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郴州日报
□ 段雪毅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掷地有声地提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那么,在这个信息时代,如何把开展读书活动这一件大事抓好,让阅读自由而烂漫地生长在教育的每一个瞬间呢?
要转变教育观念
钱理群老先生曾说:“中小学教育是干什么的?一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二是教给学生好的读书方法;三是养成读书的习惯。做到这三条,学生就会一辈子读书,受益无穷。”老百姓也有一个最朴实的说法:孩子上学,就是“去读书”。可见,引导学生读书才是教育的根本职责。
可是,随意走进一所学校,无论是小学、初中,很大一部分学校的学生还是陷入了重复训练、反复刷题、反复考试的名利场,他们丧失了阅读的兴趣,错过了最佳的阅读时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事实上,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个孩子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他就会爱上学习;有了正确的阅读方法,他就擅长于学习,认真学习,高效率学习。前段时间,各家媒体争相报道的“双峰经验”,就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条以阅读教育走出义务教育“低投入、高效益”的发展之路。
要营建书香校园
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读书习惯的养成,读书风气的形成,离不开书香校园的熏陶与浸润,班级、学校和家庭多维度、多层级地打造浓浓书卷气息,孩子才会迅速走上阅读这条成长快车道。
班级阅读,人人参与。教师要将阅读纳入班级的“带班方略”,制定读书计划,明确不同年度的读书要求;引导学生将优秀图书带到班级,成立班级图书角,与同学、老师分享;班级开设“格言栏”“诗歌园”“好书推荐”“阅读感言”“读书小报”等专栏,给学生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每月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同一本书,同一本笔记,记录班级共同阅读的美好与温暖;班与班之间也可定期交换图书角的书,实现阅读资源的充分共享,让每一间教室充盈浓浓的书香。
学校阅读,丰富课程。积极倡导“大阅读”课程体系建设,各个学科均需将阅读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拓展课程外延。学校每学期推荐必读和选读书目,供老师和学生选用;将阅读排入课表,每日设定晨诵、午读、暮省时间,每周一节阅读指导课,把最好的时间留给阅读;每年一个主题阅读节,开展跳蚤书市、经典诵读、诗词大会、绘本表演等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读书阅历,共享读书的乐趣;建立阅读评价体系,重过程性评价、活动性评价,树立阅读榜样,激活阅读内驱力,从“要我读”变成“我要读”。
亲子阅读,爱的陪伴。父母陪伴阅读,胜过教师引导。每年向家长推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优秀读物,倡导每个家庭为孩子布置小书房、小书柜,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开展“亲子阅读”计划,完成“每日共读半小时”“亲子诵读”“挑战100本书”“跟着书本去旅行”等阅读活动,孩子会情不自禁向我们告白——你或许拥有可观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读书给我听的爸爸妈妈。
教师要是读书人
教育最曼妙的风景就是一群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
阅读是最好的言传身教,学生从师而学,学的就是怎么读书。可现实却是,校长、老师们常常以太忙、没时间、没精力为由,压根儿就不去读书,这是非常可怕的。试想,一群不读书的校长、老师能教出爱读书的学生吗?我们自己不读书,却理直气壮、一本正经地要求孩子读书,这岂不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笑话?
一个老师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他的阅读史。身边但凡一个优秀教师,无不是热爱阅读的人。一个没有博览群书的教师,在与学生对话交流时,很难与学生产生思想碰撞,更难以呈现生动精彩的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阅读应当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单单阅读专业领域的书籍,一些能打开思想、温暖生命的书籍都可以广泛涉猎。成为能读各种书的人,这样“教”便富有了智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1 07: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