重视,积极控制高危因素,避免不良生活习惯,这样可能会大大降低脑卒中的发作。已经有预警信号或者筛查发现有血管病变,应该积极就医、认真接受评估,以决定是否接受进一步治疗。

以下情况建议做脑动脉瘤筛查:

1.脑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家庭成员。

2.发生过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治疗后的患者。

3.患有脑动脉瘤相关遗传性疾病的人群。

4.有动脉硬化高危因素特别是年龄大于40周岁。

脑动脉瘤筛查方法:先行脑动脉CTA(CT血管成像)或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必要时DSA(脑血管造影)检查。

检查出脑动脉瘤是否需要手术?

根据动脉瘤的形态、位置、数量和患者状况等综合判断,建议由专科医师和患者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脑动脉瘤发生破裂时的症状

40%-60%的动脉瘤在破裂之前有某些先兆症状,这是因为动脉瘤在破裂前往往有一个突然扩张或局部少量漏血的过程,表现为突然头痛,脖子发硬,眼皮耷拉下来等。患者也会因动脉瘤体积增大而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一系列症状(肢体麻木、无力、头晕等症状)。

脑动脉瘤破裂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如突然发生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双目紧闭、畏光怕响等症状,应怀疑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应立即送医院就诊。病人应保持头高侧卧位,及时清理口中呕吐物,以免误吸窒息。应选就近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治疗,避免转诊延误。及时发现与应急转送病人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随时采取必要措施。

脑动脉瘤的治疗方式有保守、介入和开颅手术。破裂动脉瘤要积极手术干预;较小的未破裂动脉瘤可以随访观察,出现快速增长时需要进行积极干预。介入手术已成为大多数动脉瘤治疗的首选,但开颅手术可作为重要的保障,必要时采用复合手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5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4岁少女突发晕倒 原来是脑内“不定时炸弹”惹的祸
...到了这样一封感谢信。一个月前,初中生小雅突发“颅内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被送往江苏省人民医院急救。经过多学科团队的通力协作,最终成功挽救小雅同学的生命,康复出院。上学
2023-12-13 00:25:00
眼睑下垂不一定是眼疾
...经外科医师来说,还需警惕脑内“不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的可能。颅内动脉瘤并不是人们常说的实质性“肿瘤”,它是脑内动脉血管壁出现向外膨出的局部囊性扩张,形态就像长在血管上的“
2023-11-30 13:31:00
“拆弹”专科再创奇迹
...出血,收治于神经外科。“由于谭女士既往确诊有复杂脑动脉瘤,为尽快明确是否有救治机会,立即进行了脑血管造影。”神经外科主治医生邹兵介绍,脑血管造影提示,谭女士左、右侧颈内动脉C
2024-04-09 10:56:00
体脂率仅5%,年仅30岁!知名健身网红突发动脉瘤破裂离世,脑动脉瘤破裂前有哪些特殊信号?
...国内网友称为“拉丝哥”的德国健身网红Jo Linder因突发性动脉瘤离世,年仅30岁。据Metro报道,Jo Lindner在倒下并失去意识之前曾抱怨过颈部疼痛
2023-07-04 20:35:00
八旬老人突然昏迷不醒,医生妙手拆除颅内隐患
...神经外科“拆弹”专家紧急上线,顺利实施“显微镜下脑动脉瘤夹闭+终板造瘘+桥前池引流+右侧额颞叶及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清除术”,妙手拆除患者颅内“不定时炸弹”。患者是84岁的老年女
2024-08-06 20:42:00
82岁老人突然昏迷 原来是脑内“炸弹”惹的祸
...紧急送到株洲市人民医院。经过辅助检查后,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当时,患者病情极其危重,要救命,唯一的办法就是手术。考虑到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神经内
2024-04-28 08:34:00
脑血管病发病年轻化,怎能归为“脆皮青年”?
...查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紧急CT血管成像检查提示前交通动脉瘤,该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团队紧急为患者进行了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迅速将病情转危为安。据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
2023-10-23 17:01:00
成功拆除脑内“不定时炸弹”,女演员在杭州报平安 凶险的脑动脉瘤藏得深 这几类人群需积极评估干预
今年1月中旬,女演员、短视频博主孙铱自曝确诊脑动脉瘤,引发网络关注。春节前夕,她在浙江医院三墩院区顺利接受治疗,拆“弹”成功。日前,她本人在网络上发布短视频报平安。浙江医院副院长
2025-02-11 07:10:00
脑出血高发季!为什么这么凶险?能提前预防吗?
...在短时间内失去生命。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脑动脉瘤破裂出血。这是一种最凶险的脑血管疾病,又被称为“脑内的不定时炸弹”。脑动脉瘤破裂非常凶险,脑动脉瘤破裂导致血液从血管内
2023-10-16 08:2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小叶医探 | 不痛的胆囊结石往往更可怕!专家提醒:警惕发展成胆囊癌
大皖新闻讯 不吃早饭、不爱运动......现如今,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很多人出现胆囊结石的危险信号。作为一项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2025-04-21 19:47:00
江西全南:高标准农田起秧忙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赣州市全南县龙源坝镇镇头村,村民在高标准农田集中育秧点起秧,为下一步插秧、抛秧做准备。人民网 朱海鹏摄人民网全南4月21日电 (朱海鹏)近日
2025-04-21 19:48:00
江西彭泽:风吹麦浪 丰收在望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彭泽县棉船镇5万余亩小麦与风力发电机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生态画卷。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人民网彭泽4月21日电(记者时雨)谷雨时节
2025-04-21 19:49:00
安徽肥西:莲湘舞动春光里 青蒿飘香醉人心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四月风和野蒿青,莲湘翩然舞风情。2025年4月19日,肥西第八届蒿子粑粑文化主题活动在柿树岗乡圆满落幕
2025-04-21 20:02:00
瓮安县:烤烟移栽加速推进 产业发展劲头十足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当下,瓮安县中坪镇正抢抓农时,全面开启烤烟移栽工作。烤烟种植作为中坪镇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不仅为农户带来稳定收入
2025-04-21 20:13:00
牛棚猪圈“爆改”成咖啡馆 石头村迎幸福蝶变
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阿尼么村民开办的农家乐。人民网 王娴摄人民网漾濞4月21日电 (王娴)走进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平坡镇的阿尼么村
2025-04-21 20:18:00
健康问太和 | 支气管镜检查是什么?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孩子长期咳嗽、反复咳嗽、不明原因咳嗽......这些都让家长们揪心不已。面对医生建议的支气管镜检查
2025-04-21 21:34:00
贵州新茶饮产品创新大赛在凤冈开赛
多彩贵州网讯 新茶飘香千万里,茶香浓郁品佳茗。4月17日,由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2025-04-21 21:44:00
监狱和看守所的伙食差别到底有多大?
在监狱待过的服刑人员,99.9%的都会有个普遍认知:“看守所的伙食和监狱的伙食真的是天差地别”。很多在看守所里待的时间比较长的在押人员
2025-04-21 22:25:00
餐饮商户:京东入局后,有美团经理主动上门给补贴
京东与美团在外卖领域的竞争进一步升级。4月21日,京东发布公开信指责美团强迫骑手“二选一”,导致骑手收入降低,并推出系列措施
2025-04-21 22:37:00
搜狐医药|默沙东携手2025北京半程马拉松官方赛事!以期共赴一个没有HPV相关疾病的未来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袁阳编辑 | 吴施楠 近日,进口九价HPV疫苗多项新适应证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
2025-04-21 15:07:00
书讯 | 《吃的中国史》考古学教授做“吃播”,到底为了什么?
去年,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张良仁因做“吃播”而在网络上走红。短视频中,他走进一家家小店,品尝美食的同时,还能娓娓道来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
2025-04-21 15:12:00
山东健康科普专栏|这种野菜长得很像芹菜!千万别吃,有毒!
春暖花开,很多人去野外游玩的时候会顺便挖上一点野菜,然而野菜虽好,但并不是每一种都安全。你以为的“天然无公害”,可能正在悄悄伤害你的身体
2025-04-21 18:19:00
癫痫20年查无病因 一项检测让她找回“失控人生”
试遍所有药物、辗转多家医院,癫痫仍如影随形.......这是陈女士过去二十年的生活常态。直到一次特殊的“基因解码”,让她的命运齿轮开始逆转
2025-04-21 18:38:00
做不了粮食,却是好药材?【已校】
大河网讯 小麦是河南人的主要食物之一,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的近四分之一‌;除了当食物吃,小麦里淘汰的部分还有着药材的功效
2025-04-21 18: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