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书讯 | 《吃的中国史》考古学教授做“吃播”,到底为了什么?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4-21 15:12:00 来源:搜狐文化

去年,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张良仁因做“吃播”而在网络上走红。短视频中,他走进一家家小店,品尝美食的同时,还能娓娓道来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考古学这门相对冷门小众的学科,在一缕缕茶香饭香和书香中,散发出人间烟火气。他的短视频作品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孤独的美食家》”。

张良仁今年55岁,从事考古学研究与教学37年,如今转型成为“美食博主”,就是怀着一颗向公众普及历史、传承历史的初心。在这篇文章中,让我们跟随张教授,“品尝”世界上最早的面条、烤串、美酒,看古人如何“花式”秀美食,一起用味蕾感受历史。

书讯 | 《吃的中国史》考古学教授做“吃播”,到底为了什么?

【内容简介】

食物是人类前行的动力,更是历史真切的见证。

古人吃什么、怎么吃、用什么吃,古代遗址中的美食与烹饪器具、文献记载中的饮食礼仪、壁画中的饮食场景、民间流传的饮食习俗……在“民以食为天”的华夏大地,从先秦到明清,中国的每段历史进程都曾被食物撬动,我们熟悉的食物都曾有波澜壮阔的过往。

肉类熟食让成汤军队“无敌于天下”,周代列鼎制度标志着饮食礼制的高峰;汉武帝以麦继粟,为战胜匈奴打下了坚实基础,定型于唐代的“北麦南稻”格局则流传至今;宋元发达的海上贸易使茶文化在西洋蔚然成风,大航海时代辣椒、番薯、玉米的引入又养育了明清繁盛的人口。食物的历史就是文明的历史,食物的滋味就是历史的余味。

从食物看历史——跟随考古学者张良仁教授,以饮食为中轴,以朝代为线索,透视中国历史的嬗变;在舌与箸的方寸间,重演中华文明的万年进程。

书讯 | 《吃的中国史》考古学教授做“吃播”,到底为了什么?

【作者简介】张良仁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伊联合考古队中方领队、中俄联合考古队中方领队,主要从事中国西北和外国西亚地区的考古。出版专著《东学西问》,参与编写《中国考古学·两周卷》,参与翻译审校《宗子维城》。

2023年入驻抖音,致力于以通俗生动的形式普及饮食文化知识,全网粉丝200万,获2023年抖音年度创作者、2024年抖音年度创作者、抖音稀缺优质创作者、商务部老字号专家推荐官等称号。

书讯 | 《吃的中国史》考古学教授做“吃播”,到底为了什么?

张良仁教授正在吃播螺狮粉

【书籍目录】

引言:奇荒之后 / 001

肇始:一万年前的中国 / 009

原始的农耕生活 / 011

十月获稻 / 017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022

稻和粟推动的历史 / 027

稻和粟的传播 / 033

良渚至商:早期国家与社会 / 037

集约化农业与王朝的雏形 / 039

畜牧业的成熟 / 045

早期饮食器具与烹饪方式 / 052

两周:饮食的礼仪化 / 063

周人的农耕与饮食风貌 / 065

五味俱全 / 073

饮食之礼 / 080

饮食中的哲思 / 090

秦汉:饮食盛宴与文化交流 / 095

马王堆汉墓的饮与食 / 097

小麦在汉代的迅速扩张 / 102

丝绸之路带来的异域美食 / 109

悬泉置的传食 / 114

魏晋南北朝:味蕾上的乱世 / 121

北方华夷饮食的融合 / 123

南北方饮食的交流 / 133

酒中风度与“疯度” / 139

唐:多元奔流的饮食盛世 / 149

唐代饮食的新风貌 / 151

食疗养生的兴盛 / 162

茶饮之清风 / 165

万国衣冠的饮食交流 / 172

宋:市井的饮食 / 179

进击的猪肉 / 181

经济格局的变化 / 186

市井珍馐与饮食业的发达 / 191

铁锅和菜谱 / 204

元明:海与陆的“食物革命” / 209

元朝的“国之大事” / 211

“海禁”下的对外贸易 / 216

新大陆作物的输入 / 225

中国饮食的外国观察家们 / 232

清:地域菜系的形成 / 239

皇帝的菜谱 / 241

欢度节日享美食 / 250

地方菜系的成熟 / 261

美食思想的发展 / 267

后记 / 271

【精彩文摘】市井珍馐与饮食业的发达

宋人极为喜爱面食。花样百出的面制品也是城市中日常售卖的食物,人们常统称它们为“饼”。北宋黄朝英的《靖康缃素杂记》云:“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三者都相当流行。城中居民往往可以在“坐贾”和穿梭在城中的“行商”处买到面食。《水浒传》描写的武大郎沿街卖炊饼,在北宋的城市中是十分常见的景象。苏轼笔下“碧油煎出嫩黄深”的“寒具”,可能是类似今日的油条、麻花或馓子之类的食物,也是街头的常见食物。江苏昆山有一种名为“药棋面”的挂面,“细仅一分,其薄如纸,可为远方馈,虽都人、朝贵亦争致之”。民间和上层社会还大量食用包子、馄饨、馉饳等面食。南宋王栐的杂史《燕翼诒谋录》记载,宋仁宗降生后,真宗喜悦万分,于是赏赐给臣下金珠包子,其中皆装满金珠为馅。而著名权臣蔡京非常喜食蟹黄馒头,即为蟹黄包子,府中专有“包子厨”。

在当时的汴京城中,面食不需要在家中亲自做,可以方便地上街购买。城中饼店如云,互相展开相当激烈的竞争;为了招徕顾客,饼店的品种花样不断翻新,层出不穷。市场化的商业竞争还直接催生了“知名品牌”的出现。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了都城内的“张家”和“郑家”二店:

凡饼店,有油饼店,有胡饼店。若油饼店,即卖蒸饼、糖饼、装合、引盘之类。胡饼店即卖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砣、髓饼、新样满麻。每案用三五人捍剂、卓花、入炉。自五更卓案之声远近相闻。唯武成王庙前海州张家、皇建院前郑家最盛,每家有五十余炉。

至于米粥、米饭一类的饭食,在南方更为流行,在北方则人气稍逊。描述临安的《梦粱录》,比起回忆汴京的《东京梦华录》,提到粥饭类食物的次数明显更多。临安城中诸多粥铺,售卖着七宝素粥、五味肉粥、糖豆粥、三色炙润鲜粥、粟米粥、腊八粥等多种粥食。腊月二十五,家家户户无论士庶都会煮用来祭祀食神的“人口粥”,本质上是一种红豆粥。

不过,由于北宋灭亡后大量北方移民进入南方,在南宋时期,南方的市井面食也十分发达。在临安府随处可见三鲜面、鸡丝面(当时称“丝鸡面”)、笋泼肉面、炒鳝面等时至今日南方依然流行的面食。面食店亦提供饭食。大都市的市井饮食呈现出明显的南北融合的趋势。《梦粱录》对此感叹道:“南渡以来,几二百余年,水土既惯,饮食混淆,无南北之分矣。”

除了主食以外,两宋时期的蔬菜种植极为发达,在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不少志书和文集都记载了丰富的蔬菜物产,甚至出现了像《菌谱》和《笋谱》这样专门描述某类蔬菜的书籍。《淳熙三山志》著录的临安府的蔬菜有生菜、菠菜、黄瓜、冬瓜、江葫芦、山药、萝卜、茭白、菌、芹菜、芋头、韭菜、葱、姜、蒜、牛蒡等数十种。同时,宋人发展出了众多蔬菜的加工储藏办法。汴京夜市中常见有辣子姜、辣萝卜、咸菜、梅子姜等腌渍加工的蔬菜。由于“京师地寒,冬月无蔬菜”,汴京人已经养成了“囤货”过冬的习惯,“上至宫禁,下及民间,一时收藏,以充一冬食用”。此外,随着佛教文化的发展,素食成为一种风尚,一些士大夫还特意跑去佛门禅院享受素斋。市面上还出现了一些借荤菜为名的仿荤素菜,如用核桃、松子、芝麻做馅料,形状类似肺的素食“玉灌肺”。而模仿山珍海味的菜品假河豚、假鲨鱼则受到了皇家御膳房的青睐。

前文提到,宋人喜食羊肉,但食用猪肉的规模不断增加。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城内的朱雀门外还有一条“杀猪巷”,该巷“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每天更有大量的猪通过皇宫对面的南薰门进入城中,满足大众的口舌之欲——“唯民间所宰猪,须从此入京,每日至晚,每群万数,止十数人驱逐,无有乱行者。”十几个人赶着上万头猪,数量上或有夸张,也算得上一种奇景了。除羊肉、猪肉外,大城市还普遍出售鸡、鸭、鹅等家禽以及兔、鸽等野味,兼买卖生鱼、螃蟹、蛤蜊等水产。品类之盛,完全不亚于现代。

丰富的蔬果和肉类供应,是宋代城市美食得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汴京城内“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置饮食,不置家蔬”,大量都城市民都直接去店里买饭就食,“下馆子”的做法蔚然成风。人们对于就餐环境的追求也达到了新高度。大都市的“诸酒店必有厅院,廊庑掩映,排列小子,吊窗花竹,各垂帘幕,命妓歌笑,各得稳便”,高层楼阁,胜似园林,建筑别致、环境舒适。从小子亦即包间俯瞰下去,热闹的街景一览无余。同时,两宋时期人们在饮食时普遍使用椅子。在考古发现的两宋时期宴饮壁画,或者传世的绘画作品中,可见人们或站或坐,少有席地而坐的人了。

饮食业的高度发达,推动了服务业的蓬勃发展。酒店随时备有不同的菜品。一种是即来即食的“茶饭”。说是“茶饭”,实际上包括面食、羹汤、烤肉、肉串、炒菜、河鲜等多种食物。这些“茶饭”必须满足随叫随到、随时齐备,是平时生意的基本盘。客人只需叫店小二来——当时的服务员实际上叫“小儿子”,民间戏称“大伯”——报上自己要点的菜,就能够享受“即时供应”的菜肴。

饭馆、酒楼有众多的茶饭量酒博士。虽然称为“博士”,他们并非饮食家,只是饭店的厨师与服务员。又有一些百姓入酒肆,给客人提供取钱送物、代买东西等跑腿服务,得了“闲汉”的诨名。为酒客提供换汤斟酒服务的街坊妇人则叫做“焌糟”。卖唱的、卖药的、兜售蔬果的,也各有别名,进入大街小巷的饮食店做生意,讨生活,只有少数店家会拒绝这些人。

“外来托卖”,这种穿梭在大街小巷、托着餐盒与盘子叫卖的流动摊贩也很普遍,《东京梦华录》记载的托卖餐品有不少热食。或许街边店家刚做好这些菜,就有人拿出去叫卖;他们盛装热菜的餐盒还有保温功能。托卖菜品中还有大量的干果、水果与蜜饯,相对来说它们可以保存得久一点。托卖菜品的食品卫生也值得信赖。杭州的摊贩“盘盒器皿,新洁精巧,以耀人耳目”,正是“学汴京气象”。在南方城市的河道中,人们还会撑船买卖菜肴,提供茶酒,发展出了提供饮食、小吃、娱乐、钓鱼、冬日观雪等不同服务的船只摊位。

*以上内容摘自《吃的中国史》

*本文经出版社授权发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1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荣获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
...立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分期和谱系框架,揭示出中国史前文化的“重瓣花朵”式格局;通过聚落形态研究,深刻揭示了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基本历程和本质特点。严文明在稻作农业起
2023-12-15 17:40:00
东西问·人物丨严文明:用一生叩问大地
...那个时代在地域和特征上都有紧密联系的文化。从此,对中国史前时期的描绘变得异常清晰。在郭大顺眼中,这正是严文明概括能力的一次体现。“它是一个高度的概括和命名,结束了各方各说各的
2024-05-11 20:20:00
青年考古工作者:在田野解锁未知,探寻“何以中国”
“一把洛阳铲,半部中国史”,考古工作者在田野发掘,就像大型“开盲盒”现场,探索未知,丰富历史。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了我省多位扎根田野考古一线的年轻人,听他们讲述如何不断解
2023-07-17 15:24:00
“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严文明:勤于耕作,不问收获
...古学家苏秉琦有关。当时,北京大学历史系有三个专业,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大学二年级分专业,时任北京大学考古教研室主任苏秉琦找到严文明,动员他选择考古专业。苏秉琦对严文明说“
2023-12-29 10:44:00
夏朝国都、夏朝历史之谜终于破解,只待国家考古最后确认
...?对于中国人来说,至今还是个迷。对于中国历史学者和考古学者来说更是一个无解之谜,以致有学者认为,夏文化探索是中国考古学的“哥德巴赫猜想”,是考古学能否重建古史的试金石。虽然从
2024-02-27 08:04:00
东西问丨贾笑冰:百年红山文化如何实现中外互鉴?
...辽河文明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世界文明比较研究。【编辑:刘阳禾】
2025-05-03 15:27:00
...发展促进中心协办的“新思想·新文化·新史学:新时代中国史学学术前沿”专家创新大讲堂日前在京举办。此次大讲堂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底蕴、新时代中国考古学新发现新成果、中国历代
2024-01-29 02:25:00
2023长江文明论坛|郭伟民:长江中游为中华文明奠定物质和精神基础
...里长出来的文明,长江中游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城,拉开了中国史前文明快速发展的序幕,为中华文明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另外,长江中游高庙文化及其此后的精神文化,为早期中国宇宙观和哲学思
2023-09-12 17:39:00
挖掘上古艺术的DNA
...为我们留下了无比巨大的艺术财富。艺术是如何起源的?中国史前的艺术如何开展的?不同的文物表现了艺术的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山海经》里真的隐藏着中国上古的秘密吗?《有灵
2025-06-13 10:5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11月1日开摘!今年赣南脐橙比往年更甜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钟剑桥)等了一整年的“水果顶流”终于有信儿了!2025年赣南脐橙11月1日正式开摘。记者从赣州市果业发展中心了解到
2025-10-17 07:10:00
胃里巨石直径6厘米!青岛市立医院接诊多起吃水果引起的胃肠结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自强 通讯员 张小青近日,柿子、山楂等水果陆续上市,为餐桌增添了甜蜜与酸爽,然而,不少人大快朵颐后却遭遇胃肠长“石头”的困扰
2025-10-16 09:40:00
学术星光汇聚西北!蒲忠勇主任即将奔赴学术前沿,以中医视角共探肿瘤防治新维度
古城钟鸣,秦川浩荡,迎整合医学之华章;长安锦绣,丝路辉煌,聚中华抗瘤之力量。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2025CACA西北整合肿瘤学大会将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举行
2025-10-16 10:43:00
从公益倡议到“青岛模式”,盈康一生以“乳腺健康新生态”守护女性健康
每年十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10月10-11日,由青岛市老年医学学会主办的乳腺疾病学术会议及相关活动成功举办,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局级领导干部吕富杰
2025-10-16 11:19: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优势诊疗专科:感染性疾病科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设有门诊和病房,门诊包括发热门诊,肠道门诊,手足口病门诊,结核门诊以及肝炎门诊。主要负责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法定及地方管理及重点监测的传染病)的诊断及治疗
2025-10-16 11:26:00
节后牙疼牙龈肿怎么办?中家医口腔推出28周年庆专属看牙福利
每年的国庆中秋长假落幕,不少人带着满满的疲惫和贴秋膘的满足感返程,忙着收整行李、调整作息,却往往忽略了给口腔“减负止损”
2025-10-16 11:57:00
具有护牙龈功能的牙膏推荐清单,呵护健康口腔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不规律的饮食以及不当的口腔清洁习惯,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人们牙齿的坚固防线,牙龈敏感、偶尔出血、牙釉质磨损等等问题困扰着不少人
2025-10-16 11:59:00
烟台中泽华羿铂尔曼酒店 | 来28层悦中餐厅品尝星级美味
#烟台中泽华羿铂尔曼酒店#黑松露鲍鱼烧土豆黑松露|土豆|鲍鱼 完美融合来28层悦中餐厅品尝星级美味820 8646
2025-10-16 12:52:00
美年健康前三季度净利润预增超70%:AI业务收入提速成亮点,多因素助推业绩趋势性反转
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代码:002044,以下简称“美年健康”)于10月16日发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2025-10-16 14:19:00
孩子得了骨肉瘤,还能治好吗? 河北一洲肿瘤医院带来新希望
“医生,我儿子才14岁,检查说是骨肉瘤……必须截肢吗?”在河北一洲肿瘤医院的门诊中,这样焦急地询问并不罕见。骨肉瘤,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之一
2025-10-16 14:20:00
共绘数智健康新蓝图|2025健康产业高质量合作发展大会在杭州开幕
10月15日,由家家健康与知乎浙江联合主办的2025健康产业高质量合作发展大会在杭州大会展中心开幕。这场以"聚势赋能·共筑健康产业新生态"为主题
2025-10-16 14:22:00
中国化妆品基础研究新突破,梵蜜琳黑玫瑰科研成果两度入选IFSCC
当前,中国正加速从 “制造大国” 向 “制造强国” 迈进,在化妆品领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升级成效显著。近日,中国品牌梵蜜琳携最新研究成果亮相国际化妆品化学师协会联合会(IF
2025-10-16 14:24:00
孩子总尿频,一刻钟跑趟厕所?这份解救指南请收好!
天冷加重,越急越频,查尿却正常——这不是身体出了问题,而是膀胱“太紧张”。“妈妈,我又想尿尿了!”这是小李妈妈这个月第无数次听到儿子的呼唤
2025-10-16 17:00:00
科学选品指南:2025年度十大助眠产品深度盘点与综合解析
当“睡个好觉”成为现代人的共同奢望,助眠市场也随之蓬勃发展,产品琳琅满目,成分层出不穷。面对众多选择,消费者往往感到无所适从
2025-10-16 17:22:00
氯雷他定不是“万能止痒药”!皮肤科药师告诉你3个使用误区
“医生,我身上痒得睡不着,给我开盒氯雷他定吧!”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药械科陈雪医生介绍,这是在皮肤科门诊常听到的话。作为常见的抗过敏药
2025-10-16 18: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