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11月13日晚上,56岁的刘女士刚洗完头发突然感到头部剧烈疼痛,很快又感到意识模糊。家人见状,立即将其送至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急诊科就诊。
送到该院急诊科的刘女士已处于昏迷状态,对呼叫甚至是疼痛刺激都没有反应,血压高达170/110mmHg。通过检查,刘女士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的“元凶”是一颗潜伏在患者大脑内的“不定时炸弹”——脑动脉瘤。
“时间就是生命,此类患者除了对症治疗外,如不尽快进行进一步处理,极有可能在观察病情的过程中,患者的动脉瘤就再次破裂出血,威胁患者生命。”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宣家龙表示,为此神经外科专家团队进行充分讨论和评估后,为患者成功手术,患者转危为安。
脑动脉瘤致死致残率高,及时治疗是关键。脑动脉瘤是脑动脉血管的病理性膨起,因形态多为“鼓包”,称为动脉瘤,然而它是血管病,不是肿瘤。虽然不是肿瘤,但一旦破裂出血,危害巨大,首次破裂死亡率可达30%左右,二次破裂死亡率可达60~80%,致残致死率高。
宣家龙介绍说:“高血压、天气寒冷都是脑动脉瘤容易‘引爆’的诱因。如果发现患者有剧烈头痛或意识障碍等症状,特别是头部‘胀痛’、‘搏动痛’,一定要格外留意。一旦发现患者脑动脉瘤破裂,一定要立即送往最近的医院,不要在家擅自治疗或者转院,这样容易引发患者脑动脉瘤二次破裂,威胁生命。”
专家提醒,脑动脉瘤形成原因较复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吸烟酗酒者或有脑动脉瘤家族病史的患者是脑动脉瘤的高危人群。这类人群平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定期监测血压,控制好基础疾病,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过度劳累和熬夜,保持情绪稳定。此外,较小的脑动脉瘤一般头部CT及磁共振检查不易发现,有脑动脉瘤的高危人群应当每年做一次头颅CTA(CT血管造影)或者头颅MRA(磁共振血管成像)进行脑动脉瘤筛查。(陈媛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9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