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伯温遭朱元璋猜忌是如何保住一命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1 13:4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身低微但能够逆袭成为皇帝的人不多,而朱元璋就是其中的一位。虽然历史上也有其他有能力的皇帝,但他们往往是在军师、将领的帮助下,才成功登上了皇位。朱元璋的幸运之处在于,他遇到了刘伯温这位出色的军师。

然而,在统一了天下之后,朱元璋却一直想杀掉刘伯温,因为他担心刘伯温对他的权力构成威胁。但是聪明的刘伯温没有让朱元璋得逞。他以自己不会写一个字为借口,暂时保住了自己的一条命。

刘伯温遭朱元璋猜忌

历史上,有很多聪明智慧的谋士为开国皇帝效力,他们能够以一己之力,为主公破解困难、铺平道路,使主公一统江山。他们是开国皇帝的得力干将,是统一天下的重要支柱。他们如同明珠般璀璨夺目,成为了一代名臣。周武王有姜子牙和周公,刘邦有张良,而明朝的朱元璋则有刘伯温。

然而,这些智谋人才并不是容易得到主公的信任的。因为在古代社会,信任并不是轻易给予的,尤其是在江山大局的博弈中。有些智谋人才即使十分聪明,也未必能够得到主公的信任,或者因为某些原因而失去了主公的信任。

其中,刘伯温被誉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得信任的谋士。他凭借出色的智慧和谋略,帮助朱元璋一步步打败敌人,最终建立了明朝的基业。

然而,当朱元璋统一天下之后,他开始面临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手下的将领和谋士。他深知,这些人的能力和忠诚是他维持江山稳定的关键。但是,他也同样明白,这些人的野心和私心也可能成为他最大的威胁。

刘伯温本是一个不起眼的穷书生,但却拥有过人的才智。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刘伯温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不仅提供了战略战术的建议,还帮助朱元璋平定了各路叛乱。然而,朱元璋却一直对刘伯温心存戒备。

当时的朱元璋对于刘伯温的聪明才智感到忌惮,他知道刘伯温这样的人物不可能久留于他的身边,因为这样的人太有可能挑战皇权,成为自己的威胁。所以,朱元璋在封侯拜相的时候,对于刘伯温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的待遇,反而在拖延了一段时间后,给了他一个普通的军职。

尽管刘伯温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这让他感到非常不满。而朱元璋的这种态度,也让刘伯温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知道,自己的才华太过出众,对于皇权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刘伯温是个十分聪明的谋士,他给朱元璋出过很多妙计,帮助他征战江山。但是,朱元璋对他并不完全信任。他觉得刘伯温身上有点半仙的气息,让他感到不安。朱元璋是个现实的人,他从小就知道要把握机会,利用一切能利用的人和事物。他不愿意把江山的稳定交给一个他觉得不可控制的人。

尤其是在晚年时期的朱元璋开始为继承人朱允炆清除障碍,他杀了很多大臣,甚至连自己的儿子也不放过。他知道,自己的儿子们中,只有朱棣是能够胜任继承人的位置。但是朱棣也不是他唯一的选择。

他还要面对两个集团的挑战,分别是浙东集团和淮西集团。这两个集团背后分别有刘伯温和胡惟庸这样的谋士,他们都是聪明绝顶的人物。朱元璋深知,刘伯温是他最大的威胁,因为他的才华过人,能够为他出谋划策。而胡惟庸则相对容易抓把柄。

于是,朱元璋先是消灭了大批大臣,然后转向了刘伯温。他知道,只要消灭了刘伯温,浙东集团就会崩溃,自己就能够稳坐江山。他可不想让自己的辛苦劳动付诸东流,更不想让自己的王朝在自己的手下轻易灭亡。

刘伯温巧妙对答

刘伯温深知朱元璋对他的威胁,为了保命,他只能想方设法逃脱朱元璋的追杀。马皇后成为了他的唯一希望,每次见到她,他总会悄悄地打听一些消息。

终于有一天,马皇后向他透露了朱元璋已经下定决心要杀他的消息。刘伯温顿时感到压力倍增,他知道自己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借口来解释自己的迟到,否则就会被朱元璋视为敌人。

刘伯温真是被逼到了绝境,一边面临朱元璋的杀机,一边又要避免与胡惟庸的斗争,他感觉自己好像掉进了死亡的深渊里。就在他绝望的时候,突然收到了马皇后的口信,提醒他朱元璋已经打算杀他了。这让刘伯温猝不及防,心中更加焦急。

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反而在这个危急关头,想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办法。他在朝堂上故意迟到,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却没有想到朱元璋竟然问起了他为何迟到。刘伯温这时虽然非常紧张,但还是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谎言,说是在思考一个字,但一直不会写,因此来迟了。

这个字正是朱元璋非常熟悉的“赦”字,因为他经常要审阅奏折和判决生死大事,所以对这个字的认知非常深刻。于是,朱元璋当即提出要给刘伯温写这个字,刘伯温自然是高兴不已,谢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不过,朱元璋很快也看出了刘伯温的小心思,心里暗自佩服这个老狐狸的奸诈心计,竟然能用这样的方法骗过自己。

朱元璋看到“赦”字后,觉得很简单,不禁心生疑惑,怀疑刘伯温是否有其他用意。但既然刘伯温这么说了,朱元璋也不好反悔,便将“赦”字写给了他。刘伯温得到这个字后,便请辞官回乡。他认为自己已经安全了,但他却没想到,在他生病的时候,死对头胡惟庸会专门来看他,并且给他开了太医院奉朱元璋之命的御药。

可惜的是,这个药并没有让刘伯温的病情得到改善,反而让他的生命离我们远去。这让人不禁想到,朱元璋一直都没有放弃过杀害刘伯温的念头。即使刘伯温知道了朱元璋的心思,但他注定逃不过朱元璋的杀戮。

果然,在刘伯温病倒后,朱元璋下令将他杀死。他想,只有刘伯温死了,他才能够安定下来,让他的儿子朱允炆好好地坐稳皇位。然而,他算错了。

朱允炆不仅没有继承他的父亲的能力,反而因为他的不作为,导致了明朝的衰落。朱元璋的继承人最终不是朱允炆,而是他的另一个儿子朱棣。朱棣成为了新的皇帝,开创了一个新的明朝时代。

刘伯温的死并不是偶然的,这是朱元璋早已经安排好的一场局。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牺牲刘伯温这样的功臣。可以说朱元璋真的不亏是是个铁腕君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1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宴请老臣,刘伯温悄悄将龙袍一角压在身下,竟救了自己一命
当年,刘伯温与朱元璋并肩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如今,二人关系为何变得剑拔弩张?刘伯温在庆功宴上侥幸存活,又是凭借何种预见和机敏?他对昔日战友惨死何以深感痛心,最终选择隐退深居,
2024-02-22 21:24:00
朱元璋有心要杀刘伯温,刘伯温是如何保住一命的
前言作为明朝的开国之主,朱元璋是一个执政手段残忍,行事果决的君主。他为了巩固自己皇权,晚年时连自己的多位老臣也要清洗。而刘伯温就是其中一位遭到朱元璋猜忌的大臣,也是为数不多敢与朱
2024-01-12 10:59:00
明朝开国背后的血腥:朱元璋大杀功臣却引致自身灭亡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皇帝之一。论开国难度,开局一个皇帝朱元璋堪称历朝历代第一。当然,明朝这偌大家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刘伯温、汤和、徐达、常遇春……一群文臣武将都为明朝
2023-10-24 11:30:00
朱元璋宴请朝臣只有他发现了猫腻,一个举动保住了一命
众所周知,朱元璋出身贫寒,儿时家中很穷困,为了生计他给地主放过牛,后来地主没有余粮养放牛娃了,无奈之下,朱元璋来到了庙里打算出家。所以一般古代一些开国皇帝对自己曾经和出生入死的将
2023-01-18 11:53:00
朱元璋要杀刘伯温,他是如何逃过的
刘伯温明太祖朱重八的智囊。对于朱元璋大家都不陌生吧,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结束后了元朝的混乱统治,朱元璋拥有着很高的才能,无论是智慧还是治国才能与军事才能,可以说建立明朝朱元璋
2023-07-22 15:13:00
朱元璋决意要杀刘伯温,刘伯温高呼有个字不会写,结果保住性命
明朝初建之时,开国之君朱元璋与谋士刘伯温的关系波折不断,尽显智慧与权术的角力。一日,朱元璋欲杀刘伯温,值此危难之际,刘伯温竟言有一字不知如何书写,此意外之语,竟奇妙地使他得保性命
2024-08-16 10:02:00
刘伯温智逃兔死狗烹:一诗巧避朱元璋屠刀
...命运。那么,刘伯温的诗究竟是什么呢?居然能让他逃脱朱元璋的屠刀。如履薄冰的生涯众所周知,明初时期,朱元璋对于功臣的处理方法其实很简单,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过河拆桥。只不过
2024-05-13 06:44:00
造就刘伯温一生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开国功臣,是一位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谋臣。朱元璋统一江南期间,刘伯温曾经给他指明了先进攻陈友谅后进攻张士诚的作战路线,而且曾在鄱阳湖大战的时候搭救过朱元璋的性命,即使
2024-06-24 16:23:00
...开了张士诚,继续等待时机。后来知人善任,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对刘伯温多次邀请,刘伯温认为朱元璋必成大器,就铁了心辅佐朱元璋,最终帮助朱元璋出谋划策,建立了大明王朝,刘伯温也被朱元
2024-06-26 17: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
大禹文化①丨大禹是神还是人?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08 16:50:00
“逃”暑热
《逃暑帖》《暑热帖》任淡如绍圣二年(1095)的盛夏,米芾不堪酷热,逃暑于山,他给好友章惇写信,道:“我今避暑于山中,甚为安心舒适
2025-08-08 17:18:00
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
萧山博物馆馆藏文物显德五年舍利铜塔之一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是萧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两座铜塔分别于1966年、1967年出土于萧山祇园寺的东
2025-08-08 17:19:00
长留学士住西湖
西泠印社“岁青岩”西泠印社“四照阁”孤山“四照亭” 孤山岁寒崖《新建苏文忠公祠记》吴山“感花岩” 净慈寺东坡问茶亭孤山“白苏二公祠”杭州历史上能被称作“西湖长”的
2025-08-08 17:49:00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系列活动 第六期精彩回顾
8月8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精心策划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系列活动第六期顺利举行。走进张养浩纪念馆,展厅内的古籍拓片
2025-08-08 22:39: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