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朱元璋是历史上有名的草根皇帝,他出身低微,能在乱世中一步步走上地位靠的都是自己的努力和身边的一群兄弟。他早年帮人家放牛,因为为人仗义直爽,在老家有一群交情不错的兄弟,后来他决定为自己博一个前程的时候许多兄弟不远万里来投奔他。
等到明朝建立之后,他手下已经有了一批能臣,其中李善长、刘伯温、宋濂等人专文,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傅友德等人擅武。在这些臣子中,最出名的人就是刘伯温,他在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留下了无数传奇故事。但是明朝建立后,他是开国功臣中得到的赏赐最少的,官职也不是最高的。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对底下的人论功行赏,刘伯温作为开国功臣,被封为诚意伯(伯爵),岁禄200石,官职是御史中丞,御史台的副长官,虽然听着很体面,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实权,空有一个头衔罢了。与他一样同为开国功臣的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公爵),岁禄4000石,职务为左丞相,有着管理天下政事的实权。
如此明显的区别对待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很难说朱元璋不是故意的,他之所以苛待刘伯温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诚然,刘伯温在起义期间作出了许多贡献,提出很多关键的策略,但他加入朱元璋麾下的时间太短,在朱元璋心中地位就靠后了一些。
而且他是浙东人,和自己的上司以及大部分同僚不是同乡人,很多时候就难免受到了排挤。李善长一直以来明里暗里都在针对他,朱元璋只当作看不见,实际上私心里也是更偏向自己的老乡,所以在朝堂上实际上刘伯温一直是遭受打压的对象。
刘伯温自然也明白朱元璋的态度,实际上他对于同僚的排挤不是很在意,但如果这种排挤背后有皇帝的支持,那就不好处理了,为了避祸他决定告老还乡。在洪武四年他离开朝堂,隐居在山里之中不问政事,不过朱元璋允许他保留了官职和俸禄。
但不久之后有人诬告他谤用”王气“的土地营造自己的坟墓,朱元璋趁机褫夺了他的官职和俸禄,刘伯温无奈只能亲自前往南京定罪,并且在住在了皇城脚下,以此自证清白。
他此时没有官职,看着昔日排挤自己的人们在朝堂上如鱼得水,朱元璋还与他们沆瀣一气,他最瞧不上的胡惟庸还成了左丞相,刘伯温大为悲戚,不久便忧愤成疾因病去世了。
也有人认为他不是自然死亡,应该是遭到了胡惟庸的暗害,是被毒死的。之前的左丞相是李长善,朱元璋准备撤换他的时候十分犹豫,曾经征求刘伯温的意见。刘伯温秉持着公平的原则,如实陈述了自己对于几位候选人的看法,其中对于胡惟庸的评价最低,甚至将其比喻为劣马,认为千万不能将国家交付到这种人手里。但没想到最后朱元璋还是选了胡惟庸,由此看来胡想要报复刘伯温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刘伯温去世后朱元璋曾经和他的儿子说,胡党势力过大,只有刘伯温不愿意屈从,因此刘肯定是被胡害死的,有时候就连自己这个皇帝拿胡党都没有办法。但实际上朱元璋对每个大臣的检控都十分严密,各个大臣府邸都有他的眼线,要是胡惟庸真的做出毒害同僚的事情,朱元璋不可能不知道。
后来他对胡惟庸出手,结果在他口中权势遮天的胡党领导人胡惟庸一点有效的反抗都没能组织,就成了刀下亡魂,所以胡的权力肯定没有朱元璋说的那么大,再加上胡最后也被朱元璋处死,将所有事情串联起来,最终朱元璋就是唯一的受益者。
他也许早就想屠戮功臣,于是设计毒杀刘伯温,然后将罪名栽赃给胡惟庸,为自己之后对胡惟庸动手做铺垫。胡惟庸死后十年,他的罪名被升级为谋反,整个胡惟庸案下来一共有三万余人被杀,而朱元璋所做的一切,只是要为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的继位铺路,由此可见,朱元璋心机真是深重,喜怒不露于表,杀人于无形,的确是一位很可怕的帝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2 09: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