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高血压的日常管理与中医预防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0-21 05:35:00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有效的日常管理不仅可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还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医学特别是中医,为高血压的预防与管理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中医将高血压视为“高血”“头风”或“脑风”等病症,其发生与“肝肾不调”“气血失和”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常伴随情绪波动、生活习惯不规律等。因此,中医强调通过调节情志、饮食、作息及适度运动来实现日常管理。

一、高血压的分类

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也称为基本性高血压,是指没有明确的可识别原因,其发病机制通常是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其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家族中有高血压史的人群,其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环境因素同样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因素。饮食习惯、体重、身体活动程度、心理压力等都是影响血压的重要环境因素。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其他疾病或状况引起的高血压,其病因相对明确,包括以下几种。肾脏病:肾脏疾病如慢性肾衰竭、肾动脉狭窄等,均可导致血压升高。内分泌疾病:某些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药物因素:某些非甾体抗炎药物、皮质类固醇、口服避孕药等,都可能引起血压升高。

二、高血压的分类标准

高血压的分类通常依据血压测量值,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高血压学会提出了相应的分类标准。根据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的更新指南,血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且舒张压<80mmHg。

2.高血压前期:收缩压在120~129mmHg,且舒张压<80mmHg。这一阶段的个体有发展为高血压的风险。

3.高血压:1期高血压**:收缩压在130-139mmHg,或舒张压在80-89mmHg;2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4.高血压危象: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20mmHg,通常需要紧急医疗干预。

三、高血压的日常管理

监测血压是高血压管理的基础。首先,患者应了解何时监测血压,一般建议在每日早晨和傍晚进行自我监测。其次,使用合适的血压计非常重要,建议选择经临床验证的电子血压计,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监测时,应保持安静,坐姿放松,肘部应与心脏平齐,并避免在进食、运动或情绪激动后立即测量。

饮食在高血压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过量的钠摄入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控制盐分的摄入量,每日盐量应限制在6克以内。低盐饮食不仅有助于降低血压,还能减轻心血管系统的负担。相应地,患者应该逐渐减少对高盐食品的依赖,选择新鲜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为主的饮食。

适当的运动对于高血压管理不容忽视。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及增强整体健康。在进行运动时,患者应遵循个人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强度与频率。

心理健康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联。长期的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合理的压力管理策略非常有必要。患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管理压力,例如练习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放松技巧,帮助缓解心理压力。

四、中医在高血压预防中的应用

中药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中药有天麻、丹参、黄芪、白芍、石决明等。中药的配伍一般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及病因进行个性化调整,例如在调理中常会结合清热、祛湿、活血等不同的药物,形成复方,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针灸治疗作为传统中医的一项重要疗法,对高血压患者也具有良好的疗效。针灸能够通过刺激相关的腧穴,改善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血压。例如,取穴常用的有合谷、内关、太冲、风池等穴位,通过针刺、艾灸等手段,可以发挥镇静、镇痛、平衡阴阳的作用。针灸的治疗过程一般需要定期进行,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通常建议每周进行1至2次,疗程可根据病情调整。

此外,中医强调“药食同源”,在高血压的日常管理中,合理的饮食调理同样重要。中医的饮食调理建议包括多吃清淡食物,减少盐的摄入,多选择新鲜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血压稳定。适量食用豆类,如黄豆、黑豆等,其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微量元素,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选择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如鱼类、鸡肉等,尽量避免食用红肉,减少脂肪摄入,控制体重。

高血压患者往往伴随有情绪波动,比如压力、焦虑、愤怒等,这些情绪都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建立良好的作息时间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患者应确保每天有规律的作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中医强调“夜卧早起”,以顺应自然的阴阳变化,促进身体阴阳的平衡。建议成年人每晚睡眠时间应保持在7至8小时,同时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以减少对心肝的负担。其次,情志调节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中医认为“情志内伤”可能导致气机不畅,进而影响脏腑功能。患者可通过修身养性,如进行太极、气功、冥想等活动,提升内在平和感。

程少辉 高平市中医医院心脑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病例分享 当高血压患者遇上冠心病,应如何管理?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对于某些患者来说,他们同时面临着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双重挑战。那么,作为经验丰富的中医,我们如何结合中医理论,并引用
2024-01-16 06:45:00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高血压
科普专家:袁振东单 位:成安县柏寺营乡中心卫生院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病或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通常指的是血液在动脉内的压力持续升高的情况。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2023-11-14 15:33:00
高血压患者,3种水果吃得越多,血压或越高
粉丝投稿:高血压患者的生活点滴亲爱的医生博主,您好!我是一名长期关注您频道的高血压患者;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故事,希望能给同样患有高血压的朋友们一些启发;我今年45岁,是一名普
2024-05-10 14:45:00
高血压病的家庭中医康复指导
高血压定义涉及两个重要数值,即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压达到最高峰,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压达到最低值。通常多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被认
2024-03-01 08:33:00
中医智慧+植物力量解密血压健康!
2024年8月11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标志着我国在高血压防治上取得新进展
2024-12-24 11:32:00
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
...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老年人口的增加,高血压发病率逐年攀升。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约为2.45亿,高血压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慢
2023-12-26 01:04:00
高血压患者去运动:血压的升降之谜,运动是百病的克星?
高血压,这个在现代生活中屡见不鲜的健康问题,正在悄悄影响着数以百万计的人。很多人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就会担心自己的日常活动,尤其是运动是否会加重病情。高血压患者到底能不能运动?运动
2024-11-20 09:44:00
老公有高血压,吃降压药会影响精子吗?还能正常备孕吗?
高血压患者备孕指南:中医视角下的生活调理与自然疗法在现代社会,高血压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也可能对家庭生活和两性关系产生不小的影响;今天,我们就
2024-05-11 06:01:00
最新数据!这种常见病盯上年轻人
日前《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时隔六年后首次更新新版指南透露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高而中青年人群(20-59岁)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上升趋势明显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有哪
2024-10-09 11:4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