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有心要杀刘伯温,刘伯温是如何保住一命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2 10:5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前言

作为明朝的开国之主,朱元璋是一个执政手段残忍,行事果决的君主。他为了巩固自己皇权,晚年时连自己的多位老臣也要清洗。

而刘伯温就是其中一位遭到朱元璋猜忌的大臣,也是为数不多敢与朱元璋抗衡的臣子。刘伯温如何在朱元璋力图杀害自己的情况下保住性命,成为了这段历史的一个佳话。

朱元璋有心要杀刘伯温,刘伯温是如何保住一命的

一、刘伯温的功绩

刘伯温是一位清正廉明的大臣,他协助朱元璋攻占江山,功劳卓著。明朝建立后,他继续担任要职,深得百姓拥戴。

1370年,刘伯温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身兼两个部门的头面人物。他勤政爱民,深得民心。每逢民间有冤案,刘伯温都会亲自处理,绝不漏网。每次外出巡视,刘伯温都会细心聆听百姓反映,视察民生疾苦。百姓们见了刘伯温纷纷上前告状,刘伯温一一记下,回朝后一一处理。

朱元璋有心要杀刘伯温,刘伯温是如何保住一命的

有一次,刘伯温外出巡视途中,遇到一位老太太在路边痛哭,原来是儿子被地主打得重伤。刘伯温亲自将这位老太太扶起,听她述说经过,随后立即派人将那恶霸地主绳之以法。这位老太太激动地说:“刘大人就是咱百姓的大救星啊!”这就是百姓们对刘伯温的评价。

一次,中书省的李彬被检举贪污,刘伯温坚持依法惩处,不为私情打破规则,斩杀了李彬。李彬的赞助人李善长因此记恨刘伯温。当时,李善长通过多方运作,想法释放李彬。他先找到刘伯温,称李彬只是年轻气盛,并非恶人,希望刘伯温网开一面。

朱元璋有心要杀刘伯温,刘伯温是如何保住一命的

刘伯温听后沉默片刻,终究摇头拒绝了李善长。李善长又找上其他朝中官员,想拉拢他们给李彬说句好话,但朝中官员都知道刘伯温办事严明,没有人敢帮这个忙。李彬被定罪的那一天,李善长站在断头台下痛哭失声,而刘伯温面无表情地监督执行了死刑。百姓们称赞刘伯温秉公执法,没有为权贵开后门。

后来,李善长又一次犯错,朱元璋打算严惩。刘伯温却公正地分析形势,称李善长虽有过失但功劳大,不应轻易处置。朱元璋这才明白,刘伯温没有私心,只为国家大局着想。当时朝中多有故意给李善长暗地里使绊子,想借此将李善长拉下马。

朱元璋有心要杀刘伯温,刘伯温是如何保住一命的

他们先在李善长管理的地区散布谣言,造成民心不稳,然后将此事报告给朱元璋,陷害李善长失职。刘伯温很快看穿这些人的用心,为李善长辩解,终于化解了这场危机。

像这样秉公办事的刘伯温,受到朝野上下的称颂。百姓们传颂刘伯温办案公平,从不打官司的主意;朝臣们则佩服刘伯温处变不惊,能正确解析朱元璋的想法;文人学士更是将刘伯温视为治国理政的楷模。

朱元璋有心要杀刘伯温,刘伯温是如何保住一命的

一次,朝堂讨论起如何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问题,众臣纷纷献计,刘伯温却沉默不语。朱元璋见状,问刘伯温为何无言,刘伯温才慢条斯理地说出自己的建议。他提出减轻赋税,正朝纲,使百姓富足。众臣听后无不叹服。刘伯温虽不善言词,却总能提出符合民心的良策。

如此正直仗义的刘伯温,深受百姓拥戴。村民们常说,刘大人视金钱如粪土,只为百姓谋利益。朝中官员则又爱又恨刘伯温,也只能暗地觊觎,不敢造次。

朱元璋有心要杀刘伯温,刘伯温是如何保住一命的

二、刘伯温的危机

朱元璋逐渐警惕起刘伯温的威信已超过自己,担心儿孙难掌权,于是有意清除刘伯温。马皇后得知此事,悄悄告诉刘伯温赶紧离开朝廷。

1380年冬,刘伯温面色凝重地在家中踱步。他受皇帝重用多年,没想到竟也到了这个下场。朝中紧锣密鼓地正在清洗异己势力,刘伯温的老友们一个接一个离奇死去,每每传来噩耗,刘伯温总是痛心疾首。上次与老友饮酒的时候,老友还拍着刘伯温的肩膀说“我们能一直厮守穿过难关”,没想到转眼之间这位老友就命丧黄泉。每每想到老友离世的情景,刘伯温都忍不住悲从中来。

朱元璋有心要杀刘伯温,刘伯温是如何保住一命的

“大人,您一定有办法的。”刘伯温的门客安慰道,“大人您功高望重,定能化险为夷。”

刘伯温虽不言语,但隐隐明白,这场劫难没有人能够逃过。他清楚地意识到,朱元璋正在一步步收紧对自己的监控。前些日子,朱元璋还派人前来刘伯温家中“赠送礼物”,实则是来监视刘伯温的一举一动。想到皇帝铁面无私的手段,刘伯温不禁背后发凉。他也曾设法试探朱元璋的想法,但朱元璋只是淡淡地说:“朕听闻伯温近日有意退隐,你看何时可成?”刘伯温立刻明白,皇帝是在催促自己尽快离开朝堂。

刘伯温终夜未眠,苦思对策。黎明时分,他眼前一亮,想出了一个妙计。这个计谋极其简单,但却是刘伯温在万念俱灰之时想出的保命之法。刘伯温的心中燃起了一线希望与斗志。第二天,他整理仪表来到朝廷,等待实施他的计策。

朱元璋有心要杀刘伯温,刘伯温是如何保住一命的

次日早朝,刘伯温有意迟到。朱元璋正好找这个由头责难他。刘伯温便说自己昨晚写奏折时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字,耽误了工作。朱元璋好奇地问是什么字。刘伯温说是“赦”字,请求朱元璋教他写。这下子,连朱元璋也哑然失笑。刘伯温的学识素有盛名,居然会问不懂“赦”字的写法,这是何等讽刺的一幕。但朱元璋很快便意识到刘伯温言外之意,他欲加害刘伯温,刘伯温这是在求一个自保的机会。

朱元璋大笔一挥便写下一个“赦”字交给刘伯温。刘伯温恭恭敬敬地接过,立刻请辞回乡。朱元璋这才明白刘伯温的用意,但皇命难违,只能让他暂时离开。刘伯温得偿所愿,暂时逃过一劫,而朝堂上众臣也意识到刘伯温确实聪慧过人,能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保住性命。

朱元璋有心要杀刘伯温,刘伯温是如何保住一命的

三、刘伯温的结局

1381年春,刘伯温回到家乡,终于暂时逃过一劫。他与孩子安顿下来,准备就此退隐。村民们闻讯而来,劝刘伯温重出江湖,但刘伯温意志已决。

在家乡,刘伯温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生活。每日散步、下棋、看书便是他的全部。偶尔也有村民来拜望,刘伯温也笑脸相迎。不再过问朝政之事,刘伯温似乎终于卸下了肩头的重担。

朱元璋有心要杀刘伯温,刘伯温是如何保住一命的

未几,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御医到刘伯温家中,声称是看望刘伯温的风寒病。刘伯温欣然接待,没想到这是皇帝设下的局。当时胡惟庸对刘伯温怀恨已久,这次得了皇帝恩准,终于有机会除掉刘伯温。来到刘伯温家后,他彬彬有礼,与刘伯温言笑晏晏。而刘伯温也客客气气地招待。临走时,胡惟庸让御医给刘伯温开了几副药,声称很快便能痊愈。刘伯温送走二人后,还夸奖他们体恤民情。

服下御医带来的药后,刘伯温痛不欲生。他很快判断出,这必是朱元璋安排的毒计。“这药怕是有问题。”刘伯温对孩子说。他让人去京城打探究竟,很快得到皇帝并未派人的回复。见刘伯温病危,朱元璋置之不理,刘伯温这才知大限将至。

朱元璋有心要杀刘伯温,刘伯温是如何保住一命的

1382年春,刘伯温在家中病逝。享年65岁。村民们闻讯,纷纷前来吊唁,痛惜这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员。刘伯温的丧事从简,葬于家乡。而皇帝得报后,似乎松了一口气,这才宣布为刘伯温发丧三日。

刘伯温的遗孀带着儿子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原本富足的家境一夕间土崩瓦解。邻里乡亲都明白刘伯温是被皇帝所害,却也无可奈何。有人设法联系上刘伯温的昔日好友,想为遗孀谋得一官半职。但这些老友们已经无力回天,无一人敢再提刘伯温。

刘伯温一生清正,最终还是难逃朱元璋的毒手。他的遭遇警示后人,凡事不可太过相信权力者的善意,应保持理智和谨慎。

朱元璋有心要杀刘伯温,刘伯温是如何保住一命的

结语

刘伯温能暂时逃过朱元璋的追杀,全靠他的智慧和毅力。他不畏权势,敢于与朱元璋抗衡,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正人君子。尽管他英年早逝,但他的精神则流芳百世,激励后人不畏强暴,坚持正义。刘伯温的一生,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正面教材。他用生命和事迹告诉我们,面对不公,切不可唯权力者是从;应秉持正道,至死不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2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建国初期的政治斗争:浙东集团与淮西集团的较量
朱元璋建国之初,朝内主要存在两股势力,一股是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其他成员有杨宪、高见贤等;另一股则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其他成员有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等。这两股势力明
2023-11-14 15:56:00
明朝旱灾,朱元璋让刘伯温想办法,刘伯温为何说要杀人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治国严厉,并且也十分多疑。在他在任的后期,大臣们互相猜忌角力,分成了两派。但是这两个派别不似我们理解的派别按照政见或者内心意愿来组成,有点搞笑的是,他们之间
2024-05-22 09:39:00
刘伯温一生精明谨慎,晚年错说一句话使朱元璋动杀心
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建立者,在他的宝座下面,堆满了为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功臣。要说朱元璋也算是一代伟大的皇帝。从小贫苦却矢志不渝地为了生存而不停地改变职业。先是早年的从事放牛,地主刘德
2023-06-01 11:26:00
造就刘伯温一生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开国功臣,是一位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谋臣。朱元璋统一江南期间,刘伯温曾经给他指明了先进攻陈友谅后进攻张士诚的作战路线,而且曾在鄱阳湖大战的时候搭救过朱元璋的性命,即使
2024-06-24 16:23:00
朱元璋问刘伯温:谁能做丞相?刘伯温是怎么回答的
...,你觉得怎么样?”1370年,大明丞相一职空缺,明太祖朱元璋于是召来刘伯温,问他让杨宪当丞相怎么样。杨宪和刘伯温的关系一向不错,虽然如此,刘伯温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杨宪当
2023-04-21 10:32:00
明朝建立后刘伯温为何只被封为伯爵
...管,而明朝建国后,刘伯温功劳非常突出,为何最后只被朱元璋封了伯爵呢?刘伯温自幼也是非常聪明,曾仕元朝,因为与心中理想与现实不符,因此归隐家乡,如同刘备的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一般
2023-07-02 22:00:00
刘伯温和李善长谁更得皇上的青睐
朱元璋是明朝的缔造者,众多文人墨客纷纷向他献上忠诚。在朱元璋的麾下,英勇的文人兵士主要分为两大阵营。其中一派为淮西集团,以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为首领。李善长曾在朝中做丞相一职。另一
2023-10-17 13:58:00
朱元璋宴请老臣,刘伯温悄悄将龙袍一角压在身下,竟救了自己一命
当年,刘伯温与朱元璋并肩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如今,二人关系为何变得剑拔弩张?刘伯温在庆功宴上侥幸存活,又是凭借何种预见和机敏?他对昔日战友惨死何以深感痛心,最终选择隐退深居,
2024-02-22 21:24:00
...古代历史上,出身低微但能够逆袭成为皇帝的人不多,而朱元璋就是其中的一位。虽然历史上也有其他有能力的皇帝,但他们往往是在军师、将领的帮助下,才成功登上了皇位。朱元璋的幸运之处在
2023-04-21 13: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