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编者按
江苏跨江滨海、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盈,是我国有名的美食大省,八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就诞生于此。千百年来,在这片人文荟萃的土地上,厨师和食客们融合南北烹饪技艺之长,用品类丰富的食材,在锅碗瓢盆间创造无数佳肴,既有精致大气的国宴名菜、工艺考究的“非遗”珍馐,也有寻常巷陌的小吃茶点、田间地头的乡土美食。
从2023年元旦起,新华日报·交汇点每天一推“味蕾上的江苏·本土美食志”。让我们一起带着敏感而挑剔的味蕾,品尝各地美食特色,寻觅烹饪文化根脉,感知人间烟火升腾。
美食简史
鲥鱼是我国名贵的经济鱼类。“鲥”与“时”同音,据《食鉴本草》记载,这是因为鲥鱼“每年初夏时方出,余时不复见”。从中,既可以看出夏天是食用鲥鱼的黄金时期,也可看出古时食用鲥鱼时节极短,需抢抓“鲥”机品尝。
鲜美的鲥鱼,自古就被文人墨客称赞。大文豪苏东坡在镇江焦山品尝鲥鱼后,写下诗句:“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诗中的银鱼,就是鲥鱼。作家张爱玲说过,人生有三大憾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她对鲥鱼之“恨”,其实是“又爱又恨”的复杂情绪,如果不是鲥鱼的极致鲜美,刺多刺少又怎值得在意?
鲥与河豚、刀鱼齐名,被并称为“长江三鲜”,是古时的贡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鲥出江东,今江中皆有,而江东独盛,故应天府以充御贡。”到了清朝,长江鲥鱼进贡规模更大,被列入“满汉全席”菜品。直至康熙十年,鲥贡才宣告结束。曹寅所著《鲥鱼》附注云:“鲥初至者名头膘,次名樱桃红。予向充贡使,今停罢十年矣。”如今,野生鲥鱼已被保护起来,但人们仍可尝到家养鲥鱼的美味。
此前,我们栏目讲过苏帮名菜“酒酿鲥鱼”。今天,我们带来一道家常做法的“红汤鲥鱼”。烹饪鲥鱼不能刮鳞,因其鳞下有一层脂肪,是整条鱼至鲜之处。
产地口味
江苏。鳞脆味鲜。
烹饪方法
步骤一
热锅中倒油,加入海鲜酱、排骨酱、酱油、料酒、白糖。搅拌后,制成红汤酱汁。
步骤二
将鲥鱼内脏清理干净,腮挖掉,注意不要刮掉鱼鳞。
步骤三
鱼身抹料酒,撒薄盐,铺姜片、葱段腌制片刻。
步骤四
将鱼装盘,淋上红汤酱汁,放入蒸笼蒸熟即可。
整理:金亦炜
制图:郑玲玲
图片:金亦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2 13: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